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企业硫化氢中毒防控虚拟现实培训系统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o_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目前迅速发展的仿真技术,它是采用计算机技术产生一个模拟仿真世界的三维动态视觉环境,使操作者有身临其境感,对需要借助形象思维或实践操作的知识和问题的学习与研究颇有帮助[1].本研究利用VR技术开发职业中毒防控技术培训系统,以期脱离以文字为载体的传统培训方式的局限性,达到提高职业中毒防控教育培训效果的目的。

其他文献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而作为体育教师,陽光对我们可能“关照”得更多一些。31年来,阳光下的运动场越来越令我敬畏,我不断地追问自己:在阳光下的运动场上,如何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随着时光的流转,答案在不断丰富着、变化着。  一、我的两位“好朋友”  可以说,我的成长道路并不是很顺利。1990年,普通师范专业毕业的我“半路出家”,做了一名体育教师,在顺义区良种繁殖场小学任教,学校地处农村,是在
目的 分析煤工尘肺(CW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下呼吸道感染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IR-GNB)的耐药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从煤工尘肺并发COPD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的66株IR-GNB研究分布特征,采用K-B纸片扩散法研究菌株的耐药特性.结果 66株IR-GNB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29株,占43.9%);鲍曼不动杆菌(17株,占25.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1株,
目的 探讨海军部队人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海军部队11 520人进行问卷调查,参照《中国消化不良诊治指南》(2007年版)及《罗马Ⅲ分类及诊断标准》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并对临床因素进行危险度分析;采用单样本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分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海军部队人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为29.27%(3084/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将传统的静脉药物分病配制方式改为集中统一配制,使开放的配制环境转移到更为洁净安全的环境,能明显减少由于环境因素对药物造成的污染,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也减少药物毒性对配制者的危害[1-2].但PIVAS护士长期处于密闭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繁重,接触危害性药物的机会多,使PIVAS护士易
期刊
目的 观察亚慢性吸人乙苯染毒对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组织病理结构、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3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新鲜空气)和低(433.5 mg/m3)、中(4335 mg/m3)和高(6500 mg/m3)剂量乙苯染毒组,每组10只.每天染毒6h,每周5d,连续染毒13周.检测肺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
目的 观察电视塔频段的射频电磁辐射对小学生血清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9~14岁的健康小学生588名,其中以距离电视塔500 m学校的356名学生为观察组,另距电视塔12 km学校的23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现场监测各学校电磁场强度,分别对两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射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功率密度均高于对照
目的 探讨乙苯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的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NRK-52e细胞暴露于30、60、90、120μmol/L的乙苯24 h后,观察NRK-52e细胞形态和存活情况,用MTT法测定NRK-52e细胞的存活率,检测NRK-52e细胞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酶
2013年10月11日至13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和台湾职业卫生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会”在武汉召开。
期刊
目的 研究纳米氧化铜对小鼠的遗传毒性及氧化应激水平.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50、150 mg/kg纳米氯化铜染毒组,染毒组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50、150 mg/kg纳米氧化铜,对照组给予含0.05% Tween 80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染毒前及染毒后24、48及72 h分别测定尾静脉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和尿中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OH-dG)水平.染毒72 h,处死小鼠,
目的 建立模拟狭小空间的小鼠晕动病模型,以此研究有效的预防晕动病中药水凝胶贴剂及其体外透皮效果.方法 以振荡器为模型,致晕后爬杆用时及粪便、尿液、立毛、颤抖等生理指标为评价标准;筛选有效防晕中药并制成复方水凝胶贴剂,进行体外透皮研究.结果 生姜、丁香、菊花等水凝胶实验组的小鼠爬杆用时和生理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茶苯海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水凝胶贴剂的透皮给药速率与累积渗透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