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硫工作面合理注碱孔距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7s6xu33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向煤层中注入碱液能显著减少工作面硫化氢的产生,为获得注碱后煤层中碱液与硫化氢的分布规律,借助COMSOL数值模拟软件中化学反应模块,数值模拟研究两渡煤业21003工作面煤层注入碱液(NaHCO3)降低硫化氢.假设NaHCO3液体沿着煤层裂缝裂隙的运移符合NS方程,沿着煤基质微孔运移符合BRINKMAN方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变化符合对流扩散方程,结合矿井硫化氢赋存条件及注碱相关参数,分析注入碱液后在煤层中的运移扩散规律和H2S治理情况.模拟结果证明:碱液所经过的煤层范围,硫化氢含量发生明显减小,随着注碱时间的延长注碱影响面积在扩大.持续不断注碱18 h之后,离注碱钻孔7~9 m,煤层硫化氢含量下降51.3%以上,距离钻孔小于7 m的范围煤层硫化氢基本被完全中和.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决定施工8~10 m间距的煤层注碱钻孔.在21003工作面开展8 m间距的注碱钻孔试验,注入碱液之后工作面回风流硫化氢浓度最大为5.6×10-6,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没有发生超限现象,揭示数值模拟结果能很好的指导现场开展注碱治理硫化氢工作.
其他文献
煤泥水的性质随煤种、产地、采煤方法、运输方式、选煤手段、原煤中细粒含量、次生煤泥性质和数量、可溶性盐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所用水质的变化而变化,且直接影响到煤泥水的沉降特性、絮凝性质、过滤效果及脱水后的产品水分含量等.针对煤炭开发与水资源利用形成的尖锐矛盾,在选煤厂中急需实现对煤泥水系统的在线粒度检测.目前针对不同煤泥水的粒度在线检测方式主要有激光、超声、接触测量等,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粒度测量方式的应用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各种测量方式在产品级上的使用情况,针对煤泥水系统的特性,选择基于线性检测原理的直接接触式
随着神东煤炭集团老龄化速度加快,退休人员数量增加,如何将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方式由企业转向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神东煤炭集团近两年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重点.本文回顾了神东煤炭集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探索和实践过程,以及期间存在的工作量大、缺失党员资料补齐难、档案接收标准高等问题.按照各地政策,神东煤炭集团提出了先易后难的移交对策.2020年12月底,基本完成了存量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包括完成了存量退休人员管理职能、人事档案移交,完成了属地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企业、政府及退休人员三方均有受益.
自1986年《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矿业权分级审批登记制度.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矿业权审批登记权限变化沿革,分析了变化基本特征及各阶段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推进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为研究不同注水流量条件下对低透气性煤层水力压裂效果的影响,利用RFPA数值模拟软件开展了不同流量的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注水流量对低透气性煤层影响效果明显,具体表现为流量越大,煤体裂缝扩展愈加明显,同时注水流量增大还会引起水力压裂影响范围加大,同时拟合了影响半径与注水流量的关系式,最后研究了注水流量对煤体孔隙度的影响,相较于压裂时间,注水流量对于孔隙度的影响较大,注水流量越大,孔隙度改善愈加明显.该结果可为水力压裂工艺技术的设计参数提供思考.
地质钻孔结构化数据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数据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全国重要地质钻孔图表数据库目前汇聚了120万个重要地质钻孔数据,目前对其中的部分数据进行了结构化处理.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实现结构化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是一项重要研究.通过对大数据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结合钻孔结构化数据的特征,对重要地质钻孔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块进行了设计,并对结构化数据管理方面有关的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酸刺沟煤矿6上105-2工作面大采高综放开采的特点,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顶板的断裂过程,并通过建立岩梁周期运动中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了两块体结构中后方块体未完全触矸和完全触矸时前方块体的极限下沉量表达式,建立了基于极限下沉量判断悬臂梁结构运动形式的判据wmax,研究了大采高综放面直接顶悬臂梁结构形成的判定条件和悬臂梁结构对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周期运动中的坚硬岩梁,若破断块体可回转的空间△>wmax,岩梁形不成稳定铰接结构,以悬臂梁周期破断的形式运动;若破断块体可回转的空间△
位于西藏雪域高原上的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甲玛矿是我国最大的铜金多金属矿之一,气候条件恶劣、机械化水平低是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为了实现规模化生产效益,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形成了以Boomer 281掘进台车、安期生ACY-4H柴油铲运机和同力TLK301Y290F7ZL高寒版运输车辆为代表的配套生产系统,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为在高原恶劣气候条件下建设一座现代化矿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针对单宁渣灼烧进料系统存在的进料不均衡、漏料、外溢、堵塞等系列问题,造成现场粉尘飞扬,存在无组织排放,后端尾气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等环境问题,经现场分析和讨论提出改造方案,通过改造使得单宁渣灼烧进料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和进一步优化,有效解决现场粉尘飞扬、无组织排放问题.同时降低设备故障率和人工劳动量.
粒度、浓度是选煤厂生产过程中煤泥水的关键参数,实现两个参数的在线测量对选煤厂生产调控和智能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根据上湾选煤厂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特点,同时借鉴有色金属选矿厂矿浆粒度浓度测量的实践经验,选取了洗煤流程中的4个关键测量点,设计了4套煤泥水在线取样系统,通过1台四流道的BPSM-Ⅳ粒度浓度分析仪实现4个点煤泥水粒度、浓度的在线测量.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积极开展多矿种的”净矿”出让工作,而”净矿”出让的核心就是矿业用地问题,不解决矿业用地问题,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净矿”出让.本文以山西省忻州市的露天采矿临时用地试点情况为例,从审批程序、用地年限、还地手续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