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术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排列第3位,多数患者发现时已进入晚期,已失去手术机会。而肝癌介入栓塞术是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瘤体供血动脉内,经导管注入抗癌药物或栓塞剂,使肿瘤細胞坏死,肿瘤体缩小或消失。此法创伤小,安全性及成功率高,术后无疤痕,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之有效的方法。2007年1月~2010年4月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取得满意疗效。这和术前充分的准备和心理护理以及术后加强并发症的处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是分不开的。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78例,男60例,女18例,年龄26~66岁,平均46岁,7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栓塞后并发症。
  护 理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肝癌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甚至生命的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思想顾虑多,压力较大,对治疗缺乏信心,加上对介入栓塞治疗不了解,更增加了忧虑与恐惧。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帮助他们认识疾病。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及达到的效果和手术的优点,让患者了解手术的无创,避免大手术带来的损伤等。告知患者手术过程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减轻甚至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情绪稳定的配合治疗。
  术前准备:常规检查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做好碘过敏试验,术前1天双侧腹股沟处备皮,术前12小时禁食,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返回病房要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绝对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穿刺部位用盐袋加压压迫6小时以上,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出血或血肿形成,双下肢皮温、血运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并发症的护理:①腹痛:术后腹痛多由于栓塞部位缺血坏死,邻近肝组织水肿,肝脏体积增大,包膜紧张所致。应严密观察疼痛部位、程度、时间,症状轻者给予心理支持,分散注意力,对疼痛明显者可给予止痛剂对症处理。②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呃逆等,系化疗药物对消化道刺激所致,要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以及呕吐次数,呕吐时嘱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向患者解释引起呕吐的原因,严重者应用止吐药或者暂禁食。③发热:由于栓塞引起肿瘤细胞的坏死所致,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肿瘤坏死的范围有关,多发生在术后2~3天。一般为低热,向患者做好解释,嘱其多饮水,如体温高于38.5℃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对于继发感染可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饮食指导:肝癌患者大多数体质差,术后可以进少量清淡易消化饮食,第2天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少量多餐。
  
  讨 论
  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前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提出可预见性护理措施。一旦出现并发症,迅速采用护理干预方法,使患者的痛苦降至最低程度。是近年来对于无手术适应症患者采用的一种放射介入手段,具有创伤小且安全有效的优点。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食管癌术后营养管移位护理措施。方法:对9例食管癌术后营养管移位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术中置管不到位1例,营养管固定不牢固3例,营养液滴注不当3例,患者自我维护不当2例。结论:妥善固定营养管,加强责任心,正确滴注营养液,保证营养管在正确位置及通畅。  关键词食管癌营养管移位护理
摘 要 目的:评价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总结54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超声影像特征。结果:超声初步定性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0.04%(126/134),误诊为5.97%(81/134)。结论:超声检查乳腺肿瘤方法简便,重复性强,无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病理学    现就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行彩超检查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诊
患者,男,21岁,以“肠梗阻”入院,曾经做过阑尾切除术,半年前在门诊就诊,超声检查为腹腔两枚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最大约4.3cm×1.8cm。体格检查:腹胀、腹痛、全腹压痛、腹肌紧张、腹部叩诊鼓音;行超声检查示右侧中腹部可见1枚大小约3.4cm×3.4cm弱回声团,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未见血流信号;肚脐左侧可见1枚大小约9.3cm×6.8cm的低回声团,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清,其内可
目的:探讨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以鉴别尿中红细胞的来源,诊断区分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方法:采用日产奥林巴斯相差显微镜,对尿液沉渣进行相差检查,报告每高倍镜视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