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对菜联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uch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我上菜市场买菜回家。一进家门,老伴见一满篮菜,连连夸我买得不错。我满心欢喜,说:“今天我要以菜为题,出几副对联考考你,怎么样?”老伴哈哈一笑说:“我也是学文的,比试比试吧!”
  我见她有些自负劲儿,便出了一则含数字的上联:“五香肉好和八宝饭。”
  老伴一瞟菜篮,随口对道:“四季豆可做三鲜汤。”
  我不禁赞道:“曹子建七步成诗,你一瞅就对上了,比子建还快。”见她莞尔一笑,我再出一上联:“生姜、生葱、生蒜,点点滴滴生作料。”
  老伴用手朝盆中一指,对道:“活鱼、活虾、活蟹,蹦蹦跳跳活海鲜。”
  我暗想,她不假思索,张口就来,不弄点难度大的,恐怕今天难以圆场。于是,我拟了一则谐音联:“嫩豆腐、冷豆腐,能赊零售。”
  她默默沉思了几分钟,粲然一笑,說:“你吃豆腐,我尝鸭蛋。鲜鸭蛋、咸鸭蛋,现场先尝。”
  对得多么贴切工整!我拈须寻思,再加大难度:“鲢鲤鲫,鲜鱼设西席。”
  此联“鲢鲤鲫”三字的偏旁都在左边,下联三字偏旁必须在右边,且“西”字须对“东”字,方能成对。老伴品着这上联,半晌没回音。
  我正想把话题转向别处,她突然开腔了:“鸡鸭鹅,众鸟归东家。”
  如此贴切的下联,真亏她想得出来,倒叫我一时无言。她却谦逊地说:“对得平平,凑合凑合吧!”她紧接着又说:“我也有一上联,你对对看。”
  “鱼尾美,羊头美,鱼羊合鲜,鲜味美滋滋。”
  此联拆字合字全在里头,我半晌寻不着对仗之句。她见状,转身回到厨房,突然大喊一声:“饭开了!”顿时从锅里灶中冲出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闻着香味,智慧的火花立即迸发出来,脱口对出下联:“火腿香,土豆香,火土成灶,灶间香喷喷。”老伴连声赞好,说:“真不愧是本科毕业的。”
其他文献
1970年初春,我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4师74团工作,已迈入“老大难”一族。这时,母亲来信附了一张纸条,上面有一个女孩的通信地址。她是南疆43团的农工,与我年岁相仿。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她写信作了一番自我介绍。  过了二十多天,我收到回信,字迹端正清秀。她告诉我,在拾棉花竞赛中,她一天拾了216斤棉花。看来是个能干人。通过十几次的书信往来,我们互相确定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于是,我们着手调动
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甚或一种宗教了。  每年立秋,我总要在家人惊诧的眼光中,拿出那只破旧的蟋蟀盆来,用细布细细地拭去灰尘,再蘸上清水慢慢地擦它,最后太阳照一照,把它供奉起来。  这只蟋蟀盆很有年份了,而且颇有品相,叫做“铜鼓天落盖”,体形就像一只明代的夜郎铜鼓,通体苍灰色,因年代久远而略呈影青的钙化斑点,腰部悉如健妇般地、有力地微凸,盆盖墨黑,中镶菱座铜环熠熠生辉。  因为多处冲口,被儿子讥为“丐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师范毕业后,以“高学历”分配到家乡的中学教书。这弄得我哭笑不得,因为我的年龄、学识与学生相比,半斤八两,三尺讲台让我望而生畏。幸好,我遇上了“大自考”。  所谓的“大自考”,顾名思义,就是年龄不分老幼、学历不分高下,只要完成了高等教育所设置学科的学分,就能实现大学梦想。几乎所有的同事都报名了。我一鼓作气报了首次开考的四门学科———《哲学》《文学概论》《形式逻辑》和《写作》,领
1984年初冬至1986年国庆,我在五四商场里的振华商店站柜台,卖衬衫、西服和呢子大衣。过去的售货员很牛气,隔着柜台,看顾客顺眼,就多拿几件任其挑选;不顺眼,就边拿边摔打,反正卖多卖少大家工资都一样。  某些场合,有些人总爱吹牛说自己不是长大的,是被吓大的。我不爱吹牛,但我的胆子确实是被小偷吓大的,而且是越吓越大。  刚开始当售货员没经验,总有顾客试好衣服要买时,才发现包里的钱被小偷偷走了。有一回
我小的时候,对音乐没半点感觉,可有一年暑假,听隔壁一位客人拉了几首二胡独奏曲以后,就突然想学拉胡琴。  胡琴买到手,回来后把火钳烧红,将松香滴到琴筒上,学琴就开始啦!隔壁朱瓦匠有午睡的习惯,我一拉琴,朱瓦匠就一脸苦笑跑过来看一趟,弄得我不好意思再拉下去了,就搬条麻拐凳到没人家的金丘嘴去拉。  到金丘嘴要经过邻队的一块西瓜地,我一边走一边低头哼地花鼓曲,身后突然冒出一双大手将我一把捉住,是守西瓜的少
我从清华大学动力系毕业,夫人曾做过数学老师,我们对数字都很敏感。说“数字无味”,实际上,规律的退休生活中充满了数字带来的乐趣。  数字生活有味  退休了,生活更有规律,睡觉更好,心情也舒畅多了。  今天洗澡,我把手表放在椅子上,开始泡了13分钟,觉得心怦怦地跳,坐在浴盆旁出汗约8分钟,又到水中浸泡5分钟,爬起来坐在浴盆边3分钟,又到水中仰躺2分钟,站起来冲了一下,擦干水,用了1分钟。不知怎么这么巧
搬了一次家,有了一个园子,便想着种点什么。朋友建议:栽上橘、柿、枣之类的果木,一则图吉利,二来还有收获,如果长得好,一家子都吃不完。说得我动了心。  树是头年秋天栽的,第二年春上活了,花也开了不少。朋友说,新栽的树,根还扎得浅,营养跟不上,多结果会伤元气,影响到今后。于是咬牙把花打掉。虽然当年已不指望有收获,但为了蓄势,施肥、浇水等活计没少做。转年,两棵树长势都很旺,花也开得很密。想想秋后果实累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