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6岁的赛明兰是贵阳医学院药学系副教授,为了寻找药用植物标本,她曾背着相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摄影可以帮助我记录和保存药用植物的特征、特性。虽然它不能取代植物标本,但是图片可以在色彩上弥补植物标本的不足。”始于这样的初衷,赛明兰走到哪里就拍到哪里。
随着镜头“景深”的不断延伸,赛明兰的摄影爱好不再局限于拍摄药用植物,1999年退休后,她开始探寻光与影更深层次的内涵。就这样,焦距、光圈、曝光指数等成了她审视生活的重要元素,日复一日,她用智慧之光,在摄影艺术的天空里描绘了一片多彩的晚霞图景。
胆气如云
“赛明兰可是出名的胆子大!”贵阳医学院离退休处的李处长这样评价赛明兰对摄影的执著。
2002年,学院组织离退休人员到福泉采风。赛明兰为了选点,爬上了悬崖,眼前的美丽景色将赛明兰迷住了,她全然忘记了自己身处的位置。正当赛明兰移动脚步准备选景拍摄时,因为重心不稳突然向后倒去。“幸好我当时接住了她,我的身后可是几十丈的悬崖呀!”贵医离退休处的姜处长提起此事仍然一身冷汗,“回来后我好几天都没有睡好觉。想起来就后怕。”
有人说“胜景常在奇绝处 ”,很多摄影师为了抓住瞬间之美不惜以身涉险。“我有个诀窍,只要不向低处看,就不会觉得害怕。”对于到危险的地方抓拍自然的美,赛明兰义无反顾。
有一次,赛明兰和大家一起到马岭河峡谷采风。“瀑布很高,中间还横着一个铁索桥,真是太美了!可是,在人能到达的地方只能拍摄到一部份,取不了全景。”乘别人不注意,赛明兰翻过栏杆,顺着悬崖慢慢向下滑,滑到一个突出的石块上,站稳后,赛明兰拿起相机拍下了心中的美景。
赛明兰将这张照片洗出来拿给摄影老师看,“老师说他看过很多马岭河峡谷的照片,可是从这个角度拍摄的,还是第一次看见。这张照片后来获得了省摄影家协会月赛第一名。”提起她的得意之作,赛明兰一脸的满足。
“不到危险的地方就拍不到好的作品。”对于别人劝她不要太冒险时,赛明兰总是这样“固执”地回答。
2003年贵阳医学院为了美化学院环境,决定修建暗河。为了把修建前的学院旧貌拍摄下来做个纪念,也为了拍摄民工们辛勤工作的场景,赛明兰拿起相机就去了施工现场。
一心只想着选景拍照片的赛明兰根本没有看脚下的路,她的眼睛直盯着相机的取景框,一眨不眨,生怕因为自己眨眼睛,景色就会从眼前消失,突然,脚下一滑,赛明兰右脚跪倒在钢条上。当周围的人将赛明兰扶起来时,怀里仍然紧紧抱着的是她心爱的相机。那次,赛明兰的右脚骨折了。
赛明兰语录:只要不向低处看,就不会觉得害怕。
刻苦学习
为了摄影,赛明兰还研习国画、书法、诗词、电脑,即使在那次骨折以后。 “学习国画、书法对我摄影的构图、色彩、用光都很有帮助,学习古典诗词让我拍摄出的作品更有深度、更有意境。” 赛明兰说。
那次骨折后,赛明兰只在床上休息了一天,就忍着疼痛,慢慢移到电话旁,给二儿子打电话,慌称老年大学有重要的事情她得立刻去。儿子背着赛明兰到了老年大学后才知道,原来赛明兰是来上电脑课的。一句“下课后你来接我好不好?” 让儿子半天说不出话来。
由于没有得到好好休息,赛明兰去医院换药时,脚肿得很高。医生也发脾气了,说:“如果觉得脚伤不重要,以后也不用来换药了。”
为了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赛明兰跑遍了贵阳市所有的书店,花鸟市场。每次到书店,赛明兰总是要呆到书店关门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我的笔记本都记了好几十本了!”记者看见,这些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她从书中摘录的知识要点和心得体会。
每天,赛明兰都要学习到深夜12点以后才上床睡觉。有时看书困了,她就喝一点冰水提神,然后站起来在屋里走上几圈。等清醒点了,又重新回到书桌前。在练习书法时,为了写好一个字,赛明兰可以练上十遍,甚至百遍。
2006年的重阳节,省委书记石宗源到贵州老年大学考察。当石书记走到赛明兰跟前时,石书记说:“听说你学习很刻苦?”赛明兰正在认真写书法,一时间并没有将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领导和省委书记联系起来,赛明兰点点头笑着说:“我从星期一到星期七都在学习。”石书记听后哈哈一笑说:“好一个星期一到星期七!老人家,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书记一句话,将在场的所有人都逗乐了。
“现在我用Photoshop处理图片已经很熟练了。”赛明兰自豪地告诉记者。
赛明兰语录:我从星期一到星期七都在学习。
得奖专业户
“我的成绩离不开家人的支持。”赛明兰说。老伴为了支持她学习摄影,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赛明兰每次外出采风,都是老伴给赛明兰整理行装,带伞、带药。参加各种摄影比赛填写表格,也是老伴的“份内之事”。
赛明兰的老伴两年前去世了,她将老伴的照片放大了挂在墙上,每当完成一幅作品,她总要举起来让“老伴”看,让“老伴”给自己提点意见。
赛明兰生活很简单,穿的都是儿孙淘汰下来的衣服。平时吃饭也是在学院的食堂里解决。维持着基本的生活后,余下的收入赛明兰全部投入到自己心爱的摄影器材上。“我现在用的是佳能30D数码相机。”在展示着自己的相机时,赛明兰像捧着一个千金难买的宝贝,“我要用它拍摄出更多更好的照片。”
在山间、在旷野、在田园、在村寨,身材瘦小的赛明兰在各类摄影活动中兴奋着,活跃着。她的艰苦努力也得到了丰硕的收获:1998年,赛明兰加入贵州摄影家协会。2001年,她的作品《金秋村寨》、《奉献》分别在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和艺术摄影协会的月赛中获得一等奖。2002年,作品《飞雪迎春鸭先知》在乐凯杯“老年人看世界”全国摄影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此外,赛明兰每月在全国、在省内都有不少作品获奖。大大小小的获奖证书就有近200本。2001年、2002年,赛明兰还连续两年获得“贵州省摄影十佳”称号。
谁当习作黄昏颂,满天彩霞映天穹。赛明兰用她的勤奋和智慧描绘着多彩时尚的晚霞。
赛明兰语录:我要拍摄出更多更好的照片。
随着镜头“景深”的不断延伸,赛明兰的摄影爱好不再局限于拍摄药用植物,1999年退休后,她开始探寻光与影更深层次的内涵。就这样,焦距、光圈、曝光指数等成了她审视生活的重要元素,日复一日,她用智慧之光,在摄影艺术的天空里描绘了一片多彩的晚霞图景。
胆气如云
“赛明兰可是出名的胆子大!”贵阳医学院离退休处的李处长这样评价赛明兰对摄影的执著。
2002年,学院组织离退休人员到福泉采风。赛明兰为了选点,爬上了悬崖,眼前的美丽景色将赛明兰迷住了,她全然忘记了自己身处的位置。正当赛明兰移动脚步准备选景拍摄时,因为重心不稳突然向后倒去。“幸好我当时接住了她,我的身后可是几十丈的悬崖呀!”贵医离退休处的姜处长提起此事仍然一身冷汗,“回来后我好几天都没有睡好觉。想起来就后怕。”
有人说“胜景常在奇绝处 ”,很多摄影师为了抓住瞬间之美不惜以身涉险。“我有个诀窍,只要不向低处看,就不会觉得害怕。”对于到危险的地方抓拍自然的美,赛明兰义无反顾。
有一次,赛明兰和大家一起到马岭河峡谷采风。“瀑布很高,中间还横着一个铁索桥,真是太美了!可是,在人能到达的地方只能拍摄到一部份,取不了全景。”乘别人不注意,赛明兰翻过栏杆,顺着悬崖慢慢向下滑,滑到一个突出的石块上,站稳后,赛明兰拿起相机拍下了心中的美景。
赛明兰将这张照片洗出来拿给摄影老师看,“老师说他看过很多马岭河峡谷的照片,可是从这个角度拍摄的,还是第一次看见。这张照片后来获得了省摄影家协会月赛第一名。”提起她的得意之作,赛明兰一脸的满足。
“不到危险的地方就拍不到好的作品。”对于别人劝她不要太冒险时,赛明兰总是这样“固执”地回答。
2003年贵阳医学院为了美化学院环境,决定修建暗河。为了把修建前的学院旧貌拍摄下来做个纪念,也为了拍摄民工们辛勤工作的场景,赛明兰拿起相机就去了施工现场。
一心只想着选景拍照片的赛明兰根本没有看脚下的路,她的眼睛直盯着相机的取景框,一眨不眨,生怕因为自己眨眼睛,景色就会从眼前消失,突然,脚下一滑,赛明兰右脚跪倒在钢条上。当周围的人将赛明兰扶起来时,怀里仍然紧紧抱着的是她心爱的相机。那次,赛明兰的右脚骨折了。
赛明兰语录:只要不向低处看,就不会觉得害怕。
刻苦学习
为了摄影,赛明兰还研习国画、书法、诗词、电脑,即使在那次骨折以后。 “学习国画、书法对我摄影的构图、色彩、用光都很有帮助,学习古典诗词让我拍摄出的作品更有深度、更有意境。” 赛明兰说。
那次骨折后,赛明兰只在床上休息了一天,就忍着疼痛,慢慢移到电话旁,给二儿子打电话,慌称老年大学有重要的事情她得立刻去。儿子背着赛明兰到了老年大学后才知道,原来赛明兰是来上电脑课的。一句“下课后你来接我好不好?” 让儿子半天说不出话来。
由于没有得到好好休息,赛明兰去医院换药时,脚肿得很高。医生也发脾气了,说:“如果觉得脚伤不重要,以后也不用来换药了。”
为了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赛明兰跑遍了贵阳市所有的书店,花鸟市场。每次到书店,赛明兰总是要呆到书店关门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我的笔记本都记了好几十本了!”记者看见,这些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她从书中摘录的知识要点和心得体会。
每天,赛明兰都要学习到深夜12点以后才上床睡觉。有时看书困了,她就喝一点冰水提神,然后站起来在屋里走上几圈。等清醒点了,又重新回到书桌前。在练习书法时,为了写好一个字,赛明兰可以练上十遍,甚至百遍。
2006年的重阳节,省委书记石宗源到贵州老年大学考察。当石书记走到赛明兰跟前时,石书记说:“听说你学习很刻苦?”赛明兰正在认真写书法,一时间并没有将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领导和省委书记联系起来,赛明兰点点头笑着说:“我从星期一到星期七都在学习。”石书记听后哈哈一笑说:“好一个星期一到星期七!老人家,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书记一句话,将在场的所有人都逗乐了。
“现在我用Photoshop处理图片已经很熟练了。”赛明兰自豪地告诉记者。
赛明兰语录:我从星期一到星期七都在学习。
得奖专业户
“我的成绩离不开家人的支持。”赛明兰说。老伴为了支持她学习摄影,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赛明兰每次外出采风,都是老伴给赛明兰整理行装,带伞、带药。参加各种摄影比赛填写表格,也是老伴的“份内之事”。
赛明兰的老伴两年前去世了,她将老伴的照片放大了挂在墙上,每当完成一幅作品,她总要举起来让“老伴”看,让“老伴”给自己提点意见。
赛明兰生活很简单,穿的都是儿孙淘汰下来的衣服。平时吃饭也是在学院的食堂里解决。维持着基本的生活后,余下的收入赛明兰全部投入到自己心爱的摄影器材上。“我现在用的是佳能30D数码相机。”在展示着自己的相机时,赛明兰像捧着一个千金难买的宝贝,“我要用它拍摄出更多更好的照片。”
在山间、在旷野、在田园、在村寨,身材瘦小的赛明兰在各类摄影活动中兴奋着,活跃着。她的艰苦努力也得到了丰硕的收获:1998年,赛明兰加入贵州摄影家协会。2001年,她的作品《金秋村寨》、《奉献》分别在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和艺术摄影协会的月赛中获得一等奖。2002年,作品《飞雪迎春鸭先知》在乐凯杯“老年人看世界”全国摄影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此外,赛明兰每月在全国、在省内都有不少作品获奖。大大小小的获奖证书就有近200本。2001年、2002年,赛明兰还连续两年获得“贵州省摄影十佳”称号。
谁当习作黄昏颂,满天彩霞映天穹。赛明兰用她的勤奋和智慧描绘着多彩时尚的晚霞。
赛明兰语录:我要拍摄出更多更好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