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对话”艺术,架设心灵沟通的桥梁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flz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对话”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报纸上、电视里、广播中“对话”一词频繁出现,政治家们、企业人士、教师也经常把它挂在嘴边。单说教育教学,“对话”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那么到底什么是“对话”,怎样才能实现“对话”呢?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与学生对话,也常常听到教师类似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没良心,一点都不理解老师,老师为他(她)好,他(她)却不领情,甚至还跟老师对着干。”师生情绪的对立,一方面打击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影响教学育人的效果。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师生间的对话呢?结合我个人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要教师创设一个彼此间互相尊重、信任、民主和心平气和的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中和学生谈话更能让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教师对他(她)的爱。学生如果能感受到教师的爱,纵然十分调皮的学生也不至于与该教师对立。有些教师会说:“我批评学生当然是为了他好,难道还会故意针对他吗?”既然这样,为什么学生不能感受到呢?我想,教师首先应该在谈话之前扪心自问:我是不是真的是为了教育学生而谈话的?还只是要发泄自己的怒气,为了学生敢挑战自己的威严而生气,为了学生让自己没面子而生气?不要低估学生的判断力,学生在这么多年与教师的反复“周旋”中,早已学会了迅速对教师的出发点做出判断,学生不会单纯因为教师强调:“我是为你好”而断定教师是为自己好,学生会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他(她)认为教师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批评自己的,对于谈话自然是排斥的。教师定位自己谈话的目的,端正自己的出发点,一个良好的对话氛围是谈话取得成效的前提。
  二、和学生对话时如果发现相互的观点不一致时,不能用压制的方法来要求学生同意你的观点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习惯以法官、长者、说教者的身份自居,埋怨学生、批评学生、教训学生、评判学生,却从未从深层思维的层面进行思考探究。学生即使表面上同意了你的观点,但心里仍然不服气,甚至固执己见,可能后来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或错误。比如,中学生谈恋爱、上网等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苦口婆心百般劝导,但很多情况下是学生照样我行我素,恋爱、上网等问题并没有解决。这到底为什么呢?
  人与人之间很难进行交流,“一言以蔽之,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假定和观念”。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个办法——“搁置己见”。当师生进行连续的对话后,双方的思维假定就会浮出水面。如果学生的几句话不合老师的心意了,教师可能很生气,甚至可能会斥责批评学生,但这样往往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如果试着把怒气搁置起来,通过精心观察、借机诱导,也许会更容易使学生信服。搁置己见,当然不只是教师的事,作为学生也应该如此。教师要不断地传递这样的观念,使学生逐渐具有搁置己见的意识,才能使师生对话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和学生谈话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给他(她)提供合理的意见
  比如,学生近一个时期学习退步了,或者学习状态不好了,或者违反班级纪律了,等等。如果学生违反了纪律,在对话中一要让学生明白他(她)的行为给教师、其他同学或集体造成了什么不良影响,二是从学生自身成长的角度令其明白该行为不改正将会给他(将来)造成什么不良影响。例如,对于美术课、音乐课部分学生总是逃课的现象,既要让学生明白该行为的违纪性,同时也应该详细地给学生分析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和表达能力的必要性,这样的效果比单纯强制学生守纪要好得多。当教师每件事情都能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去批评学生,给学生意见,全班的学生自然逐渐感受到教师的爱,感受到教师对学生责任心,自然也能比较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四、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地解决问题,做学生的榜样
  学生与教师或同学发生语言或行为冲突,都不是蓄谋的,而是突发性,一时的情绪激动、头脑发热,控制不住自己,导致了过激的言行。学生过后可能心理已经开始后悔了,此时如果教师在处理时也同样带着强烈的情绪,一方面可能使学生已经开始冷静的头脑再度激动,另一方面无疑给学生做了个错误示范,学生会错误地以为这样冲动地还以颜色也是一种正确的解决问题方式。相反,教师如果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冷静地处理问题,以自己的修养,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是怎样处理问题的,学生反而容易认识到自己的冲动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幼稚的。当然,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不意味着要做一个没有感情的人,教师依然应该适当地表达自己的生气、愤怒的情绪,让学生感受到,只不过这种表达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
  上面几种情形下的对话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在对话过程中教师是主导,控制着对话的进程;调整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其实还有一种常被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对话,就是没有先决条件和目的的对话。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教师和一二十个学生围坐在一起,没有任何教育批评或灌输目的的进行对话,每个人都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听到不同于自己的意见,也不要急于反驳争辩,要搁置己见、静听明察、共享意义。 这样的对话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对话过程中,意义不断产生,思想不断吸收新的东西,从而达到一种共识,也使师生关系达到了和谐的境界。
其他文献
食品质量好坏是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大事.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审查是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
随着越来越多先进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地结合,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农业发展规划,包括补贴
中学化学新课标要求学生树立创新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化学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素养,树立唯物主义思想,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和帮助;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一
本文首先提出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它已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紧接着提出课堂教学反思的涵义及立足点,跟着着重阐述课堂教学反思的切人点,最后提出课堂教学反思的形式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热点问题。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再简单按照过去的双基或者四基来培养学生,更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
利用2016年4—5月在东海中南部海域的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鱼卵仔鱼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产卵场的划分展开讨论及提出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结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结构和发展方向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无论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基层员工还是基层党员,都需要根据时代和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提高对党理论和思想的认识水平和层次。加强了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得基层党建工作面临更多的新问题和新的挑战。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了解基层党建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并全面了解党建
应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浆料的黏度、密度、泵排出压力、吸入条件(吸入管长度、吸入高度、介质在吸入管内流速)等因素对往复式料浆泵的实际流量及总效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优输送水平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