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镇墓文与早期道教研究:现状、问题与反思

来源 :宗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g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镇墓文是书写在陶瓶等随葬明器上,旨在厌镇坟墓、 解除殃谪的文字.百年来,中外学术界关于汉晋镇墓文和早期道教研究的成果丰硕,其中汉晋镇墓文是否为早期道教遗存的属性问题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争论的焦点.通过对百年来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分析,认为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学术问题,以及对概念、理论认识的偏差.在此基础上,我们有必要对研究方法与基础理论的运用、概念的理解、资料的搜集与分析诸方面进行反思.
其他文献
今本 《关尹子》 自两宋流行于世后,成为道教的重要经典.《关尹子》 九篇围绕“道”展开论说,以修道为主要内容,蕴含着浓厚的生命哲学意蕴.其道气合一的生命本源论探讨人与天
“太阴”在 《老子想尔注》 残卷中有三种含义,即宇宙论意义上生化万有的“道精”的生发、集结之所,人身中藏“精”的肾脏,以及“练形之宫”.《老子想尔注》作为“练形之宫”
晚明以降,耶稣会发现科学及博物与知识系统对明朝社会所起到的作用.从罗明坚《中华地图集》、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到嘉靖时许论彩绘《九边图》、郑若曾《筹海图编》和冯时
清代以来,作为全真教圣地的龙门洞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其影响向西北地区不断扩展.这其中除龙门洞自身变革因素之外,明清易代后,军事格局变化所导致的平凉、固原等地的农业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