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杜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茶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喜阴喜湿和喜漫射光、怕强光直射的特性,适度遮阴的条件下,可改变茶园田间小气候,从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本课题研究茶叶和杜瓜立体栽培,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本研究认为,一般茶树品种皆可套种,然白化类黄化类茶树品种尤为适应。杜瓜密度以每20~30/667 m2株为宜,杜瓜藤蔓在棚顶30%~40%左右的遮阴率为佳,将有利于茶树生长提高产量并改善茶叶品质。杜瓜套种能提早茶叶开采期提早2~3d;每667 m2茶园增收茶叶450元,增加收杜瓜籽2700元,净产值增加2100元,比普通茶园增收20%~30%左右。
  关键词:茶叶;杜瓜;立体栽培;复种指数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64
  为提高茶叶生产效益,本区茶农积极摸索发展茶叶生态循环农业,推广农作制度创新,开展茶叶与杜瓜高效立体栽培,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间作显著降低茶园树冠及土壤温度,增加相对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含水率,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可以促进茶树光合作用的进行。以茶园套种人为改善茶园光、温、湿等环境满足茶树耐阴的生长特性,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营养物质积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杜瓜(浙杜6号),安吉白茶,乌牛早。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区的设计
  对照区选择生长环境基本相同管理水平一致的同龄茶园,安吉白茶和乌牛早各1对照小区。试验区分别设安吉白茶和乌牛早套种杜瓜茶园各3个试验小区,第一试验小区杜瓜套种密度为每667 m220株(5.5m×6m),第二试验小区杜瓜套种密度为每667m2 30株(4.5m×5m),第三试验小区杜瓜套种密度为每667m2 40株(4m×4m),各小区试验面积在0.09~0.10hm2(见表1)。
  1.2.2 套种方法
  在茶园里搭建2m 高的平面棚架,支架可用毛竹木材等以铁丝拉紧固定,上张疏眼的塑料网。在3月下旬—4月上旬选择无病虫害的块根,按雌雄株比10:1搭配,切成长约10cm左右的小段,开穴平埋,用松泥覆盖5~7cm,根据土壤湿度适量浇水。随着杜瓜藤蔓生长,人工引蔓上架。6—7月份是藤蔓生长旺季,人工引蔓,使藤生长分布均匀,并进行适当修剪,剪密留疏,剪细留强,使杜瓜藤蔓在棚顶形成30%~40%左右的遮阴率。
  1.2.3 管理方法
  茶园管理采用常规管理水平, 春茶开采前3周每667m2施20kg尿素作为催芽肥,9月下旬每667m2施100kg复合肥。春茶收获结束后修剪,夏秋留养。6月上旬用联苯菊酯2.5%乳油(天王星)1500倍喷雾,11月上旬以0.5波美度石硫合剂封园。4个对比小区的施肥、除草、整枝、喷药保持一致,避免人为差异,茶叶开采标准同品种保持一致。
  2 试验结果
  2.1 茶叶采摘时间提早
  杜瓜棚对茶园有保温作用,套种杜瓜茶园春季发芽提早,安吉白茶对照区采摘时间为3月24日,杜瓜套种区为3月21日;乌牛早对照区采摘时间为2月17—18日,杜瓜套种区为2月19日(见表2),杜瓜套种区比对照区平均开采期提早2~3d。杜瓜籽采收时间均为9月25日—10月15日。
  2.2 经济效益明显
  茶叶—杜瓜立体栽培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每667 m2茶园增收茶叶450元,增收杜瓜籽2700元,净产值增加2100元,比普通茶园增收20%~30%左右(见表3)。
  2.3 研究集成了茶园套种杜瓜模式图
  根据茶园套种杜瓜技术试验结果,结合茶叶和杜瓜生产管理技术,提出了茶叶—杜瓜高效立体栽培技术模式图(见图1)。
  3 分析讨论
  茶树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光耐阴,2个供试品种没有明显的适应性差异,认为一般茶树品种皆可套种,然白化类茶树品种尤为适应,如白叶一号、黄金芽、天台黄等。
  杜瓜密度以每667m220~30株为宜,杜瓜密度过高藤蔓造成茶园过度遮阴,茶树冠面阳光不足将严重影响茶树生长降低茶叶产质量。适宜的杜瓜密度,并在生长期间人工引导藤蔓生长,通过修剪整枝,使杜瓜藤蔓在棚顶均匀合理地分布,形成30%~40%左右的遮阴率。将有利于茶树生长提高产量并改善茶叶品质。
  杜瓜棚对茶园有保温作用,茶园春季发芽提早,杜瓜套种区比对照区开采期提早2~3d,提早上市茶叶具有价格优势,以增加茶农经济收益。
  茶-杜瓜立体栽培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每667m2茶园增收茶叶450元,增收杜瓜籽2700元,净产值增加2100元,比普通茶园增收20%~30%左右,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是茶叶生产中的新型农作制度创新,对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茶-杜瓜立体栽培茶园增加了田间湿度,并相对降低了通风性,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要加强防治工作。
  作者简介:王碧林(1962-),男,浙江丽水人,高级农艺师,莲都区农业局。
其他文献
在农业机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是农机化新技术,而环保化也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通过对环境工程在农机化新技术上的应用进行概述。得出环境工程
近几年,国内对护理人力资源的研究较多,大多集中在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调查分析及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方面[1~3].近2年,也有通过直接测定护理项目(包括直接、间接)所需时间来计算护理人力的研究[3,4],但未见采用患者分类系统来测算护理人力的报道.美国的罗斯麦迪可斯量表-患者分类系统(rush medicustool-pati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RMT-PCS)
黄河大柳树坝址两岸山体中广泛分布着断层、软弱岩层和松动架空的岩体,且该区地震强度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松动岩体高边坡在天然条件下和地震动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
全价购机大大降低了不法分子套取补贴的风险,从制度设计上具有很大优势,有效保证了补贴资金的落实,但同时也给农户购机增加了资金上的压力。如何为农户购机提供有效支持,推动
通过对金岭铁矿召口分矿东矿区自然通风量的测定,计算出了自然风压及风阻值,开展了冬季利用自然通风的试验研究工作;冬季利用自然风压进行通风,不仅保证了井下作业所需风量,
摘 要: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主粮之一,我国栽培玉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很多农户种植玉米的方式还是靠天吃饭,导致玉米产量得不到提高。本文结合了辽宁地区的气候特点,根据作者的种植经验,介绍了玉米栽培及管理上的经验,以期为获得高产玉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玉米;管理;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833121  1 选择良种  玉米品
主要介绍了低品金位矿石大规模生产的浮选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改进后浮选药剂条件变化、设备改型、提高金铜回收率的生产实践.
银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商业银行自身的健康问题影响非常广泛.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本文基于样本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