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机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pn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農机管理信息化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在分析农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农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详细探讨了做好农机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农机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4-0120-01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志码: A
  1 农机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农机信息化之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施肥、浇水以及最终的收获和存储,几乎全部靠人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不仅劳动力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也极其低下。但是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农业生产从传统模式逐渐地向现代模式进行转变。农户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需要选择不同的农机,并且通过信息化的平台获取到最新的农机介绍以及使用说明和技术指导。比如,农民可以使用信息平台对土壤进行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来选择种植最合适的作物,真正实现了因地制宜,避免了盲目操作造成的损失,可以发挥土地的真正价值。
  1.2 实现农业生产与政府部门的融合
  所谓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网络,使信息更快、更迅速地普及,具有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这样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便捷的网络,将农机信息网站与农业生产者之间紧密联系,通过发布农机推广项目或者补贴信息以及一些惠农政策等,给农户一个了解和获得信息的平台,在政府和农业生产者之间构建良好沟通的桥梁。
  2 农机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目前整个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农机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环节便是对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并且对相关技术进行科学的探讨。农机管理学者根据目前我国实际的农业情况提出了分布式的农业信息统计思路,该思路可以很好地满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但是,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程度相比,农机管理信息化程度还亟待提高。在农机化的管理过程中数字化程度不高,并没有突破之前单用户阶段的实质,难以适应当前信息时代数字化与网络化的要求。
  目前,农机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农机信息化水平地区差异较为明显,一些农业生产区信息化程度较高,而另外一些地区则很低;②部分地区对农机信息化的认识不足;③农机信息化建设设施不够完善;④农机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农机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3 农机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3.1 加大农机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
  针对目前农机信息化建设中资金不足的情况,农机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政府或者外界投入资金,尽可能地为农机信息化建设筹措资金。通过资金的保障作用,改善和完善目前我国农机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为农机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好的设备和更加便捷全面的网络平台。
  3.2 加强农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专业人才培养有多种形式,比如可以通过培训班加强人才的专业技术,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宝贵的实践经验,或者是通过相关一些讲座的形式深化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等。对人才培养之后,还需要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培训的成果和人员的专业素养,还可以通过考核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3 实行奖惩制度
  针对农机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薄弱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和健全奖惩制度来解决。对于信息化建设完成较好的地方,可以奖励建设人员和积极配合的农户;对于信息化建设不好的地方,要对负责人进行适当的惩罚。通过建立这样的奖惩制度,鼓励和激励相关人员和农户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要定期对负责人进行培训,加强他们对于农机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3.4 加强农机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地区差异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工作,以少数地区带动多数地区,最终实现齐头并进。对于农业生产较为落后的地区,则要加大农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准确把握当地农民的心理,不要求做一次宣传工作就能起到效果,但要求宣传的数量和强度。在进行宣传时,要以实现农机信息化建设的地区作为举例对象,使农民群众能够切实体会到农机信息化的重要性以及为农业生产带来的优越贡献,做到以少数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带动多数农业生产落后的地区,实现全面的农机信息化建设。
  (收稿日期:2018-03-23)
其他文献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有大面积的间套作区域,玉米和花生作为常见的农作物,共生栽培在很多地方呈现常态化趋势。通过间套作栽培模式以及先进的营养管理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
马铃薯是一种营养丰富、产量较高、在我国栽培区域较为广泛的粮菜兼用型农作物;马铃薯为喜冷凉性作物,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间作作物,可鲜食,还可以加工成薯片、薯条、薯全粉等多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林业改革与林业产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林木种苗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林木种苗作为整个林木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其的建设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对林木
介绍了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森林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建议,供参考。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7-0097-02 中图分类号: S666.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通过对柚子蓟马生活习性、为害规律进行研究,摸清柚子蓟马在瑞丽市的为害规律,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与具体措施,力求以最小投入达到最好防治效果的目标。  关键词:柚子;蓟马;为害规律;防治方法  蓟马是昆虫纲、缨翅目的统称,其种类繁多,分
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环境下,我国单季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育苗插秧栽培体系越来越完善,是目前我国单季稻种植过程中常应用的一项农业技术手段。单季稻种植的
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适时播种、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环节作阐述,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茶叶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农业产业,茶产业的发展状况关乎到我国从事茶产业相关领域人士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重视我国现代茶产业的建设。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
摘 要:結合生产实践,着重阐述了当前农机技术推广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我国农机技术的发展贡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机技术;推广;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4-0119-01 中图分类号: S126; F323.3 文献标志码: A  1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探讨  1.1 应用于农业物联网  借助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光照、温湿度以及土壤采集器
为有效保障城市化建设,加快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速度,提高林业生产能力成为当下农林行业发展的首要工作目标。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正是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