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FLT3(FMS-like tyrosine kinase-3)即FMS样酪氨酸激酶3,是Ⅲ型RTK家族成员之一,其蛋白结构包括5个免疫球蛋白(Ig)样结构域组成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1个近膜区(JM),以及胞内由激酶插入区分隔而成的两个酪氨酸激酶(TK)区.目前研究发现,FLT3基因突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串联重复突变(FLT3-ITD)和Asp835点突变,在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
【机 构】
: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LT3(FMS-like tyrosine kinase-3)即FMS样酪氨酸激酶3,是Ⅲ型RTK家族成员之一,其蛋白结构包括5个免疫球蛋白(Ig)样结构域组成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1个近膜区(JM),以及胞内由激酶插入区分隔而成的两个酪氨酸激酶(TK)区.目前研究发现,FLT3基因突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串联重复突变(FLT3-ITD)和Asp835点突变,在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我们较为全面地分析273例AML患者FLT3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希望最终能为靶向治疗AML提供线索。
其他文献
1986年Wending等[1]发现一种鼠类骨髓增生性白血病病毒(MPLV),其后Souyri等[2]从MPLV中转化获得了一种原癌基因,称为v-MPL,该基因可使骨髓各系造血细胞无限增殖。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各行各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如何打造特色医院文化,进而提高医院竞争力,如何加强人才培养,从而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成为当前医院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对特色医院文化与人才队伍培养进行详细探究。此次探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改善当前医院发展存在的不足,以此推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特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中的地位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0月至2007年2月接受ASCT治疗的28例MM患者(A组)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并与同期未行ASCT的MM患者,包括接近完全缓解(nCR)或以上缓解的23例(B组)和仅获得部分缓解(PR)的25例(C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ASCT对缓解程度的影响并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造血重建特别是血小板的重建与预后有密切的联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病毒感染也和血小板关系密切.国外报道检测移植后第60天(+60天)或+100天的血小板计数来判断其预后的关系[1,2].国内尚无此方面的报道.我们总结了河南省肿瘤医院2001年8月至2006年8月93例行allo-HSCT后
肥大细胞脱颗粒和激活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有证据表明,在多发性骨髓瘤、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组织中的肥大细胞数与微血管密度明显相关且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1-5]。
患者,男,39岁.因乏力、齿龈出血5 d,鼻出血1 d于2006年8月11日入院.既往有银屑病史3年,近半年服用个体诊所中药治疗.查体:体温37.7℃,脉率90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30/7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差,皮肤黏膜苍白,散在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以武汉为中心向全国蔓延,一场人人参与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战”在全国打响。当前,在党中央统一部署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战下,国内疫情防治形势持续向好,疫情防控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随着疫情全球化爆发和扩散,面对境外输入病例的持续增长,作为国家设立于出入境防控第一线的重要执法力量,边防检查队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如何依法依规的处置此类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是一种钙离子和钙调素依赖的丝氨酸和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参与IFN-γ、TNF-α、Fas等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具有促进凋亡的功能[1].近年来,DAPK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与表达的缺失[2,3]。
研究发现,p27kip1为细胞周期重要调控蛋白,其水平及功能异常参与了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生发展.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能够特异性识别第187位苏氨酸(Thr187)磷酸化的p27kip1,并介导其多聚泛素化及降解,这一过程的异常直接影响细胞内p27kip1蛋白的绝对含量,并可能与NHL的发病机制有关[1-2]
内皮前体细胞(EPC)是一类能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EC)的干细胞,包括成血-血管干细胞和内皮干/祖细胞.由于内皮前体细胞在人体内骨髓、外周血、脐血中均可获得,自体来源无免疫排斥,参与出生后血管发生,能在体外扩增并进行基因修饰等特点,在组织工程、血管新生与疾病治疗中有广泛的用途,现就其来源、表面标志、出生后体内分布与获得、生理病理意义和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