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的近海海岛,撒网捕鱼、钓虾喂鸡、围山抓兔。满山的果树和蔬菜在风中歌唱……浪漫吧。有趣吧,兴致勃勃了吧?让岛主告诉你。要把海岛开发出来,真是一言难尽啊!
冒险岛主的失败投资
2003年3月28日,梁剑凌在《二蒜荒岛旅游开发合同》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将二蒜岛及其周边海域以每年4000元的价格承包下来。
放着好好的海产品暂养生意不做,跑去开发一个小荒岛,真是让人没法理解。在街坊邻居看怪物的眼光里,打着深水养鱼的幌子,梁剑凌从老婆手里哄来五十万,正式开工。
第一步,带着十七小工上岛开荒。二蒜岛真是个荒岛啊,草都有一人多高,更别说藤蔓之类的东西有多难缠了。足足奋战一个月,砍下的柴堆成了一座山,才算一清理出来点样子。
第二步,造码头修道路。第一批建材运到岛上,算算成本,梁剑凌有点晕。两毛八分钱一块的砖头,折腾到岛上,生生翻了三倍。原本计划50万元完成的基础设施,100多万元投入进去,也只建成了一个小码头、一个小型水库和五间石头屋。
梁剑凌的老婆来看了小岛一眼,瘪了瘪嘴。转身回去了。谁相信精明的梁剑凌就被这个“著名的蚊子岛”迷得丢了魂一样啊,可这就是事实。
更“残酷”的事实还在后面呢!梁岛主转眼迈开二蒜岛开发第三步,把运淡水产的车卖了。理由是海上来回走,租船不方便,要凑钱造船。船运过来。家人惊异地看到:一条最先进的钢质小船。大渔船有的设备,像卫星导航设施之类,小船上应有尽有,十五六万眨眼又没了。
花光家里最后20万,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连一半都没有建成,停了工的二蒜岛又变得死气沉沉。唯一张扬着旺盛生命力的,是开始重生的荒草。
一地雞毛
没有钱继续投入,敢为天下先的海岛旅游成了半拉子工程。梁建凌就每天坐在本来要建成钓鱼台的大石头上挠头:怎么把二蒜岛继续经营下去,又不耗费那么多钱呢?
迎海的山坡上摇曳着黄色野菊和白芦花,花丛中,原本是给工人改善伙食的几只鸡,撒欢地跑着。有一天,看着满山奔跑的鸡。梁岛主突然开了窍:早就听小工们说,岛上放养的鸡肉质鲜嫩,特别好吃,何不……
梁剑凌的念头转一转,二蒜岛的经营方向立刻从休闲旅游转向了养殖基地。反正各种许可证都办全了,做什么都是梁岛主一句话的事情。“3000多只鸡苗,再加上鹅仔、大雁、青菜、白萝卜。高一些地方种油桃,蟠桃难抗风,种在低处。这边是黄金梨,那边是牡丹石榴,那一片是杏……”没多久,二蒜岛大变身,成了农业小岛。
2004年8月10日,天气预报预告“云娜”台风即将登陆。粱剑凌心想:刚刚有点成果可不能就这么毁了,赶紧上岛。第三天,中午饭还没吃完,飓风就朝二蒜岛卷过来了。树呜呜地抖着,风力发电机的页片拼命转。慌忙搁下碗,梁剑凌叫上工人上山抢救发电机。还没爬到山头,发电机就牺牲了。加固了的鸡棚也没支持多久,鸡群惊恐地四散逃命。梁剑凌跑过去,用鸡箩挑了一百多只鸡送到石头屋里。第二次去挑时,人走起来都摇摇晃晃的了。梁剑凌牙一咬:“算了,还是人要紧,撤!”退回去才发现,石头屋也好不了多少。原来用绳、渔网加固的厨房。屋顶已经千疮百孔。锅盖、面盆、塑料水桶……和鸡、鸡毛一起,满山“飞”。鹅贴伏在草丛间,抖着,一动也不敢动。梁剑凌三人在屋里用木板搭了一个屋中屋,缩在里边,“万一屋塌了。也有个保护”。一夜里,这间屋的房顶掀翻了,就转移到另外一间。直到第二天清晨,出来看到满目疮痍。
鸡的尸体点缀在扑倒的树和断壁残垣中间。码头、道路被台风冲垮了,水库边上的水泥包、空压机和跳板,更是无影无踪。连炸药炸下来,准备造游泳池、筑海水养殖池的三千多斤的大石头,都掀到海里去了。站在湿漉漉乱糟糟的晨光里,梁剑凌心里空落落的,往日的豪情一点一点被潮水打湿。
守岛的三个人都好好活着,是唯一让他心安的消息。
海鲜喂出的鸡
清点了剩下的六百多只鸡,变卖了刚刚开顺手的船,又瞒着妻子跑到信用社去贷了款。梁剑凌给自己打气: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回。梁剑凌吸取教训,专门给鸡群在山脚挖了三个大窑洞。刮风下雨。鸡群就有了避难所。可六个月过后,当他兴冲冲地将鸡拉到市场时,又被看了笑话。人家都是规模化圈养,他运饲料又运鸡的,成本高到天上去了。第一批运到岸上的鸡卖完,反倒贴了几百元。看着山上的几千只鸡。梁剑凌犯了愁。
这事给专做鱼饲料的王爱军听说了,他专程跑到二蒜岛,带来一个新奇的点子。“水貂、貉子、狐狸这些动物都能吃饲料鱼,饲料鱼便宜,能不能试验试验看给鸡吃?”
不想也知道,吃惯了五谷杂粮的三黄鸡,对海鲜这种“高档饲料”一点都不感兴趣,不然早就有人发财了。梁剑凌只好耐着性子“曲线救国”:把小鱼虾切碎放锅里配一些饲料给它们吃。鸡大了以后。就把海鲜捣碎了喂。快该卖的时候,整条鱼直接抛在地上,鸡就飞奔来疯抢了。
很快,海鲜鸡长够了分量,一只只肥嘟嘟的,待价而沽。梁岛主小心翼翼地开辟市场,头几批海鲜鸡价格只比普通鸡贵一点。生怕把顾客吓跑了。等买主们迷上了海鲜鸡的鲜美味道。回头客多了,价格自然就提上去了。不久,“海鲜鸡”成了抢手货,当地酒店争相定购,当成自己的特色菜推出。尽管价格飙升到每斤20元,还是供不应求。看到了市场的潜力,梁剑凌乐呵呵地扩大海鲜鸡的养殖规模。这招“靠海吃海”让二蒜岛从此有了拳头产品,“海鲜鸡”成了当地酒店、甚至温岭地区的招牌之一。
围山猎兔 请你到海岛来撒野
梁剑凌有了稳定的收入,又开始琢磨其它动物的养殖。毕竟只有海鲜鸡和少量的鹅,品种单一。并不能支撑起他关于一整座海岛的梦想。
第二批大规模进驻二蒜岛的动物是兔子。他想,宁静的海岛,漫山的野草,又没有天敌,这样的野生环境兔子一定能快速的繁殖生长。谁想到这看似精明的决定,一个月后又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三百对种兔。放到海岛里,很快不见了踪影。几个月后。漫山遍野都是奔跑的兔子,看得见却抓不着。粱剑凌和他的小工们、宾馆的采购员、买兔种的人……都披挂上阵围追堵截过,个个空手而归。
就在梁剑凌跟兔子较劲的时候,石塘镇兴起了渔家乐。1380元的海上一日游让梁剑凌看着眼热。他又展开了他的温岭市石塘二蒜岛规划平面图,看了一遍又一遍。只是人家又是豪华游轮,又是高档海鲜的,都投入了大成本。转过头来看二蒜岛,吃的差住的差,几乎都恢复荒岛本性了,凭什么叫游客来?
天下无难事,只怕“转变观念”。梁剑凌很快想到,前两天几个小工围山抓兔,抓到——应该是玩到——忘了吃饭的样子。
海岛探险,围山抓兔,最头疼的事转眼成了最抢眼球的金字招牌。土气的小荒岛跟眼下流行的回归自然一搭界,也成了时髦的代言。撒网打鱼,体会渔家乐趣,山林围猎,享受农家风情。原始的海岛,请你来尽情享受自然的野趣。请你来自由的撒野。每人300元的海岛游,好吃好玩,运气好的话还能带走免费的海鲜和兔子,岛主人那里还出租弩弓、钓竿、帐篷等工具……梁剑凌把自然资源一打包还真就吸引了一批批的游客。
算算海岛的土地资产和投入资金,这个擅长冒险的岛主突然发现自己有了近千万的身价。于是不安分的心又冒出新计划,他正在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立项,寻找融资加快开发建设,在岛上建设包括深水网箱养殖、放牧狩猎、休闲垂钓等项目,早日使二蒜岛被列入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再请上一个专家,做一个完善的建设规划,把这个岛主轰轰烈烈地做下去。”说完,梁岛主咧开嘴笑了。
编辑 卜 凡
冒险岛主的失败投资
2003年3月28日,梁剑凌在《二蒜荒岛旅游开发合同》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将二蒜岛及其周边海域以每年4000元的价格承包下来。
放着好好的海产品暂养生意不做,跑去开发一个小荒岛,真是让人没法理解。在街坊邻居看怪物的眼光里,打着深水养鱼的幌子,梁剑凌从老婆手里哄来五十万,正式开工。
第一步,带着十七小工上岛开荒。二蒜岛真是个荒岛啊,草都有一人多高,更别说藤蔓之类的东西有多难缠了。足足奋战一个月,砍下的柴堆成了一座山,才算一清理出来点样子。
第二步,造码头修道路。第一批建材运到岛上,算算成本,梁剑凌有点晕。两毛八分钱一块的砖头,折腾到岛上,生生翻了三倍。原本计划50万元完成的基础设施,100多万元投入进去,也只建成了一个小码头、一个小型水库和五间石头屋。
梁剑凌的老婆来看了小岛一眼,瘪了瘪嘴。转身回去了。谁相信精明的梁剑凌就被这个“著名的蚊子岛”迷得丢了魂一样啊,可这就是事实。
更“残酷”的事实还在后面呢!梁岛主转眼迈开二蒜岛开发第三步,把运淡水产的车卖了。理由是海上来回走,租船不方便,要凑钱造船。船运过来。家人惊异地看到:一条最先进的钢质小船。大渔船有的设备,像卫星导航设施之类,小船上应有尽有,十五六万眨眼又没了。
花光家里最后20万,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连一半都没有建成,停了工的二蒜岛又变得死气沉沉。唯一张扬着旺盛生命力的,是开始重生的荒草。

一地雞毛
没有钱继续投入,敢为天下先的海岛旅游成了半拉子工程。梁建凌就每天坐在本来要建成钓鱼台的大石头上挠头:怎么把二蒜岛继续经营下去,又不耗费那么多钱呢?
迎海的山坡上摇曳着黄色野菊和白芦花,花丛中,原本是给工人改善伙食的几只鸡,撒欢地跑着。有一天,看着满山奔跑的鸡。梁岛主突然开了窍:早就听小工们说,岛上放养的鸡肉质鲜嫩,特别好吃,何不……
梁剑凌的念头转一转,二蒜岛的经营方向立刻从休闲旅游转向了养殖基地。反正各种许可证都办全了,做什么都是梁岛主一句话的事情。“3000多只鸡苗,再加上鹅仔、大雁、青菜、白萝卜。高一些地方种油桃,蟠桃难抗风,种在低处。这边是黄金梨,那边是牡丹石榴,那一片是杏……”没多久,二蒜岛大变身,成了农业小岛。
2004年8月10日,天气预报预告“云娜”台风即将登陆。粱剑凌心想:刚刚有点成果可不能就这么毁了,赶紧上岛。第三天,中午饭还没吃完,飓风就朝二蒜岛卷过来了。树呜呜地抖着,风力发电机的页片拼命转。慌忙搁下碗,梁剑凌叫上工人上山抢救发电机。还没爬到山头,发电机就牺牲了。加固了的鸡棚也没支持多久,鸡群惊恐地四散逃命。梁剑凌跑过去,用鸡箩挑了一百多只鸡送到石头屋里。第二次去挑时,人走起来都摇摇晃晃的了。梁剑凌牙一咬:“算了,还是人要紧,撤!”退回去才发现,石头屋也好不了多少。原来用绳、渔网加固的厨房。屋顶已经千疮百孔。锅盖、面盆、塑料水桶……和鸡、鸡毛一起,满山“飞”。鹅贴伏在草丛间,抖着,一动也不敢动。梁剑凌三人在屋里用木板搭了一个屋中屋,缩在里边,“万一屋塌了。也有个保护”。一夜里,这间屋的房顶掀翻了,就转移到另外一间。直到第二天清晨,出来看到满目疮痍。
鸡的尸体点缀在扑倒的树和断壁残垣中间。码头、道路被台风冲垮了,水库边上的水泥包、空压机和跳板,更是无影无踪。连炸药炸下来,准备造游泳池、筑海水养殖池的三千多斤的大石头,都掀到海里去了。站在湿漉漉乱糟糟的晨光里,梁剑凌心里空落落的,往日的豪情一点一点被潮水打湿。
守岛的三个人都好好活着,是唯一让他心安的消息。
海鲜喂出的鸡
清点了剩下的六百多只鸡,变卖了刚刚开顺手的船,又瞒着妻子跑到信用社去贷了款。梁剑凌给自己打气: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回。梁剑凌吸取教训,专门给鸡群在山脚挖了三个大窑洞。刮风下雨。鸡群就有了避难所。可六个月过后,当他兴冲冲地将鸡拉到市场时,又被看了笑话。人家都是规模化圈养,他运饲料又运鸡的,成本高到天上去了。第一批运到岸上的鸡卖完,反倒贴了几百元。看着山上的几千只鸡。梁剑凌犯了愁。
这事给专做鱼饲料的王爱军听说了,他专程跑到二蒜岛,带来一个新奇的点子。“水貂、貉子、狐狸这些动物都能吃饲料鱼,饲料鱼便宜,能不能试验试验看给鸡吃?”
不想也知道,吃惯了五谷杂粮的三黄鸡,对海鲜这种“高档饲料”一点都不感兴趣,不然早就有人发财了。梁剑凌只好耐着性子“曲线救国”:把小鱼虾切碎放锅里配一些饲料给它们吃。鸡大了以后。就把海鲜捣碎了喂。快该卖的时候,整条鱼直接抛在地上,鸡就飞奔来疯抢了。
很快,海鲜鸡长够了分量,一只只肥嘟嘟的,待价而沽。梁岛主小心翼翼地开辟市场,头几批海鲜鸡价格只比普通鸡贵一点。生怕把顾客吓跑了。等买主们迷上了海鲜鸡的鲜美味道。回头客多了,价格自然就提上去了。不久,“海鲜鸡”成了抢手货,当地酒店争相定购,当成自己的特色菜推出。尽管价格飙升到每斤20元,还是供不应求。看到了市场的潜力,梁剑凌乐呵呵地扩大海鲜鸡的养殖规模。这招“靠海吃海”让二蒜岛从此有了拳头产品,“海鲜鸡”成了当地酒店、甚至温岭地区的招牌之一。
围山猎兔 请你到海岛来撒野
梁剑凌有了稳定的收入,又开始琢磨其它动物的养殖。毕竟只有海鲜鸡和少量的鹅,品种单一。并不能支撑起他关于一整座海岛的梦想。
第二批大规模进驻二蒜岛的动物是兔子。他想,宁静的海岛,漫山的野草,又没有天敌,这样的野生环境兔子一定能快速的繁殖生长。谁想到这看似精明的决定,一个月后又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三百对种兔。放到海岛里,很快不见了踪影。几个月后。漫山遍野都是奔跑的兔子,看得见却抓不着。粱剑凌和他的小工们、宾馆的采购员、买兔种的人……都披挂上阵围追堵截过,个个空手而归。
就在梁剑凌跟兔子较劲的时候,石塘镇兴起了渔家乐。1380元的海上一日游让梁剑凌看着眼热。他又展开了他的温岭市石塘二蒜岛规划平面图,看了一遍又一遍。只是人家又是豪华游轮,又是高档海鲜的,都投入了大成本。转过头来看二蒜岛,吃的差住的差,几乎都恢复荒岛本性了,凭什么叫游客来?
天下无难事,只怕“转变观念”。梁剑凌很快想到,前两天几个小工围山抓兔,抓到——应该是玩到——忘了吃饭的样子。
海岛探险,围山抓兔,最头疼的事转眼成了最抢眼球的金字招牌。土气的小荒岛跟眼下流行的回归自然一搭界,也成了时髦的代言。撒网打鱼,体会渔家乐趣,山林围猎,享受农家风情。原始的海岛,请你来尽情享受自然的野趣。请你来自由的撒野。每人300元的海岛游,好吃好玩,运气好的话还能带走免费的海鲜和兔子,岛主人那里还出租弩弓、钓竿、帐篷等工具……梁剑凌把自然资源一打包还真就吸引了一批批的游客。
算算海岛的土地资产和投入资金,这个擅长冒险的岛主突然发现自己有了近千万的身价。于是不安分的心又冒出新计划,他正在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立项,寻找融资加快开发建设,在岛上建设包括深水网箱养殖、放牧狩猎、休闲垂钓等项目,早日使二蒜岛被列入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再请上一个专家,做一个完善的建设规划,把这个岛主轰轰烈烈地做下去。”说完,梁岛主咧开嘴笑了。
编辑 卜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