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要有温度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生新闻需要人文关怀。本文笔者现身说法,剖析了民生新闻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种种表现,提出了做好民生新闻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帮女郎帮你忙》 民生新闻 人文关怀
  
  “《花甲老汉强奸的幼女生下孩子》点评:面对身心饱受折磨的一个12岁小姑娘,此时我们记者依然一副冷漠的态度,高高在上地去报道这个事情,就会激起观众的愤怒!也完全丢掉了 ‘栏目关心帮助这个受害者的报道原则’”——这是2010年4月24日,《帮女郎帮你忙》公示栏上“每日点评”中的一段话。写这段话的是栏目制片人,而“点评”中说的记者就是笔者本人。
  刚看到这段点评,笔者和同事都觉得有点委屈,连日辛苦在外采访来回奔波,却换回了这样的批评。不过这却“逼”着笔者在平日流水线似的忙碌工作中,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这个恒久的命题。
  
  一、民生新闻需要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和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新闻报道既是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必须讲法制、讲道德、讲文明。
  随着媒介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媒体在报道民生新闻时过分强调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以致刻意追求“星、腥、性”。把暴力、凶杀、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作为一种新奇、刺激的噱头,虚张声势地“炒作”制造轰动效应,对某些偶然事件津津乐道,没有挖掘新闻事实背后的社会背景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更谈不上引领先进文化的方向。美国传播学大师施拉姆认为,受众获取新闻是为了得到即时性补偿和延时性补偿,前者主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好奇心理,后者则主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显然,后者对受众心理的作用更持久、体验更深刻。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竞争,使得那些处于彷徨、困惑境遇中的受众渴望从传媒的人文关怀中寻找精神慰籍和心灵的皈依。
  笔者所在的《帮女郎 帮你忙》是一档以帮忙立足的大型民生新闻节目。作为传统民生新闻更新换代的产品,帮忙类节目更注重自身的服务性与贴近性,自然也应更具人文关怀的精神。
  
  二、民生新闻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种种表现
  
  (一)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失衡
  笔者并不反对在新闻中适当加入娱乐元素,但是凡事皆有度,如果娱乐失度,恐怕就要造成“灾难”。
  举一个例子,2007年,杨丽娟从一个娱乐新闻的受众、追星族,突然成为了娱乐新闻的主角,她的遭遇诚然与自己性格中的缺陷有关,作为刘德华的粉丝,她把追星当成人生第一任务,辍学、待业在家,为了能够见到偶像一面,无论做什么都在所不惜。这是她人生悲剧的根源,但是后来有不少专家认为,是媒体的推波助澜把她的人生推向悲剧。有一段时间,她成了“娱乐红人”,媒体一边“帮助”她去接近梦想,一边炒作着她和明星的新闻。但不久,当失去“娱乐价值”后,她立刻消失在众人的视野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丽娟是一场新闻娱乐狂欢下的牺牲品。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一个人1000次地告诉我,这个世界只需要娱乐不需要严肃,我就1001次地告诉他:不是这样的!……某些节目正在突破道德的底线。”是的,老百姓需要娱乐,但是媒体如何提供娱乐,如何引导娱乐,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二)“新闻”高于一切
  人文关怀有一个基本的要素,就是对生命的关怀。现在的新闻报道中一个缺陷是视新闻比生命重要,在新闻报道中对生命漠视。如一档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记者赶赴事故现场,面对遇难者家属时,这位记者竟然冷漠地伸过话筒问,谈谈你失去亲人的感受好吗?请问你的妻子是从哪个窗口跳下去的?……这样的采访方式,既缺乏人文意识,更是对当事人和广大受众的伤害。
  再联系到笔者这次采访的《花甲老汉强奸的幼女生下孩子》,一个才刚刚12岁的小女孩,因为受到邻居老汉长期的性侵犯,在不久前生下了一个女婴。当时在医院的产房见到小女孩时,她显得很虚弱,孩子就躺在她的旁边哭闹着,而当时陪伴在她身边的,只有视力不好的老父亲。相信此时的女孩在经历了所有的一切后,内心一定非常的脆弱、很容易受伤,她需要的是呵护和关心!看到这样的情景,笔者很想像一个大姐姐一样上去安慰她几句,但是又不知道该怎样说好。最终,笔者选择了职业的采访: “孩子打算怎么办”、“以后还准备上学么”这些愚蠢的问题,让笔者到现在都感到后悔和愧疚!如果当时笔者没有选择采访,只是无声地帮她盖盖被子,端杯水!相信即便笔者没有采访到,看到这些画面和当时的情景所有的观众都会谅解的!
  (三)对弱势群体的“过分关怀”
  无论是在传统的民生新闻还是在帮忙类节目中,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帮助都是很重要的一块内容。但是如果只是流于帮忙的表面形式,而忽视人文关怀的内核,那么这样的“帮忙”不但是没有温度的,甚至还会是一种伤害。
  有一篇网文,曾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网友在看过某电视台的一期节目后,在网上撰文《你有权这样探询她的隐私吗?》,严厉批评节目中记者的采访提问。
  网文称,节目中,一名女青年讲起了她从前的一个遭遇:那时她只有十五六岁,一天下班晚了,独自一人回家。走到土坡附近,一名男子向她靠过来……
  说到这时,她双眼泪水开始一滴滴往下掉。但记者继续追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的泪水已经成串了,啜泣着说:“我以为他只是抢钱……”记者仍在跟着问。她说:“没想到发生了那样的事。”记者仍在问:“你所说的……是指?”她放声哭了出来:“强暴!”
  她手里的一张纸巾已经被搓成了一团!
  她的面部没有打上马赛克,她曾经工作过的单位、现在的工作单位、原籍、父母详细的家庭住址等全部向亿万观众一一透露!
  因为同样是记者,笔者猜测那位记者这样询问的本意,可能是要准确交待出女青年曾经悲惨的遭遇,唤取观众更多的同情,但是她自己却恰恰忘了对受害人应有的抚慰与保护。
  正如网文中所说,对一个女人来说,这种事情总是心底最伤、最痛的记忆,最为不堪回首。那么,同樣作为女性的记者,为什么非要让另一个女性再去重新接受伤痛呢?
  (四)过分调侃的“特技字幕”
  这里所说的“特技字幕”,我们经常在娱乐节目当中看到。举个例子,当主持人或问嘉宾在遭遇尴尬场面时,往往在电视里会蹦出一个字“汗”,同时还伴有音效。这样的“特技字幕”往往起到调侃、强调和点评的作用。随着新闻节目对后期制作的越来越重视,这些“特技字幕”也越来越多地在新闻报道中蹦来蹦去。然而,也许在娱乐节目中,用特技字幕稍微调侃调侃还并无大碍,但是在新闻中,过份主观往往就容易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比如说,明明对象长相一般或者不好看,却偏偏打上一个大大的“帅”字;只因对象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就打上“又在忽悠了”、“忽悠你没商量”;对象因为紧张或尴尬表情不自然时,又打上 “心虚”、“有鬼”等字眼。
  毫无疑问,这样处理方式过于主观、流于表面。抛开新闻本身的真实性不说,对于采访对象来说也是一种不尊重和不负责任!甚至会对采访对象产生很大的伤害!
  笔者所在的《帮女郎 帮你忙》除了“帮忙”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在节目制作的后期包装上,一些特技、音乐和特技字幕的运用也形成特有的风格。但在“特技字幕”的运用上,一定是客观、公正,不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只强调我们眼前看到的东西。
  
  三、选择道德,是做人的基本
  
  帮忙要有温度!但是到底怎么样才能体现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对于一个才刚刚踏上民生新闻这条路的笔者来说,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践才能解答心中的困惑!但是有一点,应是毫无疑问的:新闻的人文关怀,应该是一个人在新闻与道德冲突时的个人选择。选择新闻,意味着职业的必要;但选择道德,是做人的基本。
  最后用制片人对笔者那篇报道中的点评作为结束:
  “我们常说,要以人为本”其实这不是一句笑话。对一个职业记者来说,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我们要关心弱者,鞭挞丑恶。有时候,我们大声谴责,呼唤正义。但是有时候,我们要细声呢语,收集善良。如果我们始终是一个腔调去做新闻,那最后只能是无路可走。”■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
  责编:叶水茂
其他文献
心理学家发现了一系列导致暴食的因素。瑞士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的个性特征决定饮食习惯。如认真的人不太喜欢甜食;敏感的人饮食容易情绪化;外向的人倾向于外出进食,喜欢大份的食物。  假如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由个性决定的,那么你的饮食习惯同样由它决定。 有一类人需要别人才能感到自在。心理学称之为“社交依赖”,即依靠他人获得注意或者获得个人满足的信念、行为倾向和态度的结合。来自凯斯西储大学的心理学家朱莉思林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整本书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板块。我们针对《论语》这种语录体的非连续性文本,通过整合内容、深挖内涵、活用素材等方法,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尝试长效阅读,以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整合內容  《论语》共20篇,但缺乏核心的理念或主题来帮助学生体悟,由此不少学生感觉阅读有障碍。我们尝试打乱原有的篇章结构,以“仁”为核心,从“君子”“礼”“仁
【摘要】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的过程中,新形势、新体制给电网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赋予了新的使命。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建立符合电网企业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对于电网企业提升经营绩效,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是尤为重要的。文章通过对南方电网的案例分析现阶段电网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绩效评价体系实施及应用思路,并就电网
【摘要】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席卷全球。作为主流媒体的地方党报,如何正确判断形势,以其强势的舆论阵地,在经济新闻宣传中以其特有的权威性和反应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是党报新闻工作者不断探索的新课题。党报必须开始重视经济新闻报道的“转型”,改变被动式宣传的模式,积极打好主动仗,采取一些新的宣传报道策略,做好“低谷经济”的大文章。  【关键词】地方党报 经济报道 金融危机    2008年以来的
《科学》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今年的结果已于日前公布。 No.01单细胞尺度细胞谱系追踪技术  在单细胞尺度上揭示基因何时启动并诱导细胞分化。如今,全球各地的研究团队正在应用该技术研究人体细胞如何在发育过程中成熟,组织如何再生,以及细胞在疾病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No.02来自遥远星系的信使  除了用宇宙射线和引力波观测宇宙,一种微小到几乎没有质量的粒子—中微子加入了“信使”行列。为了捕
二〇一七年七月,随着《楚乔传》和《建军大业》的热播,演员李沁逐渐被大家熟知。作为一名“慢热”型演员,李沁靠着新版《红楼梦》里薛宝钗一角进入了大众视野。这个从昆曲舞台上走下来的姑娘,用坚持与沉稳,走出了一段“治愈系”人生。  冥冥之中,她誓将昆曲当作事业  1990年9月,李沁出生于江蘇省昆山市巴城镇。巴城镇是昆曲的发源地,在公园一角,人们总能听到婉转的昆曲演唱。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富有古朴文化气息的
杭州的黄老太太这段时间感冒,她服药的时候,突然想起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问题胶囊”,不知道自己服的胶囊有没有问题,于是,她把胶囊一颗颗拧开,直接往下吞药粉。吞下药粉后黄老太太被呛得一阵猛咳,而且嗓子里火辣辣的,喝了一大杯温水,喉咙还是不舒服。她赶紧到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她的食管已被药粉灼伤了。  有些患者在服胶囊药时,把胶囊去掉,将里面的药粉、药粒直接用开水冲兑后服用,以为这样药物会更快地发挥疗效
【摘要】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但是,随着媒体与市场的渐行渐近,媒体自律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如何正确处理自身和市场关系的问题,本文认为:媒体既不能游离于市场之外,也不能完全融入市场,媒体要保持相对于市场的独立性。总之,市场商业大潮中,媒体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科学把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辨证关系,认真理解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时代主
过去的很多时候,教师是以教材为不可替代的讲本,以教参为不可更改的标准,将自己的理解与分析毫无遗漏地传输给学生。学生抄写下的那些一模一样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句子分析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样做的弊端在素质教育下、在新课程改革中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是主动学习的主体,没有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只是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鉴于此,新课改在学生观、学习观、知识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
〔摘要〕 廉政行为的伦理正当性是廉政伦理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赫斯特豪斯关于行为正当性的伦理论证为廉政行为的伦理正当性阐释提供了逻辑理路,这可从道义论、功利论与德性论三个维度对廉政行为的正当性进行解读。从道义论看,廉是传统儒家官德的重要范畴,是当代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普遍理性接受的规则,因而廉政行为完全吻合道义论的正当性要求。从功利论看,廉政行为的伦理正当性体现在廉政行为可以减少和消除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