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林线杜鹃-岷江冷杉原始林的空间格局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36次 | 上传用户:xilot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理解高山林线原始林中优势树种的空间结构特征和种间关系,以青藏高原东缘林线杜鹃-岷江冷杉原始林1 hm2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成对相关函数g(r)函数,分析了优势种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凝毛杜鹃(Rhododendron agglutinatum)各径级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各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和凝毛杜鹃径级分布连续,呈倒"J"型,均为进展种群。小尺度上,对于岷江冷杉活立木(小树+中树+大树)、小树、中树为显著聚集分布,大树为均匀分布,死树则为随机分布;凝毛
其他文献
如果说北国的冬天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那么北国的初春就像一位含蓄睿智的哲人。  初春,枣树依然虬枝如铁,沙枣树上陈年的干枣像刚刚从土里拨拉出来,稀稀拉拉地挂在枝头。渠畔的阳洼里到处是一滩滩黑色的灰烬。晨风吹过,脖颈上依然干冷,仿佛一只冰水里浸过的处子的手。麻雀成群地挤在树枝上,不厌其烦地聒噪,偶尔也会像一块破棉絮从树枝上扯下来,平铺在地上,匆匆觅食之后又呼啦啦地收起来,一串一串地挂在枝头。晴朗的日
[摘要]在当前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问题,破坏文物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为文物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不够,管理单位体制结构不合理,地方领导文物保护观念未转变、保护意识不强等。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基层文物工作  [中图分类号]K875/8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
通过对拟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预测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及程度,确定危害类别、建议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保护工作场所作业人员的健康,指出
西北太平洋柔鱼是我国最重要的远洋捕捞对象之一,掌握其资源分布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将可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采用2011年8—10月我国在北太平洋150°—160°E、38°—48°N海域的柔鱼生产统计数据,以单船日产量(CPUE)为资源丰度指标,分经纬度10×10、20×20、30×30、40×40、50×50、60×60和70×70等7个尺度,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柔鱼资源丰度的空间分布特
以5.2 hm2固定监测样地内山杨雌、雄植株的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长白山次生杨桦林内山杨(Populus davidiana)种群的性比格局、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杨雌树和雄树的胸径大小差异不显著,始花大小相近,雄树的生长速率大于雌树,成熟个体的性比不显著偏离1∶1。山杨同性植株趋于相邻,雌雄植株的空间分离不显著;O-ring单变量点格局分析显示山杨在空间上呈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