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表达是声乐演唱的灵魂,歌者要把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境准确到位的表达出来,除具备良好的声音质量、到位的表情动作外,还应意识到声音的质量以内在情感体验而引发出的艺术表现对艺术作品演唱时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我们的声乐演唱做到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关键词】声乐演唱 歌唱技巧 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74-02
所谓声乐,人们直观的认为,是歌唱的声音,是运用人的声音制造出来的有一定艺术意义的声音,里面要有音高、有节奏规律。人体作为特殊的乐器,它是以人的声带振动产生音波,经空气传播,再经由人体的器官,让听者感知而存在。声乐艺术的音乐形象看不见、摸不着也闻不到,是通过演唱者的歌声进行二度创作显现出来的。而歌唱艺术又离不开情感的表达,缺乏情感表达的演唱是机械的发出声音,没有感情就不能打动听者的心。歌者要通过歌声来引起听众的共鸣,就需要歌者不仅要具有动听的歌喉、娴熟的演唱技巧,更需要歌者能够准确地运用音乐与情感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声乐艺术之美,近而能做到准确而到位的表达情感,最终达到完美演唱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使歌唱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并能做到充分、真实、准确的表达情感呢?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首先,歌唱者要熟练的掌握科学的歌唱技巧。例如,美声唱法要求以腔带声,声音要自然,音色美妙清纯,连贯音圆润有适当的共鸣,巧妙的滑音,稳定的持续音,起音要重,有规律的渐强、渐弱及装饰音等,其目的是旋律演唱的华丽、灵活、更具穿透力、音高更为准确、演唱更富有光彩。民族唱法,要求部分共鸣,我国的民族唱法更多的遵循了戏曲唱法的呼吸原则,讲求气量小巧纤细,抑扬有度,发出的声音秀丽具有明亮的金属质感。喉头的高低要服从于作品的需要。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和技巧才能更好的进行歌唱。
其次,要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音乐作品的含义,及作者生活时代的文化背景,这对歌者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作用重大。例如舒伯特的《美丽的磨房女》,创作于1823年,正是舒伯特心灰意冷的一年,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几次谋职又毫无结果,自己要公开举办音乐会也没有成功,创作出来的歌剧也不能上演,再加上因疾病住院,在这种情况下创作了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女》,歌曲描述了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外流浪,边打工边寻找自己的爱情。歌曲的结尾是悲剧的,年轻人得不到姑娘的爱,最后在河中自杀而亡。这也映出舒伯特暗恋的姑娘嫁给别人后,留给他的难言之痛,舒伯特运用鲜明的民族音调,以其浪漫的写作手法,细腻而深刻的对主人公进行了刻画和描写。了解了这些,对歌者掌握作品意境和情感,才能把自己设置于歌曲的情境之中,与作品所描述的人物及情感同呼吸,共命运,达到人曲合一。
再次,是对歌曲语言的把握。众所周知,歌曲特别是艺术歌曲,是诗歌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对于歌唱者来说,了解歌曲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非常重要。对于国外艺术歌曲,歌者要对其语言加强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对语言的理解、掌握和操控能力。声乐艺术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本身具有传达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功能,可以直接倾诉内心所体验到的每一种情感。学习者要善于将这种情感表达的自然方式,经过艺术的创造和适当夸张,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歌唱的表现中去,就能使情感通过歌声散发出艺术的魅力。我们的民族唱法,是根据我国人民的审美习惯、汉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戏曲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所形成的一种声乐演唱技巧。所以在发音吐字上要行腔归韵、字正腔圆,即咬字要正确,吐字要清晰,依字行腔。所以在学习民族声乐时应首先懂得出字收声的要点,懂得使用唇、齿、舌、牙、喉等发声器官,要做到准确的咬字吐字就必须首先解决发声与咬字吐字的关系和歌唱中字与字的关系。
因此有了良好的声音,就该谈谈“情”了。众所周知,歌唱并不单只有声音,抒发情感才是最重要的。情感作为声乐艺术的灵魂,所谓“唱歌唱情”、“以声带情”、“声情并茂”都说出了情感在歌唱中的重要性。《礼记•乐记》中《乐本篇》“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嘽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由此可见,情由心生。怎样才能做到用心、用情去歌唱呢?歌者应注意平时的情感培养,如,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热爱生命,爱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只偶然爬到你手臂上与你会面的小蚂蚁……,珍惜世间万物带给你的每一点感受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对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心存感恩以及注意自己文学修养的提升和不断的去开阔视野,都将为你的情感抒发提供必要的素材。
再者,就是要善于联想和想象,比如学习发声时,人体乐器的“簧片”,是什么“音响”又在哪儿。呼吸要体验“闻花”、“叹息”和“哈欠式练习”;再比如,把歌曲想象成一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树冠是高音,树根是中低音,一阵清风就掀起了一个情感高潮。例如《长江之歌》,歌者可能从未亲眼见过长江的奔腾不息,那就要跟着歌词去设置想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歌者在歌唱时,心中、眼里一定要有长江奔涌向前流经祖国壮美河山的一幅幅画面,进而才能准确到位的抒发中华儿女对母亲河的赞美和无限的热爱之情。
最后,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用歌声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其特殊的传情达意的方式是任何一门艺术都无法代替的。美妙的歌声使歌唱者引以为自己无限愉悦的感受,也可以唤起听者的共鸣、感动千万的听众。
所以,声乐表演就是要把内心的情感,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情由心生,声发于心,完美的情感表达离不开诗情、曲情和声情,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歌者准确的把握歌词和音乐的情感,其内在情绪必然受到刺激而外显,歌者再把这种情绪用自己独特的声音传递给听众,声情并茂、以情动情,歌者只有在具备了扎实的歌唱技能的基础上,再对音乐作品本身、作品创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行充分、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并合理运用艺术的想象创设情感意境,才能在演唱的过程中将作品的内在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收到歌曲应有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 冰.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异同[J].艺术教育,2010(06)
2 宁洪梅.在歌唱中如何运用形象思维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J].艺术教育,2010(06)
3 王庆梅.形象思维在声乐教学中运用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0(06)
【关键词】声乐演唱 歌唱技巧 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74-02
所谓声乐,人们直观的认为,是歌唱的声音,是运用人的声音制造出来的有一定艺术意义的声音,里面要有音高、有节奏规律。人体作为特殊的乐器,它是以人的声带振动产生音波,经空气传播,再经由人体的器官,让听者感知而存在。声乐艺术的音乐形象看不见、摸不着也闻不到,是通过演唱者的歌声进行二度创作显现出来的。而歌唱艺术又离不开情感的表达,缺乏情感表达的演唱是机械的发出声音,没有感情就不能打动听者的心。歌者要通过歌声来引起听众的共鸣,就需要歌者不仅要具有动听的歌喉、娴熟的演唱技巧,更需要歌者能够准确地运用音乐与情感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声乐艺术之美,近而能做到准确而到位的表达情感,最终达到完美演唱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使歌唱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并能做到充分、真实、准确的表达情感呢?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首先,歌唱者要熟练的掌握科学的歌唱技巧。例如,美声唱法要求以腔带声,声音要自然,音色美妙清纯,连贯音圆润有适当的共鸣,巧妙的滑音,稳定的持续音,起音要重,有规律的渐强、渐弱及装饰音等,其目的是旋律演唱的华丽、灵活、更具穿透力、音高更为准确、演唱更富有光彩。民族唱法,要求部分共鸣,我国的民族唱法更多的遵循了戏曲唱法的呼吸原则,讲求气量小巧纤细,抑扬有度,发出的声音秀丽具有明亮的金属质感。喉头的高低要服从于作品的需要。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和技巧才能更好的进行歌唱。
其次,要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音乐作品的含义,及作者生活时代的文化背景,这对歌者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作用重大。例如舒伯特的《美丽的磨房女》,创作于1823年,正是舒伯特心灰意冷的一年,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几次谋职又毫无结果,自己要公开举办音乐会也没有成功,创作出来的歌剧也不能上演,再加上因疾病住院,在这种情况下创作了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女》,歌曲描述了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外流浪,边打工边寻找自己的爱情。歌曲的结尾是悲剧的,年轻人得不到姑娘的爱,最后在河中自杀而亡。这也映出舒伯特暗恋的姑娘嫁给别人后,留给他的难言之痛,舒伯特运用鲜明的民族音调,以其浪漫的写作手法,细腻而深刻的对主人公进行了刻画和描写。了解了这些,对歌者掌握作品意境和情感,才能把自己设置于歌曲的情境之中,与作品所描述的人物及情感同呼吸,共命运,达到人曲合一。
再次,是对歌曲语言的把握。众所周知,歌曲特别是艺术歌曲,是诗歌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对于歌唱者来说,了解歌曲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非常重要。对于国外艺术歌曲,歌者要对其语言加强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对语言的理解、掌握和操控能力。声乐艺术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本身具有传达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功能,可以直接倾诉内心所体验到的每一种情感。学习者要善于将这种情感表达的自然方式,经过艺术的创造和适当夸张,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歌唱的表现中去,就能使情感通过歌声散发出艺术的魅力。我们的民族唱法,是根据我国人民的审美习惯、汉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戏曲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所形成的一种声乐演唱技巧。所以在发音吐字上要行腔归韵、字正腔圆,即咬字要正确,吐字要清晰,依字行腔。所以在学习民族声乐时应首先懂得出字收声的要点,懂得使用唇、齿、舌、牙、喉等发声器官,要做到准确的咬字吐字就必须首先解决发声与咬字吐字的关系和歌唱中字与字的关系。
因此有了良好的声音,就该谈谈“情”了。众所周知,歌唱并不单只有声音,抒发情感才是最重要的。情感作为声乐艺术的灵魂,所谓“唱歌唱情”、“以声带情”、“声情并茂”都说出了情感在歌唱中的重要性。《礼记•乐记》中《乐本篇》“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嘽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由此可见,情由心生。怎样才能做到用心、用情去歌唱呢?歌者应注意平时的情感培养,如,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热爱生命,爱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只偶然爬到你手臂上与你会面的小蚂蚁……,珍惜世间万物带给你的每一点感受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对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心存感恩以及注意自己文学修养的提升和不断的去开阔视野,都将为你的情感抒发提供必要的素材。
再者,就是要善于联想和想象,比如学习发声时,人体乐器的“簧片”,是什么“音响”又在哪儿。呼吸要体验“闻花”、“叹息”和“哈欠式练习”;再比如,把歌曲想象成一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树冠是高音,树根是中低音,一阵清风就掀起了一个情感高潮。例如《长江之歌》,歌者可能从未亲眼见过长江的奔腾不息,那就要跟着歌词去设置想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歌者在歌唱时,心中、眼里一定要有长江奔涌向前流经祖国壮美河山的一幅幅画面,进而才能准确到位的抒发中华儿女对母亲河的赞美和无限的热爱之情。
最后,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用歌声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其特殊的传情达意的方式是任何一门艺术都无法代替的。美妙的歌声使歌唱者引以为自己无限愉悦的感受,也可以唤起听者的共鸣、感动千万的听众。
所以,声乐表演就是要把内心的情感,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情由心生,声发于心,完美的情感表达离不开诗情、曲情和声情,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歌者准确的把握歌词和音乐的情感,其内在情绪必然受到刺激而外显,歌者再把这种情绪用自己独特的声音传递给听众,声情并茂、以情动情,歌者只有在具备了扎实的歌唱技能的基础上,再对音乐作品本身、作品创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行充分、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并合理运用艺术的想象创设情感意境,才能在演唱的过程中将作品的内在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收到歌曲应有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 冰.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异同[J].艺术教育,2010(06)
2 宁洪梅.在歌唱中如何运用形象思维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J].艺术教育,2010(06)
3 王庆梅.形象思维在声乐教学中运用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