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2例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最常见的病因是Graves病(以下简称GD)。针对甲亢有3种疗法,即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治疗、放射性131I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甲亢的一线治疗方案,比较常用的药物有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但不良反应也较常见,如皮疹、肝功能损伤、WBC降低等,严重者会导致粒细胞缺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油外涂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99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34例)、B组(33例)、C组(32例)。照射前,A组用自制中药油外涂于照射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正逐渐被应用于抗肿瘤血管药物的早期临床试验。该文将对传统临床试验药效评价体系应用于抗肿瘤血管分子靶向药物研发中所存在的问题、DCE-MRI的相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了零件在低温时,疲劳曲线会出现转折点,以此点为界曲线分为左右意义不同的两支;在中等温度时,并不出现这种转折,随着循环次数的累加,允许承受的应
目的:探讨血浆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糖链抗原肿瘤标志物水平测定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了184例肺癌患者(包括81例肺鳞癌、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非正常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严重者可并发肺栓塞危及生命。医学影像学在诊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二氯化锶(89SrCl2)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激素依赖型乳腺癌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激素依赖型乳腺癌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
13C是稳定性核素,其标记的诊断试剂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尤其是13C标记的尿素呼气实验,其被广泛用于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诊断。13C标记的其他化合物如氨基比林、美沙西丁、辛酸、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应用DNA重组技术、抗体库技术及转基因技术对鼠源性单抗进行人源化改造,先后出现了嵌合抗体、互补决定区移植抗体和全人源抗体,它们从不同角度克服了
乳腺癌是危害全球妇女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PET/CT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乳腺癌的临床诊治率。PET/CT在评价治疗效果及术前早期识别出对反应无效的患者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近
对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队列的流行病学研究,是各国进行辐射危害评价及赔偿的主要依据。依据流行病学数据建立模型,定量计算辐射危险,使该结果的应用更加明确。近年来随着日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