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宫藏地震档案》序
【机 构】
:
中国地震局
【出 处】
:
国际地震动态
【发表日期】
:
2009年06期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20#钢与16MnR异种材质换热器管,焊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根据GB151-1999标准选择合理的焊接坡口与换热管伸出长度,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经过不断
利用成都区域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的雅江地震序列的S波段资料 ,使用波谱分析方法计算雅江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在对不同时段的震源参数进行初步分析后 ,得到如下结果 :①给出了适合于雅江地震序列的地震矩M0 和矩震级Mw 与里氏震级ML 的关系 ;②拐角频率从 5 0级地震前的 1 4左右下降到 5 0级地震后的 1 3左右 ,6 0级地震之后又下降到 1 2左右 ;③前震和余震的一些震源参数存在明
本文基于高斯线调频连续小波变换 ,提出了能够反映震源区或近场区小地震波形在震源深度、震源尺度、震源破裂机制、地震波传播途径、地震波衰减等方面的差异特征信息的特征指标 ,即小波变换的时频能量衰减因子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选取了震源破裂机制有明显差异特性的天然地震、爆破或塌方资料以及非强地震孕震区同一地点发生的多次小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 ,天然地震与爆破或塌方记录的连续小波变换时频能量衰减因
添加了不同类型、不同比例乳胶粉的瓷砖粘结剂,组合不同的室温养护时间和高温养护时间,测试其28天龄期时在拉拔强度上的变化,以探讨胶粉类型、玻璃化温度及养护条件对聚合物改性
利用沿山西断裂带布设的GPS监测网的 6期复测资料 (1996~ 2 0 0 1) ,分析了山西断裂带水平运动的趋势及动态活动特征。结果表明 :(1)现阶段趋势性活动表现为北段向西运动 ,南段向东运动 ,整体呈现逆时针的差异活动性质 ;但趋势性活动强度并不高 ,断裂带从南到北在垂直方向上的趋势性差异运动分量为 3mm a左右 ;该带的南北向伸展运动量也只有 1mm a ,而且主要发生在断裂带的北段
在对北京地区1∶10万航磁异常进行定性分析、小波多尺度分解及功率谱计算的基础上,运用三维磁性层反演方法,计算了北京地区基底磁性界面的定量埋深。根据反演结果对北京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