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哲学理论是普适性的吗?——中西关于汉语汉字悬而未决的争论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人文社科是语言哲学的一统天下,受到西方语言哲学独领风骚的深刻影响,研究中国语言的领域存在着一个悖论现象:一方面认为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是中西传统之间的概念性鸿沟,另一方面又套用西方以语音为中心的语言哲学理论研究汉语和汉字。自中世纪以来,众多西方学者对汉语汉字以及汉语汉字与西方语言文字的比较提出了一系列的想法与观点,但这些观点和想法往往是建立在形而上学的语音中心主义和逻格斯中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从揭示西方认识论和方法论如何忽视汉语汉字的特殊性,并进而影响中国学者正确认识汉语汉字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拼音文字推导出来的西方语言理论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真理,在认识汉语汉字的性质时不应照搬西方语言理论,而应多注意汉语汉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别于西方拼音文字的特点。
其他文献
第九届北京论坛(2007)于2012年11月2-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屈指算来,本人登上北大讲台已经快三十八九年了。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晨昏朝夕,不敢有丝毫懈怠;个中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断断续续的随想,零零星星的思绪,写出来与同侪朋辈分享。作为教师,师德的第一个方面,窃以为就是对学生的爱。
在北京论坛创办十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下回顾与展望。这是不同寻常的十年,在这十年里,世界许多主要经济体遭遇了银行业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放缓,伊拉克与阿富汗爆发了武装冲突,马德里和伦敦经历了火车爆炸事件,恐怖主义暴力行径屡见不鲜,还发生了包括地震在内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国民经济的再平衡与财政改革给欧洲社会带来阵痛,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青年失业率,这在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塞浦路斯等国尤其突出。
“易学”总体上持“大化”观念,“西式进化论”在其思维框架下,不过是无限运程中之一环节而已。《老子犷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之言已完整描绘出中国人特有之“大化观”:“天下万物生于有”着眼于“进化”,“有生于无”着眼于“循环”。《庄子》描述的“大化历程”以“种有几”为起点,以“万物皆入于机”为终点。《列子》描述的第一阶段“自太易到太始再到太素最终达于浑沦”,可以“进化论”释读之;第二阶段“自一到七再到九最终复变为一”,只能以“循环论”释读之。《淮南子》的所谓“生物进化观”,实际只视“生物进化”为“天地循环”
西方世界对汉诗的研究有其特殊的路向,而最具影响力的便是“汉字诗律说”,并在漫长的进程中形成了一套内在承应的话语谱系。以英语国家为例,可将这一领域的研究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在整个19世纪,英国的汉学研究占据主流,并主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析汉诗的形态特征,又多偏重在对声律与句法的解说。20世纪初之后,受到美国意象派运动的极大影响,这一研究遂从声律论急遽地转向字符论,并产生了大量新的成果。60年代之后,随着理论的介入与新的综合式方式的运用,汉诗声律被重新纳入研究的规划,及被做出了更为细化的处理。而从这一三段论式
中国史学传统源远流长,其标志之一就是司马迁创立的纪传体的史书体裁,自汉代以来,延续了两千余年,成为“正史”的主要形式。但当今中国的史学,却又几乎不见纪传体史书的踪影。本文从历史观的改变为观察角度,讨论和分析了西方章节体史书如何在清末传人中国并取代纪传体和其他传统史学体裁的现象。作者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清末中国和日本史学的互动有着比较紧密的关系。日本汉学家在当时所著的新式历史教科书,采用了章节体的体裁,又落实了进化论的近代历史观念,为甲午战后的中国士人所接受并模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章节体的史书,较能综合
北京大学2013年“国际嗓音研讨会:生理、语言和文化”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
2013年是北京论坛创办十周年。十年间,北京论坛所倡导的理念“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已成为全球有识之士的普遍;共识,而北京论坛本身也发展成为一个弘扬文明和谐的讲坛、一个促进文明对话的平台、一个推动共同繁荣的学术圣地。
在《论人的尊严》中,皮科旗帜鲜明地指出:人的本性是自由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塑造自己的形式。而美国学者特林考斯根据对《创世七日》的研究认定,皮科并未放弃中世纪的奥古斯丁传统,他在《论人的尊严》里强调的自由抉择的尊严,只属于“堕落之前和基督道成肉身之后的人”。特林考斯的这种理解,虽然提示了皮科思想与中世纪传统的关联,但却没有注意到皮科对个体自由作为“人的尊严”之核心的强调,忽略了《论人的尊严》与《创世七日》在神学形态和解释路向上的内在差异,以及《论人的尊严》对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开放态度,从而弱化了皮科的
我以为,真正一流的学者,在学术研究方面应该做到“三个超越”:既要敢于在时间和历史长河纵的方面超越前人。这种超越,标志着一种进步;又要敢于在空间和社会生活横的方面超越他人,这种超越,标志着一种成功;然而更难、更重要的则是要在精神领域里不断超越自我,只有这种超越,才标志着人生和学术的最高境界!——这是很难达到的境界,让我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