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药物发展小记

来源 :大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要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核药物领域发展的主要成就,并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核药物探针[18F]FDG作了重点介绍。[18F]FDG的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历经半个世纪终于成功应用于临床,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除此以外,本文也介绍了多肽类及蛋白类核药物的最新进展。在梳理核药物发展脉络的同时,本文也借此机会向读者介绍了几位为核药物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并作为晚辈向其致以崇高的敬意。最终,笔者希望向读者阐明核药物研究立足基础研究、面向临床问题的学科特色,也希望读者能通过对经典核药物发展脉络的了解,对自身的科学研究有所启发。
其他文献
在对川东南地区茅口组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上,利用野外剖面及录井、测井资料,将茅口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通过研究岩性、相序及岩性剖面结构,阐明了层序关键界面识别与划分的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以"降低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拟定对策
本文首先分析了串补电容的作用及影响,接着给出了工频变化量阻抗距离继电器的原理思想,在补偿度为40%的输电线路上,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串补电容安装在输电线路上不同位置,对
通过岩心观察、地层倾角测井与成像测井数据分析,对十屋油田的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屋油田裂缝发育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构造应力、构造部位、岩性、岩层厚度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观看电视节目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随时随地收看移动电视节目正在渐渐地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本文简要分析了现阶段手持电视的不同传播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文章依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