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三杯茶”的风景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品茶史已经有大半个世纪了。
  最初的时候,我喝茶是因为上火。那会儿我还年轻,火气大,三天两头上火,嘴角冒泡。听人说,绿茶清热解毒,能降火。于是,开始试着喝点绿茶。没想到,我竞从此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年少轻狂,因为冲动,没少干傻事儿,也没少受教训。自从迷上了喝绿茶,渐渐地有了感悟。年轻气盛,心里像有一团热火。往往燃烧起来就一发不可收。这时,需要的是一杯心灵上的绿茶,降降温,去去火,冷静想一想。这杯绿茶,能让人身心清凉。
  年届不惑,手中的那杯绿茶已换成了红茶。
  红茶温润,健脾暖身。适合年纪大点的人长期饮用。随着年纪渐长,跟着滋生起来的,往往还有生活的惰性。总觉得人生至此,万事皆可凑合了,于是会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心存抗拒,对新潮的事物也是避而远之。
  每当这种时候,喝着温润的红茶,心便热了起来。此时的生活,确实需要增加一些温热,无论是心灵还是身体。唯有如此,生活中才能时不时地进发火花,人生也才会开出更美丽的花朵。
  这么一想,生活便渐渐有了变化。不再因年纪渐长而自叹自怜,也不再安于现状而不愿付出。心间的一杯红茶,让希望的火种常驻。
  年逾古稀,案头的白茶则成了唯一的爱好。
  和其他种类的茶比起来,白茶纯粹得多。我曾见过茶农制作白茶的过程,不炒不揉,采用传统古法晒干或烘干,也不经机器碾压,茶叶片上的白茸毛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将茶泡进沸水里,茶叶舒展,嫩白清亮,所以有白茶之名。
  也正因简单,白茶的味道则更纯粹,低调简洁,韬光养晦。喝白茶的人,不会冲着色泽而去,也不是被浓郁的茶香所吸引,仅仅是想品尝茶之原味而已。
  如此简洁明了的茶道,年轻时自然难以体味。那时,心中充满了各种名利诱惑,总觉得一样事物,必须得有各种吸引人的亮点,才值得好好品尝。等到人生有了阅历,才发现如白茶这般纯粹而简单的味道,才是返璞归真的至简,最为难得。茶是如此,人生何尝不是?
  退休多年,如今,白茶成了我闲暇时不可或缺的伙伴。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我就喜欢在院子里的老榕树下喝茶,看远山近水,闻花香听鸟语,半日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退休前,哪有这喝茶的闲心?那时,忙着拼搏,忙着奋斗……人和茶一样,经历了起伏,滤去了杂质,才会显得香醇。就好像如今的我,双鬓有了霜雪,但也在岁月里滤去了浮躁。收获了沉稳。此时坐于树下,品着茶香,氤氲水汽中,尽收眼底的是茶叶舒卷的安然。扑鼻而来的是茶的清香。此情此景,飘逸如仙。这日子是越来越有滋味了。
  如今也更珍惜茶桌上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是滤去了浮华,以心相交的知己,能谈心事,共患难,茶香之中更显真性情。茶香之外,是喧嚣浮华的世界;茶香之内,俨然另一个世界,没有忙碌与奔波,只有现世安宁的美好。犹如憧憬中的世外桃源。一路走来,到了古稀之年,人生已到了夕阳。“三杯茶”,一一品来,不仅有茶香,更有着人生的禅意。领略了“三杯茶”的风景,哪怕走到了人生的晚年,也能有泰然自若的美好心境。
  责编/修远
其他文献
来知德易学富于理论高度和体系性,论述来知德易学的基本架构、理论高度和重要观念来源,有利于深化理解来氏易学。来氏易学有三大组成部分:易图学、易象学和义理易学。易图学
生病自然会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麻烦,但这只是私人化的影响。在世界历史上,很多转折都与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仅“二战”前后,世界历史洪流的走势就因为几块疾病“大石头”的当道而改变了本来的走势。    张伯伦生病,希特勒签约    1939年,在德国慕尼黑,当英国首相尼维尔·张伯伦决计将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纳粹德国时,严重的肠癌已扩散到他的中枢神经。而此时,希特勒硬是将会谈的地点设在了慕尼黑郊外群、山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