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在写作教学上有了较大的改革,形成了由“表达交流”“阅读欣赏”和“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的写作练习的有机整体。这种改革具有一定科学性,对教师的具体教学也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精神的指导下,在写作教材上作了比较大的改革。它从附属于课文教学的简单练习转变为由三个部分组合而成的有机系统,包括“表达交流”“阅读欣赏”和“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的写作练习。下面笔者从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写作教材的编排来分析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有效利用教材,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一、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提炼,提升學生的写作水平
长期以来,很多写作教学方式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呈现出“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偶尔讲评或不讲评”的单一教学程序弊端。其实,写作教学的关键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一篇作文,而是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对所写事物有独特的感知,并能灵活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将这种感知转化为文字,从而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在写作教材的编排上鲜明地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特色。在“表达交流”写作专题部分中,每一个写作专题都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大板块。“话题探讨”板块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一般是由所学的一篇课文、耳熟能详的故事或者主流价值观引出一个写作话题;“写法借鉴”解决的是“怎么写”的问题,一般是通过教师就两篇优秀文章进行写作方法上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对于这一话题别人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写作练习”则是在写作话题范围之内设计一些参考题目,让学生运用“写法借鉴”中提到的“怎么写”的方法,进行实际训练。与以往的写作教材相比,这样的专题式编排结构更具科学性。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写作教材,在对“写什么”进行阐述的同时,认真剖析优秀作品是“怎么写”的,从而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上双管齐下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要让学生实践“写作练习”,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相关写作技法,最终提高写作水平。
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在我国的传统写作教学中,大部分人一直将“读写结合”视为传统经验,但是以往的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读”流于表面,仅是纯粹模仿,未对阅读材料进行写作技法上的深入分析;缺乏对“写”的实践,使得学生虽然心中有写作内容,却无法形成生动形象的文字等。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在写作教材的编排上特意将写作与“阅读欣赏”整合在一起,成为课文后“研讨与练习”中相应的写作练习,这种写作练习总共有26道,每一道写作练习都文体各样,有读后感、短文赏析、短论、心得、散文、墙报等。有的练习要求学生做相关调查,有的练习要求学生相互讨论,有的练习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所看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无论是哪种文体的写作练习,其写作内容都必须与阅读鉴赏的课文内容相关,这样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得到多种文体的锻炼,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阅读课文的内容,帮助他们深入探讨阅读课文的写作技法,从而得到实际借鉴,避免造成读写脱节的现象。
在教学时老师要根据阅读课文的内容分重点、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并让学生养成多看、多思考、多动笔的习惯。
三、拓展写作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会在写作教学中热衷于对学生进行技巧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写作主体、写作兴趣的激发,这是脱离写作教学本源的。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中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的写作练习就将“引导学生的研究思考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热情”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它包含了多种形式的写作,例如撰写文学评论、调查报告、编写工具书等,这种综合性、研究性的写作练习能将写作和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能使写作更贴近生活,从而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单一而枯燥的作文训练方式,使学生的写作热情不断激发,写作水平也在各种形式的练习中得到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尽可能融会贯通,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有效地提高写作教学的技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国正,毕养赛主编.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顾振彪.21世纪高中作文软材的改革[J].语文教学研究,2005(1).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精神的指导下,在写作教材上作了比较大的改革。它从附属于课文教学的简单练习转变为由三个部分组合而成的有机系统,包括“表达交流”“阅读欣赏”和“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的写作练习。下面笔者从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写作教材的编排来分析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有效利用教材,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一、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提炼,提升學生的写作水平
长期以来,很多写作教学方式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呈现出“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偶尔讲评或不讲评”的单一教学程序弊端。其实,写作教学的关键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一篇作文,而是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对所写事物有独特的感知,并能灵活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将这种感知转化为文字,从而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在写作教材的编排上鲜明地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特色。在“表达交流”写作专题部分中,每一个写作专题都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大板块。“话题探讨”板块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一般是由所学的一篇课文、耳熟能详的故事或者主流价值观引出一个写作话题;“写法借鉴”解决的是“怎么写”的问题,一般是通过教师就两篇优秀文章进行写作方法上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对于这一话题别人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写作练习”则是在写作话题范围之内设计一些参考题目,让学生运用“写法借鉴”中提到的“怎么写”的方法,进行实际训练。与以往的写作教材相比,这样的专题式编排结构更具科学性。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写作教材,在对“写什么”进行阐述的同时,认真剖析优秀作品是“怎么写”的,从而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上双管齐下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要让学生实践“写作练习”,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相关写作技法,最终提高写作水平。
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在我国的传统写作教学中,大部分人一直将“读写结合”视为传统经验,但是以往的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读”流于表面,仅是纯粹模仿,未对阅读材料进行写作技法上的深入分析;缺乏对“写”的实践,使得学生虽然心中有写作内容,却无法形成生动形象的文字等。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在写作教材的编排上特意将写作与“阅读欣赏”整合在一起,成为课文后“研讨与练习”中相应的写作练习,这种写作练习总共有26道,每一道写作练习都文体各样,有读后感、短文赏析、短论、心得、散文、墙报等。有的练习要求学生做相关调查,有的练习要求学生相互讨论,有的练习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所看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无论是哪种文体的写作练习,其写作内容都必须与阅读鉴赏的课文内容相关,这样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得到多种文体的锻炼,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阅读课文的内容,帮助他们深入探讨阅读课文的写作技法,从而得到实际借鉴,避免造成读写脱节的现象。
在教学时老师要根据阅读课文的内容分重点、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并让学生养成多看、多思考、多动笔的习惯。
三、拓展写作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会在写作教学中热衷于对学生进行技巧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写作主体、写作兴趣的激发,这是脱离写作教学本源的。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中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的写作练习就将“引导学生的研究思考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热情”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它包含了多种形式的写作,例如撰写文学评论、调查报告、编写工具书等,这种综合性、研究性的写作练习能将写作和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能使写作更贴近生活,从而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单一而枯燥的作文训练方式,使学生的写作热情不断激发,写作水平也在各种形式的练习中得到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尽可能融会贯通,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有效地提高写作教学的技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国正,毕养赛主编.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顾振彪.21世纪高中作文软材的改革[J].语文教学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