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及有力资源的投入下,我国农村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离不开所有农村居民及村干部的努力。其中,村级财务管理作为关系到所有农村居民切身利益,及农村财务资源利用的重要事项,其管理工作的执行效果对推进我国农村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确保有效执行;会计核算不规范、不标准;村级财务管理不公开、不透明;农村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低等。这些问题多是由于农村的发展水平不足,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监管不完善等。笔者结合本区“村账乡管”制度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完善“村账乡管”制度,是解决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村账乡管”制度;村级财务管理;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158
“村账乡管”制度主要是通过乡(镇)级政府来代管村级财务,进行统一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财务管理工作。这正是应对我国新农村战略建设、保持农村稳定利用财政资源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1 “村账乡管”制度下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
农村财务问题与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农村财务管理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内容,往往会在管理过程中因为村级干部的政治认识不足、管理方式有误,而出现贪污腐败、任人唯亲等问题。“村账乡管”制度即村集体组织财务的归属、使用仍然由村集体组织来把控,只是引进乡(镇)级的会计核算中心来对其所管辖的村集体组织会计业务进行核算和统一监督。“村账乡管”制度也能够在财务管理中加强综合监管,从而对财务支出、资源利用等做好监督,避免村级资源利用及财务管理缺乏有效性的问题。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管理本村资产和资源。即对村集体组织具有所有权、使用权和决策权的经济资源做好管理,一般为财产物资、债权资本等可用货币计量的资产和土地资源。村集体组织应当管理好本村资产,严格按照国家财务制度中的规范性要求,结合各种资产的特点来开展有效管理,取得更好的财务利用效果。
第二,筹集和利用资金。在村集体组织建设支出方面,所需的资金水平可能超出其现有的流动资金水平。而为了做好管理服务工作,村集体组织可以通过招标方式引进承包方,以合理高价出租村集体的机动地、荒地和河塘等可使用资源,来增加村集体组织的收入,获取更多资金。同时,做好不同支出项的有效把控,发扬节俭传统,貨比三家,购买性价比高的服务或物资,从而将资金管好用活,用高效、切实的资金来为村的发展建设创造经济效益。
第三,准确核算各项财务收支和结余。村集体组织的日常核算涉及不同来源、不同支出方式、不同途径、不同使用目的的财务收支,用经济学的长远眼光来保障当前净收入的增加,或保障支出项能够推进农村的发展建设,从而为农村居民创造长远的综合效益。加强对村集体组织各项财务收支的管理,准确核算村集体的收益、结余,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为村结余分配提供准确资金。
第四,管理结余分配。村集体组织的收益是在党和国家的政策领导下,由全村人共同创造共同拥有。账面结余一般指某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活动,取得的本村集体所有的财务成果。而管理结余分配应当注意根据按劳分配、综合评估、共同富裕等原则,在村集体和村民之间做好合理分配。
以上介绍的管理内容都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一般需要村集体组织的工作者严格落实自身岗位职责,把控好资金运用和财务管理。而“村账乡管”制度不仅能够作为我国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监督者,也能够推进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2 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确保有效执行
近年来,国家在乡村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多资源和资金,还推行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制度规范,例如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但一些村干部、村级财务人员不具有足够的专业素质,使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比较困难,导致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确保有效执行。一些村里还可能因为有的干部自搞一套,用土办法威逼利诱财务人员,使得属于村建设投资的资源流入贪官污吏口袋中,给农村改革带来不利影响,更难以保障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2 会计核算不规范和不准确
根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制度规范中的明确要求,村集体的账、款应当分开保管。但一些基层干部难以正确认识财务会计规范性工作的重要意义,甚至出现村一把手一手掌控审批权的同时,还直接经手现金收支和资源洽谈。这种会计核算不规范、不标准的问题,反映出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缺乏有效监督问题。会计核算问题与村级干部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密切相关,会计人员监督职能难以实现,常常会出现一人包办代管,将会计当作“记账员”,将出纳当作“票据保管员”的问题。政府下拨的专项资金购买固定资产,不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甚至是村集体资产的流失。
2.3 村级财务管理不公开和不透明
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不均衡,表现在农村干部的工作素质和管理水平上。一些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公开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往往将其视为应付上级要求和检查的敷衍工作。在工作时也倾向于选择性或着重性的公开部分会计科目数据,却没有充分公开重大收支项目的具体内容,导致村民上访事件发生,影响极其恶劣。
2.4 农村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低
许多农村财会人员岗位往往很难招聘到有正规院校学习经历和有较好专业素质的人员,而往往是本村自学成才、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都较差的无证上岗的村民。村集体组织中经常出现新任不管前任账、前账拉后账等累积性问题,债权不能及时回收,债务长时间不清偿,导致债权债务长期挂账,致使会计报表不能反映村集体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 3 完善“村账乡管”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应对上述村级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用更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推进我国农村的发展建设。我国各地农村要积极结合当地村级财务管理实践,及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探索村级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农村会计委派制和农村会计集中核算制三种。本文主要探讨的“村账乡管”就属于“村账乡管,村资乡管”的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其优势是引入上级政府的统一监督,及其他人员的财务管理,从而避免农村村委会中的一些干部一家独大、滥用职权的问题。但是,“村账乡管”也应当坚持村委会在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及其对本村集体财务的所属权,上级主管部门要监督但不要过分干预。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村账乡管”制度中具体措施和制度的实施,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1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建章立制是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最体系化的方法,能够保障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应当根据区域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审计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多种制度建设。制度体系建设应当构建严格的收入收缴制度,确保村集体的所有收入都在核算范围内,且在计算时能够通过合法、统一的票据来进行登记记录,保障资金收缴程序的规范性,资金水平能够依照标准要求,及时纳入统一专户进行管理。在资金支出控制上,也应当有严格的支出管理制度来避免随意开支、乱扩大开支标准等问题,避免因村主任一人之言而主导财务支出管理的问题。在“村账乡管”制度下构建村集体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度,通过乡级行政单位的管理和规范作用,保障村集体财务资金能够用到点上、用到需处。
3.2 加强村民监督,推行村级财务公开
财务公开即定期加不定时情况下,把所有财务活动情况向所有村民进行公布。这能够让村民清楚的了解本村财务状况及财务收支项,是紧密联系村委与村民的重要举措,能够通过听取村民意见、接受村民监督,来提升村委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认识。应当加强村民监督,确保公开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和具体性,形式主義和弄虚作假都要不得,要致力于让村民满意,为村民服务。
3.3 配备有良好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财务人员
农村财务人员是在我国农村落实财务会计制度的重要执行者,其专业行为也影响着我国财务的利用效果。应当积极加强农村建设,增强宣传和教育,促进更多农村能够配备良好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财务人员。借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宣传工作,能够促进专业院校毕业人才对农村会计岗位的关注;而日常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则能够对已经在岗的农村财务人员加强能力培养,从而共同保障我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开展的有效性。
3.4 完善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
健全乡镇领导班子议事制度,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以村、党委会议和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四议一审两公开”的民主决策制度。实行“一事一议”制度。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健全农村基层干部上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乡(镇)级会计核算中心应当加强对村级财务的核算和审核管理,真实地反映村集体组织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乡镇农村管理机构要组成审计小组,负责村级财务管理的经常性审计工作,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对发包及上缴款、土地征收款、动拆迁补偿款以及水电费等办公费和临时用工支出等,应当定期进行专项审计,重点审计其筹备和支出的合法性,杜绝非法立项,层层加码,隐瞒截留,挤占平调,侵占挪用和挥霍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各项审计结束后,应当及时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
4 结论
我国建设新农村重大战略过程中,除了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外,国家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物资到农村建设之中,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我国所有居民的幸福感。对这些资金和物资做好财务管理,正是充分发挥了“村账乡管”制度的优势,也有利于推进和创新农村经营管理,用更好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能力来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参考文献:
[1]王浩见,单兆健.财务公开是农村发展、稳定的重要举措——文登市推行农村财务公开的调查[J].农业管理科学,2016(1):61-62
[2]朱大鹏.实行农村财务公开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山东农业,2018(12):94-95.
[3]孔昭勇,孔昭成.村务、财务民主管理的一种好形式——曲阜市东林西村村务、财务公开的做法[J].山东农业,2018(11):109-110.
[4]彭炼波.民心要凝聚 财务要公开——安福县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工作纪实[J].江西农业经济,2018(4):247-248.
[作者简介]胡东清 (1973—),女,锡伯族,辽宁人,本科,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国际内部审计师,中共沈阳市沈北新区区委党校,研究方向:乡村财务核算、舞弊审计、政府财政预算和核算、政府采购。
[关键词]“村账乡管”制度;村级财务管理;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158
“村账乡管”制度主要是通过乡(镇)级政府来代管村级财务,进行统一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财务管理工作。这正是应对我国新农村战略建设、保持农村稳定利用财政资源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1 “村账乡管”制度下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
农村财务问题与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农村财务管理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内容,往往会在管理过程中因为村级干部的政治认识不足、管理方式有误,而出现贪污腐败、任人唯亲等问题。“村账乡管”制度即村集体组织财务的归属、使用仍然由村集体组织来把控,只是引进乡(镇)级的会计核算中心来对其所管辖的村集体组织会计业务进行核算和统一监督。“村账乡管”制度也能够在财务管理中加强综合监管,从而对财务支出、资源利用等做好监督,避免村级资源利用及财务管理缺乏有效性的问题。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第一,管理本村资产和资源。即对村集体组织具有所有权、使用权和决策权的经济资源做好管理,一般为财产物资、债权资本等可用货币计量的资产和土地资源。村集体组织应当管理好本村资产,严格按照国家财务制度中的规范性要求,结合各种资产的特点来开展有效管理,取得更好的财务利用效果。
第二,筹集和利用资金。在村集体组织建设支出方面,所需的资金水平可能超出其现有的流动资金水平。而为了做好管理服务工作,村集体组织可以通过招标方式引进承包方,以合理高价出租村集体的机动地、荒地和河塘等可使用资源,来增加村集体组织的收入,获取更多资金。同时,做好不同支出项的有效把控,发扬节俭传统,貨比三家,购买性价比高的服务或物资,从而将资金管好用活,用高效、切实的资金来为村的发展建设创造经济效益。
第三,准确核算各项财务收支和结余。村集体组织的日常核算涉及不同来源、不同支出方式、不同途径、不同使用目的的财务收支,用经济学的长远眼光来保障当前净收入的增加,或保障支出项能够推进农村的发展建设,从而为农村居民创造长远的综合效益。加强对村集体组织各项财务收支的管理,准确核算村集体的收益、结余,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为村结余分配提供准确资金。
第四,管理结余分配。村集体组织的收益是在党和国家的政策领导下,由全村人共同创造共同拥有。账面结余一般指某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活动,取得的本村集体所有的财务成果。而管理结余分配应当注意根据按劳分配、综合评估、共同富裕等原则,在村集体和村民之间做好合理分配。
以上介绍的管理内容都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一般需要村集体组织的工作者严格落实自身岗位职责,把控好资金运用和财务管理。而“村账乡管”制度不仅能够作为我国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监督者,也能够推进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2 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确保有效执行
近年来,国家在乡村建设方面投入了很多资源和资金,还推行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对村级财务管理进行制度规范,例如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但一些村干部、村级财务人员不具有足够的专业素质,使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比较困难,导致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确保有效执行。一些村里还可能因为有的干部自搞一套,用土办法威逼利诱财务人员,使得属于村建设投资的资源流入贪官污吏口袋中,给农村改革带来不利影响,更难以保障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2.2 会计核算不规范和不准确
根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制度规范中的明确要求,村集体的账、款应当分开保管。但一些基层干部难以正确认识财务会计规范性工作的重要意义,甚至出现村一把手一手掌控审批权的同时,还直接经手现金收支和资源洽谈。这种会计核算不规范、不标准的问题,反映出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缺乏有效监督问题。会计核算问题与村级干部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密切相关,会计人员监督职能难以实现,常常会出现一人包办代管,将会计当作“记账员”,将出纳当作“票据保管员”的问题。政府下拨的专项资金购买固定资产,不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甚至是村集体资产的流失。
2.3 村级财务管理不公开和不透明
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不均衡,表现在农村干部的工作素质和管理水平上。一些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公开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往往将其视为应付上级要求和检查的敷衍工作。在工作时也倾向于选择性或着重性的公开部分会计科目数据,却没有充分公开重大收支项目的具体内容,导致村民上访事件发生,影响极其恶劣。
2.4 农村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低
许多农村财会人员岗位往往很难招聘到有正规院校学习经历和有较好专业素质的人员,而往往是本村自学成才、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都较差的无证上岗的村民。村集体组织中经常出现新任不管前任账、前账拉后账等累积性问题,债权不能及时回收,债务长时间不清偿,导致债权债务长期挂账,致使会计报表不能反映村集体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 3 完善“村账乡管”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应对上述村级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用更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推进我国农村的发展建设。我国各地农村要积极结合当地村级财务管理实践,及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探索村级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农村会计委派制和农村会计集中核算制三种。本文主要探讨的“村账乡管”就属于“村账乡管,村资乡管”的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其优势是引入上级政府的统一监督,及其他人员的财务管理,从而避免农村村委会中的一些干部一家独大、滥用职权的问题。但是,“村账乡管”也应当坚持村委会在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及其对本村集体财务的所属权,上级主管部门要监督但不要过分干预。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村账乡管”制度中具体措施和制度的实施,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1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建章立制是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最体系化的方法,能够保障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应当根据区域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审计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多种制度建设。制度体系建设应当构建严格的收入收缴制度,确保村集体的所有收入都在核算范围内,且在计算时能够通过合法、统一的票据来进行登记记录,保障资金收缴程序的规范性,资金水平能够依照标准要求,及时纳入统一专户进行管理。在资金支出控制上,也应当有严格的支出管理制度来避免随意开支、乱扩大开支标准等问题,避免因村主任一人之言而主导财务支出管理的问题。在“村账乡管”制度下构建村集体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度,通过乡级行政单位的管理和规范作用,保障村集体财务资金能够用到点上、用到需处。
3.2 加强村民监督,推行村级财务公开
财务公开即定期加不定时情况下,把所有财务活动情况向所有村民进行公布。这能够让村民清楚的了解本村财务状况及财务收支项,是紧密联系村委与村民的重要举措,能够通过听取村民意见、接受村民监督,来提升村委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认识。应当加强村民监督,确保公开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和具体性,形式主義和弄虚作假都要不得,要致力于让村民满意,为村民服务。
3.3 配备有良好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财务人员
农村财务人员是在我国农村落实财务会计制度的重要执行者,其专业行为也影响着我国财务的利用效果。应当积极加强农村建设,增强宣传和教育,促进更多农村能够配备良好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财务人员。借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宣传工作,能够促进专业院校毕业人才对农村会计岗位的关注;而日常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则能够对已经在岗的农村财务人员加强能力培养,从而共同保障我国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开展的有效性。
3.4 完善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
健全乡镇领导班子议事制度,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以村、党委会议和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四议一审两公开”的民主决策制度。实行“一事一议”制度。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健全农村基层干部上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乡(镇)级会计核算中心应当加强对村级财务的核算和审核管理,真实地反映村集体组织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乡镇农村管理机构要组成审计小组,负责村级财务管理的经常性审计工作,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对发包及上缴款、土地征收款、动拆迁补偿款以及水电费等办公费和临时用工支出等,应当定期进行专项审计,重点审计其筹备和支出的合法性,杜绝非法立项,层层加码,隐瞒截留,挤占平调,侵占挪用和挥霍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各项审计结束后,应当及时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
4 结论
我国建设新农村重大战略过程中,除了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外,国家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物资到农村建设之中,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我国所有居民的幸福感。对这些资金和物资做好财务管理,正是充分发挥了“村账乡管”制度的优势,也有利于推进和创新农村经营管理,用更好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能力来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参考文献:
[1]王浩见,单兆健.财务公开是农村发展、稳定的重要举措——文登市推行农村财务公开的调查[J].农业管理科学,2016(1):61-62
[2]朱大鹏.实行农村财务公开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山东农业,2018(12):94-95.
[3]孔昭勇,孔昭成.村务、财务民主管理的一种好形式——曲阜市东林西村村务、财务公开的做法[J].山东农业,2018(11):109-110.
[4]彭炼波.民心要凝聚 财务要公开——安福县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工作纪实[J].江西农业经济,2018(4):247-248.
[作者简介]胡东清 (1973—),女,锡伯族,辽宁人,本科,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国际内部审计师,中共沈阳市沈北新区区委党校,研究方向:乡村财务核算、舞弊审计、政府财政预算和核算、政府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