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实践

来源 :中国国际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ei2007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化的趋势和我国经济市场和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企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幻莫测,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相对滞后,在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了很多难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对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实践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研究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并对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实践给出相关建议,望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有所借鉴参考。
  关键词:信息时代;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实践
  一、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的重要管理方法,是指通过预算的运作和管理,全员、全额、全过程的参与能使企业的现金和物资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信息化的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将预算管理的各个过程通过信息化的平台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全面、精确地进行预算管理。企业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固化。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强调覆盖企业的全部业务、业务全过程、企业全体员工,信息化的预算管理体系能够更加全面的收集企业财务数据、积极带动全体员工参与到预算管理中,能够将预算管理体系快速导入新成员企业,全面固化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能够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预算管控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预测,信息化技术平台能够更加精确地对预测数据进行处理,减少人工错误,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企业信息化预算管理能够将预算信息与企业其他管理信息科学的整合,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要求企业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会计和业务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信息化平台通过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进行规划和实施,使得预算管理能够与其他管理很好地衔接结合,强化预算管理监控力度,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不重视
  企业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经济效益,所以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根本就不重视全面预算管理。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知识为了节约企业生产成本以获取更大经济效益,为了节约而进行预算,并没有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真正意义。还有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知识为了应付检查,做做表面工作。还有的企业,虽然有全面预算管理,但是其管理方法很老旧,不能够与时俱进。
  (二)企业的预算管理体制不合理
  很多企业制定的预算管理体制也不科学合理,脱离实际。一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起点不切实际。目前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是利润起点论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开的,在这种模式下实行全民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不能够充分全面的收集企业的相关数据,也就很难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管理策略,使企业的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二是企业没有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很多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不注重企业的发展实际,一味地追求高利益,忽视了企业的发展总体目标。企业的年度、季度经营计划、现金预算实际运用和预算管理存在脱节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难免会导致信息数据收的错误,使得企业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企业实际发展方向偏离战略目标。三是企业没有合理的预算管理评价体系。目前很多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全面预算的绩效考核更是不规范不新颖。在考核时,很多企业只是根据各部门上报上来的数据来进行评判,并没有考察预算工作的实际执行,这样就造成了绩效考核结果的不公正,部门。员工为了得到奖赏弄虚作假,谎报业绩。绩效考核的执行力度不够,考核指标不明确,奖惩不公平,造成员工的消极怠工。
  (三)企业的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够
  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一部分企业,由于对预算管理的不重视、预算编制的不合理,预算执行方面自然也就不到位。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有科学的预算编制,但是将预算具体任务分给各部门之后,由于员工的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按照预算编制去做,在上报时弄虚作假,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全面预算信息化,得到的信息不全面准确,导致一些部门为了部门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认真执行预算管理。企业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不够,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及时,导致企业的预算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实践的建议
  (一)加强企业领导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企业预算管理是全员、全流程的预算管理,只有企业领导足够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在执行中才能得到企业全员参与。要改变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全体员工信息化实践的引导、宣传,使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得到企业的全员认可。
  (二)加强预算与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企业不仅要培养员工的预算管理知识培养,还要加强员工的信息化技术专业知识,既懂业务又懂信息化知识的人才是企业逐步提高优化管理的关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重要依据就是企业知识能力的竞争,能否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充分了解掌握时代信息知识,因此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全体员工信息化知识的培养,要让员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全面提高员工的信息化专业素质。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的软件和硬件的建设
  随着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时代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知识,还要具备快速灵活的调整能力以及完善的硬件。企业的信息化软件和硬件要有兼容性和灵活性,既能够根據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管理进行不同程度的细化,还要能根据企业内外部的要求及时灵活的变通。因此就要求企业对预算信息化实施的厂商进行慎重选择,选择优质、靠谱的厂商,再实施过程中实时监控,保证质量。
  (四)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监控执行力度
  信息化平台能够对企业的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实时监控,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利用率,加大监控力度。各部门、各员工的全面预算工作都要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上报,信息化平台自动对员工的各项工作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将整理数据传送到预算管理人员的手中,这样,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就可以评估各部门和个员工在预算管理中的工作表现。企业还可以成立监督小组,保证信息化品台数据的真实性,杜绝企业内部的徇私舞弊。
  (五)要制定科学的预算信息化考评制度。
  企业要对企业内各部门的预算信息化进行检查、分析、通报和考核评价,对出色的部门和员工进行奖赏,对不尽人意的部门和员工进行适当的批评。这样能够有效地推进信息化预算管理的全面贯彻。
  四、结语
  在当今大数据的背景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是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能够清楚地表达清晰的预算目标,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收集分析公司的各种财务信息,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员工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时刻保持战斗力,完善公司的考核制度,降低企业的预算成本,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企业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自身的优势特点科学合理的对信息化进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经营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梁晓卿.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浅析.中国总会计师.2014,(4):74-75
  [2]李瑞苹.浅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江苏商论.2014,(9):193-194
  [3]李云霞.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研究.会计师.2015,(15):39-40
  作者简介:
  宋林彦,广西旭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进展。然而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哲学能解释我们的世界吗?当代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历时态上疏离我们的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