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姓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in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解救吾先生》热映之时,导演丁晟却突然在个人社交网站上给“吾先生”们道歉,原因是他曾在采访中说“吾”字不是姓氏,只是觉得其含义有趣,才将主角设定为吾姓,后来却被吾姓网友留言纠正。
  吾姓不仅罕见,而且源流单一。据南宋史籍《路史》记载:“系出己姓,夏昆吾之后。”由此可得知,吾姓源于己姓,是夏商时期昆吾部落的后裔。昆吾部落位于今河南濮阳,盛产陶器和铜器,曾为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夏启铸鼎,后来被商汤所灭,部落中的己姓人便改为了吾姓。而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吾姓的得姓始祖是黄帝的第八世孙己樊,传说他就是陶器的发明者。
  纵观历史,虽然吾姓稀有,但也不乏名人。《姓氏考略》里说:“春秋时楚有吾氏,三国时吴有吾粲”,吾粲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幼时,有位老妇人观其容貌神态,便对他的母亲说:“是儿有卿相之骨。”果然,吾粲初入仕时虽是小官,但很快就升为长史,后来因政绩突出,被孙权任命为主簿,在吴地拥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到黄武初年(公元222年),吾粲和吕范、贺齐率领水军抵御魏将曹休,立下军功,升为会稽太守,后来与吕岱平定山越,官拜太子太傅。但就在吾粲仕途亨通之际,遭逢“两宫之争”,被人设计陷害,最终冤死狱中。西晋时的史学家陈寿评价吾粲说:“一代卿相因正直而丧身,可悲啊!”
  吾姓名人中不仅有武将,还有文人名士。元朝时期的金石学家吾丘衍,又名吾衍,他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又熟悉音律,善于辩音;还擅长刻印,被印学界赞为“起八代之衰”、“印学奠基人”。鲁迅曾在《蜕龛印存》中写道:“元吾丘子行力主汉法,乃复见尔雅之风。”
  此外,明初也有一位有名的吾姓文人——吾绅。吾绅自幼聪颖,对所看书籍过目不忘,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考中举人,两年后又中进士,后来还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中,吾绅的年纪最小,却满腹才华,深得明成祖朱棣赏识,被任命参与修撰《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和《四书五经》等经典。
  到了现代,吾姓中出了一名“文武双全”的大师——吾如仪。他不仅是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还是体育家,曾担任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司司长等要职,获得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工作贡献章”。
  如今,吾姓人主要分布在浙江省,这与吾粲的第二十一世孙吾渭有关: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吾渭从苏州调职到三衢(今浙江省衢州市),于是吾姓人士便在浙江开枝散叶。
其他文献
东起芝加哥,西至洛杉矶,斜穿美国版图的66号公路,尽管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衰落,但却一直是美国人心中的“母亲之路”。  本文作者从公路的中点驶上这条“时空隧道”,沿途探访它的历史和荣光,感受荒凉和沧桑:圣菲日落中“基督的血”;无数明星下榻过的复古旅馆;千姿百态的大峡谷;跌宕起伏的西部牛仔大戏;随老鹰乐队的歌曲而走红的街角;荒漠中淘金者废弃的小镇。当然,还有那个为这条公路的复兴而不懈努力的老人……  
在清代以前,鱼木寨人大多穴居野生,死后弃置于荒野岩穴,或以石为棺加以安葬。清代以后,土家人宗族开始重视修建生基、碑屋——生基是在生前修建的坟墓,碑屋则是将坟墓建于住宅之中,人“鬼”同住。  大水井古建筑群是家族庄园,主要包括了李清亮庄园、李氏宗祠和李盖五住宅三大部分。其中李清亮庄园有24个天井、174间房屋,各种空间鳞次栉比。  土家族姑娘出嫁前夜,是整个“哭嫁”仪式的高潮,此时,村里还会选出9个
在所有进藏线路中,蜿蜒起伏近2000公里的青藏公路是里程最短、行驶速度最快、路况最好、车流量最大的“天路”。它犹如一条珍珠项链,把草原、湖泊、沙丘、河流、高山串连起来,沿途还有精灵般的野生动物、色彩浓郁的寺庙与虔诚的僧侣、斑斓的经幡和多姿的藏袍。从红墙隐隐的塔尔寺,经蔚蓝一线的青海湖,越高寒的昆仑山口,穿藏羚羊出没的可可西里,到藏地“天湖”纳木错……最终抵达拉萨的布达拉宫。  在中国版图的西南部,
成都凸凹  又名凸凹,原名魏平。诗人、小说家、编剧。1980年代中期步入文坛,出版有长篇小说《大三线》、《甑子场》、诗歌《桃果上的树》、随笔《花蕊中的古驿》、批评札记《字篓里的词屑》等书二十余部。编剧有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现居成都龙泉驿。  依从民间口耳相传的说法,甑子场的历史与来处貌似可上溯到蜀汉时期,直接与蜀相诸葛亮和后主刘禅产生联系……遍查古书,“洛带”两字,首次出现在唐书,再次出
作为姓氏,“芈”姓颇为罕见,而且这个字本身也是十分生僻。在《说文解字》的注释中,“芈”是一个古老的象声字,表示羊叫的声音,读音为“mǐ”,古音读作“miē”。  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芈姓还没进入前2000位,在中国台湾省也仅列第1384位,但芈姓人完全不必因此而烦恼,反倒应当倍感优越。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芈”是一个极其特别、古老的姓氏,如今常见的许多姓氏都由芈姓衍生而来,如楚、熊、尹、贺
在丹巴,我先是住在摄影师三格开的客栈。那是一幢已汉化的嘉绒形制楼房,庭院满植苹果树、梨树、芍药和茶花。房子墙体以不规则的灰色石块垒起,刷避邪白灰,门窗框以红、黄、蓝三色描绘图饰。底楼是主人卧室、厨房及餐室,天井中央横着一块长而宽的树木剖面,做餐桌,两边各排一条原木,是条椅,靠东墙立一截树墩子,放置着茶罐茶具、几盆兰花。二楼、三楼是客房,每根回廊立柱下皆有一盆兰花,二楼朝东有一处五六平方米的敞开阳台
滇藏线全长700多公里,起点为大理,途径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到达芒康与318国道汇合。沿途的洱海、玉龙雪山、虎跳峡、白马雪山、梅里雪山等景点各有千秋。  滇藏线也是一条民族风情线,沿途会经过苗族、白族、纳西族和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文化和人文景观也是滇藏线一大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盐井,这里有流传千年的古老制盐法,也有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藏族神父带领信徒用藏语念着《圣经》。  一提到滇藏线,
历史上,尼泊尔擅长寺庙建筑和雕刻工艺的工匠,都云集在巴格马蒂河畔的帕坦古城中,他们所掌握的千年绝学,为这座古城迎得了“艺术之城”的美誉。而今,作为尼泊尔最古老的城市,帕坦城中几乎云集了整个尼泊尔最漂亮的建筑……  和首都加德满都只有一河之隔的帕坦,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城市。在尼泊尔人口中,帕坦还有一个重要的名字:勒利德布尔。意思就是“艺术之城”。  城中心的杜巴广场,是“世界纽瓦丽式建筑”
作为伊朗故都,南来北往的商客都汇集于此,各種商品也琳琅满目,伊斯法罕一时富甲天下,民间流传的“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称即由此而来。  伊玛目清真寺由阿巴斯大帝下令建造,汇集了全伊朗最优秀的工匠,花了27年时间精心修建而成,雄浑庄严、精美瑰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有经验的旅行者会说,三十三孔桥在一天之内会变幻出不同的风格,一定要白天去一次,晚上再去一次。夜晚,灯光辉映下的孔桥流光溢彩、如梦似
蓑羽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飞越珠穆朗玛峰的鸟类,每年它们都要从我国东北等地出发,翻越珠穆朗玛峰,到达印度的栖息地。  它们的迁徙被称为是“地球上最艰难的迁徙”,除了翻越世界第一高峰,途中蓑羽鹤还会遭遇各种困难:缺食少水、强烈多变的气流以及凶猛的金雕……每次迁徙,它们都会损失约四分之一的同伴。  珠穆朗玛峰,空气稀薄,气候条件复杂,被人们称为“鸟儿都飞不过的高山”。但出人意料的是,每年都约有5万只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