中国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方式及其审美价值的再认识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h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抒情的,即是那些山水诗、咏物诗和叙事诗,抒情色彩也非常浓郁。在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诗人在抒情言志时,很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往往是把感情和景物相结合,使感情经过景物的折射,或景物经过感情的浸润,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从而使得中国的古典诗词在艺术上达到了蕴藉浑然、韵味隽永的美学境界。
其他文献
10月13日,上海亚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艺色曼(ECRM)亚太区分公司,在上海小林印务举办了ECRM蓝鲨系列紫激光CTP现场演示活动。小林印务的此台紫激光CTP也是上海亚菲与ECRM建立华东区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交流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交际被广泛运用,渐渐地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如:“拨号上网”“平台”“接口”“个人主页”“服务器”“附件”“访问”“点击”;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在网上交际所用的新生语言,是仅用于网络交际的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如:“伊妹
在印刷过程中,印刷厂和造纸厂之间经常由于印刷质量故障发生纠纷。为了减少相互之间的矛盾,缩小印刷厂与造纸厂之间的技术差距,进一步改进印刷厂操作工艺问题和提高造纸厂的造纸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些文言字词貌似普通,其实意义相当特殊,如果不加思考按常理解释,往往容易弄错。从训诂的角度来说,就是犯了以古律今之忌。下面从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选取了几个例子,和读者共同研讨。   例(1)《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教材注:谁何,缉查盘问。那么,其中“谁”作何解?   考《说文》三下攴部“敦”字下云:“怒也,诋也,一曰谁何也。”段玉裁注云:“皆责问之意。”(上海古
教了多年的汉语,每次教到补语的时候总觉得压力很大,虽然课本有英文注释,我还是得费些口舌.早前,在分析句子成分时,我会对学生说:"这是complement(补语)."一来想用英语解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