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韩国“天马”2中程防空导弹系统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y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韩国公布了其第二种自主研发的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天马”2(CheolmaeⅡ,也有媒体称为“铁鹰”-2),是比韩国现役的“天马”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一种中程防空导弹系统,这是韩自主国防计划中M-SAM项目的重大突破。
  酝酿已久
  韩国M-SAM计划由来已久,虽然该项目与不同的国外公司合作,但仍是韩国自主国防项目的典范。该计划不但催生了现役的“天马”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而且其目标瞄准了功能更强的世界最先进技术。
  M-SAM计划上世纪末,美国援助韩国的“霍克”防空导弹逐步趋于老化,训练中事故频发,加之此时朝鲜弹道导弹试验频繁,特别是1998年的朝鲜中程弹道导弹试验,对韩国刺激很大。为此,韩国启动了M-SAM导弹发展计划。实际上韩国从发展“天马”近程防空导弹的时候起,就在规划M-SAM中程防空导弹系统。该项目几乎举韩国工业精华之力,开发工作由韩国国防发展局主持,主合同承包商为LIG NEXI公司。最初M-SAM计划属于SAM-X项目,导弹的雷达系统由LG公司开发,导弹发射车由三星公司负责,作战数据系统由LG等公司共同开发。
  原来计划M-SAM在2010年“霍克”导弹退役时进入现役,但由于美国不支持,导致计划长期停滞不前。而以法国“眼镜蛇”导弹为原型开发兵器知识2012年2期49的“天马”项目进展较为顺利,这启发了-韩国科研部门将目光瞄准美国以外的技术来源。
  舶来的“勇士”2003年11月,韩国LG公司首次披露M-SAM中程防空导弹的图样及其它一些技术细节,而此前该导弹的发展情况属于高度机密。2003年底L.G公司在韩国航展上首次展出了M-SAM的样弹及其发射装置的图样,其外形类似俄罗斯S-300防空导弹系统使用的48N6导弹,发射车也与S-300类似。外界认为该系统与俄罗斯有某种联系。近年金刚石-安泰公司总设计师阿舒尔贝利对外界披露称,金刚石-安泰公司曾击败美国和法国公司,赢得了为韩国军方研制M-SAM中程防空系统的合同,为此韩国方面投资近12亿美元。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末期,俄罗斯与韩国M-SAM项目同时起步了被称为“勇士”(Vityaz)的中程机动防空系统计划,由金刚石一安泰公司于1998年对外公开,主要是为竞争欧洲国家(法、意)当时研制的SAMP-T陆基中程防空反导系统市场而开发的。由于俄方此时缺乏资金导致该项目停滞不前,韩方的介入则使该计划起死回生。
  韩国最初选择了S-300使用的48N6E拦截弹,后在俄罗斯的建议下改为S-400的短程型9M96E导弹。这一犹豫使研制计划从2003年延迟到了2006年。有了韩国资金的注入,“勇士”系统的研制工作在2007年全面起步。起初,“勇士”系统专门为韩国开发,但在俄向韩国交付雷达样机前,金刚石一安泰公司向俄国防部领导人展示了新雷达的性能,这引起了俄军方的兴趣。之后俄军方要求该公司研制技战术性能更好的类似系统,用于替换老式的S-300。“勇士”防空系统的国家测试工作将于2013年结束。
  “天马”2系统俄罗斯金刚石一安泰公司在2004-2006年利用韩方提供的3 000万美元和以后追加的6 000万美元,为M-SAM系统陆续研制了3部雷达样机,并在2007年交付韩方。LG公司和金刚石-安泰公司利用韩方2000万美元合作研制了“天马”2系统的机动指挥方舱。
  据称,“天马”2导弹试验使用的是俄罗斯S-400的9M96E型导弹,该导弹正在实现韩国国产化。它与俄“勇士”系统一样不但可以拦截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等中低速目标,还可以拦截战术弹道导弹等高速小型目标。外界认为,“天马”2是俄“勇士”系统的简化版,更确切地讲,“勇士”是“天马”2的增强版。目前,“天马”原型系统发射试验已经完成,接下来可能将与俄罗斯“勇士”系统同步进入一系列实用化工程测试。同时,俄罗斯和韩国都在寻求该系统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系统组成
  韩国的“天马”2系统基本沿用了俄罗斯“勇士”的系统构成,在系统组成数量上估计比“勇士”要少。通常,“天马”2系统由1部具有监视与跟踪功能的一体化雷达、1部指挥方舱、3辆运输一起竖一发射三用车,以及1辆电源车和1辆保障车组成。理论上在野外机动作战时还会配套若干运弹车和吊车。所有这些车辆都采用4轴越野卡车底盘。
  探测雷达“天马”2采用的警戒,火控雷达为MFMTR x波段单面3D相控阵雷达,由载车项部的斜切矩形天线和下面的雷达方舱组成,天线可以向前折叠到雷达方舱前部。该雷达与其它相控阵雷达相比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其虽然为全电子扫描方式,但天线工作时可以60转/分的转速旋转,以增大探测效率。该雷达采用x波段,能同时探测和跟踪超过40个目标,并能采用命中率较高的“二拦一”方式引导拦截其中的8个。采用x波段,不但能够较为精确地探测飞机、直升机、无人机,而且可以有效探测识别战术弹道导弹。
  拦截导弹“天马”2导弹与原来的中近程导弹“天马”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弹体中部无翼面,尾部有四个舵面。它采用矢量推力系统以达到极高加速度及转弯速度。它采用一个惯性制导组件,并在x波段雷达的数据链辅助下进行中段制导,然后由雷达目标搜索器完成末段制导。导弹重400千克,长度4.61米,直径27.5厘米,最大射程40千米。导弹以圆形包装筒装载保护。
  发射系统“天马”2导弹的发射系统采用两层各4枚的8联装配置。发射车最初设计携带12管发射箱组合,1年后改进设计为10管,后又改为目前的8管设计。导弹发射完毕或需要检测时,8联装发射组件可以使用吊车进行整体换装。系统机动时导弹呈水平放置在发射车上,发射时由液压系统将8联装发射组件整体起竖。在发射阵位,发射车底盘通过4个液压臂支撑离开地面,然后进行调平调整,以稳定和平衡发射系统。
  指控系统“天马”2的指挥控制系统主要集中在一个机动式指挥所内。该指挥所为一个模块式车载方舱,方舱内有通信系统和任务规划系统,可以通过数据链与外界进行数据信息传输,也可以通过内部通信系统对整个发射单元进行指挥和控制。指挥方舱内部采用“T形通道设计,主要显示部分集中在方舱前部,设有两个指挥席。指挥席上部为5台显示屏,可以显示任务进度和雷达搜索情况,每个席位前下部各有一部主控显示屏,主要显示任务规划情况,并可以将上部显示切换到下部。指挥席侧面上方设有发射场监控显示屏,实时显示发射情况。
  性能特点
  “天马”2导弹系统性能与韩国以往部署的防空系统有明显不同,在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对韩国未来防空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发射方式先进,系统反应快韩国以前的防空系统基本采用美国装备,因此没有“冷发射”技术基础。而“天马”2导弹系统采用“冷发射”方式,通过安装在导弹发射筒里的气体发生器将导弹弹射出去。导弹被垂直弹射到大约30米高度时,导弹推进器点火。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将导弹储存与发射系统合二为一,降低导弹储存、转运的难度,还可以方便系统换装导弹,通过通用吊车可以很快将多联装导弹发射筒组件转载到发射车上,缩短了重新装填导弹的时间。垂直发射方式,配合旋转的相控阵雷达天线,也使系统可以应对几乎全空间方位的威胁。此外,“冷发射”与“热发射”相比,不但能提高导弹装药效率,而且能够减少导弹尾烟带来的系统暴露可能,很好地隐藏发射阵地。
  系统集成度高,隐蔽性好与韩国现装备的美国“霍克”和“奈基”导弹系统相比,“天马”2导弹系统的各功能单元的集成度有明显提高。例如,“霍克”导弹使用了3~4部雷达,分别担负警戒、目标搜索和引导等功能,而“天马”2采用的警戒/火控雷达为MFMTR x波段单面31)相控阵雷达,可以承担几乎所有探测和目标跟踪任务。“霍克”导弹的指挥与发射采用了指挥中心与发射控制排两级控制方式,而“天马”2系统只采用了1部指挥控制方舱,担负了对内对外通信、任务规划、发射控制等多重任务,有效地将多种任务系统集成于单一系统内。而且“天马”2电源车上的发配电系统和指挥车上的指挥控制方舱均为搭载式,可随时拆卸,在地面部署。这使系统组合更加灵活,不但减少了系统单元设备,减少了系统部署占地,也减少了各分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时间,有效提高了系统作战隐蔽性和反应性。
  机动性好,系统生存性高俄罗斯“勇士”系统的各个分系统都使用了“卡玛斯”8×8运输卡车作底盘,韩国则采用了10吨重型卡车底盘。“卡玛斯”底盘虽然越野能力强,但韩国采用的商用底盘成本更低,也容易修复。从韩国公布的系统照片看,“天马”2系统的雷达车、发射车和指挥控制方舱均采用了相同的商用卡车,发配电车和配件车采用了军方通用的普通卡车,这在提高系统机动性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难度,使系统生存性大幅提高。
  探测技术先进,抗干扰能力强“天马”2导弹系统的探测雷达采用电子波束控制方式,具有旁瓣低、主瓣强的特点。如果雷达不锁定飞机,飞机的机载告警接收器很难探测和跟踪,更难采用电子阻塞干扰。虽然飞机可能探测到反射波,但很难从前方探测到雷达,就像大多数反辐射导弹依靠旁瓣锁定目标,这就使打击雷达方向选择变得困难。MFMTR雷达采用高功率频谱方式,x波段设计用于快速搜索和初步跟踪90°范围内的弹道导弹,对小目标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此外,这种雷达由于天线工作方向较高,对低空覆盖有限。
  火力组合灵活俄罗斯“勇士”系统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它是一个“双导弹”的防空武器系统。它的每一个标准导弹储运,发射筒可以由“一捆”4枚较小、较短的导弹取代。该系统较大的导弹很可能是最初为S-400设计的9M96E导弹,较小的导弹还没有对外公开,可能是安泰公司研制的9M100,也可能是从另为重要。因为从美国在海湾战争拦截导弹的经验来看,大多数拦截只是任务破坏,即改变了导弹飞行弹道,无法摧毁导弹本身,而造成地面误伤。
  前景展望
  “天马”2卓越的性能和作战能力,使韩国军方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个地点部署了110部“霍克”导弹发射架。这些“霍克”不但无法实现信息化指挥,而且大部分导弹的寿命在2010年就已经到期,需要淘汰。而“天马”2导弹的出现将使韩国军队防空导弹系统呈现全新的面貌。
  由陆上舰韩国海军目前的舰队中程防空主要依靠“标准”1导弹,这种导弹已经逐步淘汰。该导弹采用倾斜“热一个设计局的导弹改进而来,有可能是R-77空空导弹的地空版本——R-77ZRK。如前所述,“天马”2导弹系统最初设计为配套S-300的较大型导弹,而后改为目前较小的导弹,这种组合能力很可能被“天马”2导弹继承,使其可以同时装备两种射程的防空导弹,这将使系统火力组合更加灵活。
  弹头威力大,拦截能力强从韩国公布的“天马”2导弹试验照片来看,导弹采用了碰撞方式拦截靶机,从碰撞瞬间效果来看,明显是定向破片杀伤方式。俄罗斯和韩国科研人员为其设计了小型的24千克高爆弹头,采用可控破片模式杀伤目标,使用多重引爆药爆炸形成爆炸波,由弹上小型雷达引信来控制弹头爆炸的时间和样式。这种方式可以在较小装药情况下形成较大的杀伤威力,对破坏较为坚固的弹道导弹目标,尤不但将广泛取代现役的中程防空导弹,而且很可能成为韩国下一步导弹发展的基础样式,从而衍生出任务多样的各种新系统。
  替代“霍克”“天马”2导弹在韩军中的作用是为陆军野战部队提供区域防空,同时也可以给机场、码头提供中、近程防空反导。预计该型防空系统进入韩军服役后,会逐步取代现役老旧的“霍克”导弹。根据韩军的“信息化军队2010计划”,在各军兵种建设方面,一是加速建设一支远洋型的“战略机动舰队”,以摆脱大陆军格局,另外就是全力打造一支空天一体的“战略空军”,与此同时对陆军进行精编,减小规模的同时提高质量就成了韩军建设之必须,对装备进行升级换代则成为必然。面对朝鲜的导弹和空中威胁,升级现役落后的“霍克”导弹成为首选。目前韩国在超过24发射方式,使舰上很难扩大部署其它武器,而且作战反应慢,很难适应韩国建设远洋型“战略机动舰队”的需要。因此韩国海军已经向国防部提出装备改装型“天马”2导弹的要求。该导弹上舰后可以采用多联装垂直发射方式,大幅度提高舰队中程防空能力,也将使未来舰艇的隐身性更佳。
  发展高空拦截系统目前韩国军队近期可以使用的拦截导弹有“爱国者”2(飞行高度24千米,射程70~160千米)和“天马”2中程地空导弹(飞行高度25千米,射程40千米),对拦截朝鲜最具威胁的弹道导弹有一定局限。为此韩国与美国的雷锡恩公司谈判,试图重新启动已经暂停的SAM-X项目。该项目价值J8亿美元,包括采购“爱国者”3防空反导系统以替换“奈基”系统。但即使部署“爱国者”3,韩国仍缺乏高空拦截系统。韩国军方曾建议引进美国
  的THAAD来拦截高空弹道导弹,但这一尝试希望渺茫,为此韩国国防部制订了L-SAM导弹发展计划,预计2012年1-2月左右确立项目推进基本战略后,计划从2013年开始着手开发研究。据推测,虽然韩国可能引进“爱国者”3,但仍可能坚持开发自主的韩国型“爱国者”导弹,来构建名为KAMD的韩国导弹防御系统。如果成功开发韩国型L-SAM,韩国不仅可以拦截60千米以上高度飞行的弹道导弹,而且与“爱国者”2导弹相比,其拦截导弹数量增加4倍,命中率也会较高。目前,媒体透露的方案是,从现有的“天马”2导弹系统升级,以达到S-400的拦截能力,并命名为“天马”4-H。届时,韩国将构建由“天马”系列导弹组成的高低两层反导防御系统,以满足国土反导防御的需要。
  [编辑/李海峰]
其他文献
祖国的大西南,历来是藏龙卧虎之地,成都著名的武侯祠至今还在向游人诉说着卧龙辅佐刘备三分天下的故事。今天,在与武侯祠相毗邻的府南河畔也深藏着一条“卧龙”,它就是我国新崛起的战斗机研究基地——中国—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是根据国家军机发展的需要,创建于1970年,建所之初全所只有几百人。    参照设计第一功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中国空军需要大量补充和改进轻型歼击机,国家
2015年是俄罗斯奉行新国家军事学说的第一年,各项军备建设进入快车道,尤其在空天防御领域,俄武装力量更是快马加鞭。据俄罗斯《外国军事评论》报道,俄国防部计划在本年内实现空天防御部队与空军防空部队的合并,组建独立的空天军,而这个新军种的“看家法宝”——S-500空天防御系统,也有望在2017年内实现批量生产。  潜在威胁“先知先觉”  2010年,美国相继试飞X-37B空天飞机和X-51高超音速巡航
[编者按]在“跨越险阻2016”挑战赛C组预赛中,南京理工大学的“砺剑”无人车仅用12分钟就完成所有越野科目和侦察科目,以突出成绩获得第一名。整个比赛过程中,笔者有幸多次采访了该车研制团队——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主要负责人,朱健声和蔡云飞老师。◎决赛开始前,朱健声老师接受媒体采访◎即将开始决赛,蔡云飞老师等团队成员,轮流和自己的爱车合影  蔡云飞老师向记者介绍,“砺剑”无人车也称为“
别管是不是真的发生了什么,一个令人发指的词儿确实诞生并开始流传了,叫做“犬决”,血淋淋的,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让人后背发凉。别管历史的车轮如何滚滚向前,日本右翼总想在历史的车轮下垫块石头,甚至还用浮土盖住历史的车辙。别管太平洋有多辽阔,美国人的B-52、考本斯们总爱猬集在靠近太平洋西岸的狭小空间里,兴风作浪……这个地区叫亚太。亚太怎么啦?天很高,阳光很好,经济发展也很快,一派和平景象耶。错!在“和
2013年初夏的一天上午,阳光灿烂万里无云,正是飞行的绝好天气。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某训练旅的机场上,一场由该院组织的国产教-8高级教练机全武器使用试飞——实弹打靶即将举行。  上午11时30分,指挥员一声令,飞行员李建华驾驶着满载武器的战鹰呼啸着冲向蓝天,向预设靶场飞去,转眼之间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  此次实弹打靶要求战鹰采取低空低速模式接近目标,飞行难度大,风险很高。为此在实验性飞行训练中
[编者按]歼-10是我国最新研制的第三代轻型战斗机,从起飞重量、技术水平和作战任务等各方面看,和F-16战斗机都比较接近。在歼-10的研制过程中,也是以F-16为主要的比较对象。在歼-10历经20多年完成研制并公开亮相之后,广大朋友十分关注歼-10与F-16的比较。本文属于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歼-10的设计适应新时代需要  一架飞机的性能,首先来自于它的起飞重量和推重比。起飞重量
家喻户晓、声名显赫的“悍马”(Humvee)被称为“军中出租车”,以其多用途和高机动性闻名,是美军唯一具有高机动性的、被国际评为当代最优秀的军车。美军对高机动性的要求是,以非常规的动力和越野通过性,快速顺利通过坏路、无路面的地方。近几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这类车青睐有加,2002年以来,奥、俄、日、法、意先后推出了同类产品。  中国“猛士”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由东风公司研制,以Humvee A2为目标
在今年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俄罗斯新一代陆战装备公开亮相,除了举世瞩目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之外,其装甲伴侣——T-15“阿玛塔”重型步兵战车也随之一起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款重型步兵战车的装备,标志着俄罗斯陆军装备发展思路的革新。  研制概况  T-15重型步兵战车是俄罗斯以“阿玛塔”坦克底盘为基础,搭配“Epoch”无人炮塔研制的一款重型步兵战车。其发展思路与以色列重型装甲
我国研制成功最大功率船用低速柴油机  据《科技日报》近日报道,我国最大功率的8K98MC型船用低速柴油机将安装在江南造船(集团)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建造的5100TEU集装箱船上,这标志着我国大型集装箱船动力自主配套又实现了新的突破。8K98MC船用低速柴油机是国防科工委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重点支持项目。这也表明我国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国产化研制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进口EC225  大
地雷的历史追溯起来,比炮弹、炸弹要早很多。现在炸弹已进入智能化时代,灵巧炮弹也越来越多。相对而言,地雷似乎还没有摆脱呆傻笨拙的特点,依旧靠“守株待兔”式的被动防御活跃在战场上。今天我们重点谈谈地雷中的反坦克雷。  陈永新:不错,当前世界各国极为重视军队的机械化建设,武器装备的装甲化程度越来越高。反坦克地雷可以摧毁这些装甲车辆、阻滞它们的行动,争取作战时间,具有价格低廉、携带方便、布设简单快速、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