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思政工作之间的关系缺乏充分的认识。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才能促进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推动思政工作的改革创新,才能确保思政工作的正确方向,才能推进思政工作的和谐发展。可以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思政工作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性 思想政治工作 和谐社会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确立了普通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因此中国各级单位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体现个人存在的重要性,让个人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强烈的民族担当意识和积极的民族复兴理想。政工干部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把每个人都视为集体重要构成部分和主人的优越性,调动群众参与单位管理的积极性,从而顺利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为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也是我们的优越性。这种制度更利于团结人民,比西方的民主好得多。……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①领导干部一定要尊重职工群众对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议,在与他们民主对话的基础上达成管理意见的集中。领导要放手让员工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他们作为集体的主人,对各种活动抱有强烈的责任心,不但可以保证活动的圆满举办,而且还可以塑造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由此可见,在思政工作开始过程中,如果不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或不采纳他们的意见,就会使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脱节,员工也不会积极配合领导的工作,这样就会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很多困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反过来又会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为该制度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能力,其内部可以不断进行改革,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指出:“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②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变化才能体现其优越性。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构成部分,也需要在改革和创新中逐渐完善并适应时代与社会变化的需求,如果固守先前的管理制度而不适时调整,其结果只能是僵化思想政治管理工作。
当前我们已经步入了网络和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的管理也随之出现了新的挑战。比如不安全的网络信息泛滥成灾,严重误导了学生的思想行为,很多学生在道德和价值观念模糊的情况下失去了选择和判断的标准,从而吸收了很多负面的知识。另外,网络环境也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很多学生的课余时间都用作上网,与真实社会的各种情况产生隔膜,致使毕业进入社会后很难在工作中与他人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发扬社会主义制度自我调节、与时俱进的优越性,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教育管理跟不上时代,不能很好地处理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对学生的上网行为采取围堵的政策,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让学生摆脱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而且会使他们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情绪。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时代应该采取新的举措,比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利用观念,在校园网络上建设起健康明朗的网络文化,引导学生从网络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大学生网络教育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唯有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积极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才能很好地解决网络教育等一系列新问题,最终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同样,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只有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的优越性的基础上,才能不断适应变化的新情况,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先进文化是指继承优秀文化传统,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动力。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部分,就其内容来说,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当下性和民族性特征,该优秀的文化从思想和精神上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合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由此培养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支撑力量,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提高中国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只有建设好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进一步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此,要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加强管理,让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明白自己肩负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确保我国思想政治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发展
建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和谐社会的建构讲求以人为本,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和基本需求。建构和谐单位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友好相处是建构和谐单位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无疑在建构和谐单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做好了本职工作,他们和群众之间才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员工之间才会相互理解。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要重视每个人的存在,对一个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而言,就是要以员工为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肯定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尊重他们选择和办事能力。
为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效力,单位应配合政工干部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安心工作。同时,领导应该给员工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每一个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应该具有原则性和公正性,让职工群众对生活标准和规章制度有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纪律观念。这些举措最终是要让人们体味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控下形成和谐的工作环境,让人们安心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会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就不可能建构起单位内和谐的环境,人们也不可能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
加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应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和演变的进程中,肯定会经历许多曲折,人们不能因为现实的困难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一些社会问题浮出水面。国有企业在经历结构性调整和转制之后,确实很多工人下岗了。……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相比,最根本的优越性在于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矛盾的焦点是我们能否实现共同富裕。”④政工干部应该主动地调节好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和文娱活动等方式把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上升到新高度,培养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齐心协力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最终达到捍卫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目的。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和创新发展的有力保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今后,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进一步推动各级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作者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书记兼副院长)
注释
①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l993年,第257、125~126页。
③杨辉蓬:“论‘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④敖带芽,厉敏萍:“再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性 思想政治工作 和谐社会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确立了普通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因此中国各级单位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体现个人存在的重要性,让个人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他们强烈的民族担当意识和积极的民族复兴理想。政工干部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把每个人都视为集体重要构成部分和主人的优越性,调动群众参与单位管理的积极性,从而顺利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为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也是我们的优越性。这种制度更利于团结人民,比西方的民主好得多。……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①领导干部一定要尊重职工群众对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议,在与他们民主对话的基础上达成管理意见的集中。领导要放手让员工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他们作为集体的主人,对各种活动抱有强烈的责任心,不但可以保证活动的圆满举办,而且还可以塑造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由此可见,在思政工作开始过程中,如果不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或不采纳他们的意见,就会使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脱节,员工也不会积极配合领导的工作,这样就会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很多困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反过来又会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为该制度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能力,其内部可以不断进行改革,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指出:“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②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变化才能体现其优越性。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构成部分,也需要在改革和创新中逐渐完善并适应时代与社会变化的需求,如果固守先前的管理制度而不适时调整,其结果只能是僵化思想政治管理工作。
当前我们已经步入了网络和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的管理也随之出现了新的挑战。比如不安全的网络信息泛滥成灾,严重误导了学生的思想行为,很多学生在道德和价值观念模糊的情况下失去了选择和判断的标准,从而吸收了很多负面的知识。另外,网络环境也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很多学生的课余时间都用作上网,与真实社会的各种情况产生隔膜,致使毕业进入社会后很难在工作中与他人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发扬社会主义制度自我调节、与时俱进的优越性,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教育管理跟不上时代,不能很好地处理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对学生的上网行为采取围堵的政策,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让学生摆脱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而且会使他们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情绪。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时代应该采取新的举措,比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利用观念,在校园网络上建设起健康明朗的网络文化,引导学生从网络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大学生网络教育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唯有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积极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才能很好地解决网络教育等一系列新问题,最终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同样,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只有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的优越性的基础上,才能不断适应变化的新情况,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先进文化是指继承优秀文化传统,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动力。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两个部分,就其内容来说,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当下性和民族性特征,该优秀的文化从思想和精神上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合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由此培养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支撑力量,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提高中国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只有建设好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进一步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此,要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加强管理,让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明白自己肩负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确保我国思想政治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发展
建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和谐社会的建构讲求以人为本,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和基本需求。建构和谐单位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友好相处是建构和谐单位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无疑在建构和谐单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做好了本职工作,他们和群众之间才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员工之间才会相互理解。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要重视每个人的存在,对一个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而言,就是要以员工为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肯定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尊重他们选择和办事能力。
为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效力,单位应配合政工干部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安心工作。同时,领导应该给员工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每一个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应该具有原则性和公正性,让职工群众对生活标准和规章制度有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纪律观念。这些举措最终是要让人们体味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控下形成和谐的工作环境,让人们安心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会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就不可能建构起单位内和谐的环境,人们也不可能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
加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应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和演变的进程中,肯定会经历许多曲折,人们不能因为现实的困难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一些社会问题浮出水面。国有企业在经历结构性调整和转制之后,确实很多工人下岗了。……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相比,最根本的优越性在于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矛盾的焦点是我们能否实现共同富裕。”④政工干部应该主动地调节好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和文娱活动等方式把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上升到新高度,培养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齐心协力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最终达到捍卫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目的。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和创新发展的有力保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今后,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进一步推动各级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作者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书记兼副院长)
注释
①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l993年,第257、125~126页。
③杨辉蓬:“论‘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④敖带芽,厉敏萍:“再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