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褚昱辰(2000.10-),女,汉族,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38)班学生。
  月明,夜空中挂着几缕薄云。男子干枯苍老的手掌轻轻按住女子饱经风霜的面颊,一个沙哑的男音响起:“好了,马上就滴完眼药了。”没什么波澜的声音中埋著一种黏重的情绪。
  四五岁的我站在门口静静看着这一幕,似观礼,也似朝圣。从那时以后,每每在书中看到“陪伴”一词,总会忍不住用手指轻轻摩挲,像擦拭旧相框一般。那相框里,便装着这幅画面。也正是从那时起,我看到“陪伴”这个词语时总觉得很亲切可感,大概是因为我曾被它的光芒洗礼过吧。
  那男人,是我爷爷;那女人,是我奶奶。偶尔听长辈们谈论起爷爷奶奶的青年时代,说爷爷身子骨单薄,在打理田地上没什么天赋,确是十里八乡闻名的木匠。而奶奶则有些手笨,不善于做些刺绣女红之类的精巧活计,却是强壮的代名词,一人能干两个成年男子份额的农活。每当这时,我总觉得有些诧异:自我记事起,奶奶就是病弱的,糖尿病在奶奶刚过花甲之年时便不请自来,从此便赖着不走了。
  爷爷当年有很多徒弟,自从爷爷多年前宣布再也不制作木器了以后,他们就代替了爷爷,为这一方土地上的人们打制着大大小小的物件。可是,总还是有人找上门来请爷爷帮忙做个雕花,做个时髦的木音响,做个其他人都做不圆满的圆角的柜子,可爷爷都谢绝了。说来也奇怪,我总觉得爷爷打的每一件家具都很扎实,又正值心中藏不住疑惑的年纪,便向爷爷询问缘由。我忘不了爷爷那天的眼神,空渺的目光从浑浊的眼眸中透出来,望向我。他说,打一桩木,就是打一桩木,一件制品从无到有,是个孕育生命的过程,这是需要陪的。一块木头到他手中,只要还没有完整地成形,就不会想着下一块木头的事情。
  现在,为奶奶滴眼药水、注射胰岛素是爷爷日日必做的功课。
  凉薄的月色染了枝头和云稍,又将光线从窗棂中投射下来,化作离散的光雾,照亮了奶奶的侧脸。爷爷打开点灯,望向了坐在床边的奶奶。她的皮肤已经松垮下垂了,零零星星地,还有一些只属于老年人的斑点。
  爷爷的手很粗糙,除却紧而厚的茧之外还有着不少细密的裂口。他拿起酒精棉棒给奶奶的皮肤消毒,然后轻轻扎入针管,缓缓推动活塞。我未曾有幸见到爷爷雕花的过程,只能从爷爷昔日的作品中寻得一点端倪。但我所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比他雕刻一切繁密的花纹都要更缜密仔细。大概也就是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爷爷为什么不再接木工的活了:在手头的檀香,还在雕着花呢。
  他们的表情都很平静,没有热烈的情绪,有的只是经岁月淘洗过的一种安然陪伴。
  月遇丛云,花遇和风,假如这些缥缈的瞬间定格住,便失去了超脱的仙气,变得质朴了起来,也就变成了陪伴。
  我渐渐大了,在我约莫十岁的时候,一向健康的爷爷忽然病倒了,日日夜夜,咳喘不停,每一声呼吸都像是年久失修的破旧风箱开合的声音。虽然爷爷仍是坚持着要给奶奶打针,但两人的关系却在微妙地变化。傍晚六七点钟,夕阳寸寸沉下山头,晚霞慢慢散去,那月影倒慢慢分明了些,几分光洒在爷爷奶奶的卧房,也不知是来自方才显出身形的月还是尚有一寸余晖的日落黄昏。奶奶端了一碗温凉的水,坐在躺卧于床上的爷爷身边,爷爷嘴唇动了动,像是要说些什么。奶奶抢先一步说,“儿他们拦着我不让我干些家务……唉,只烧个水,你喝了,我也好受些。”于是爷爷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她将水放在嘴边吹了又吹,小心地递给了爷爷,用手扶着碗,专心看着爷爷喝下去。爷爷的皱纹慢慢舒展,聚成一抹浅浅的笑。房间中很安静。
  陪伴是双向的,不是一人拥炉火而眠,而是彼此在寒冷的夜里互相取暖。陪伴很多时候也是无须言语的,那是一种似云逐月归的默契。
  今年暑假,爷爷安静地离开了。正如他一辈子安静地生活。太阳早已落下,余热尚未散尽,夜晚的烦热地让知了厌倦了喋喋不休的絮语。
  奶奶没有呜咽。
  次日,爷爷的棺要抬走了,奶奶依然没有癫狂地哭嚷,看上去无喜无悲的样子。
  奶奶在爷爷的坟前站了很久。
  奶奶回家之后,总坐在爷爷最常坐的老藤椅上,摇着爷爷磨得反光的蒲扇。
  婶婶想要帮奶奶打胰岛素,奶奶不让,说自己会打。大家都不相信,谁都知道奶奶的手并不巧。奶奶很犟,一定要打给人看看,于是姑姑和婶婶只好密切监视着奶奶,让她自己来。谁知道,奶奶竟然极其娴熟地打完了。奶奶的眼睛凝视着窗帘的挂杆,那是爷爷打的最后一件家具,是专门给奶奶打的。挂窗帘子,在那时候可是新奇的东西。就这样凝望着,奶奶说,“自打老四病了之后,就在教我打针了。”爷爷在同辈中排行第四,奶奶年轻时叫爷爷四哥,等年纪老了之后就改口叫老四了。
  屋子里突然安静了下来,没有什么人愿去惊扰这份静谧。奶奶仍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目光在窗帘上流连。
  这一世陪你走过去,没留下什么名垂青史的伟绩。过程很是安静,尽头唯有释然。拉着你的手,相顾无言,笑意满盈。走到最后一个路口前,遥遥的我便知道再也没法陪你走下去了,那么就提前说好再见,嘱托你好好适应没有我的人生。然后我离去了,离去也是柔和的,那痛苦、悲伤与不舍无需以喧嚷来宣泄。
  陪伴是一种无言流转的挚爱,随生命诞生而出现,却不因生命凋亡而全然消散湮灭。也许,当爱从年少相逢的金风玉露逐渐蜕变为年迈白首的相濡以沫时,方才是真正的“胜却人间无数”吧。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其他文献
应用统计学一直是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大数据时代,在互联网+和高水平统计软件为代表的新技术背景下,应用统计学课程目前面临着教学内容与目前不相适应,
本论文从总体上采用多学科方法相互交叉渗透,通过技术与经济、现实与发展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建筑进行研究。 论文首
“锦鲤”一词是2018年的网络热词之一,该词本指代花色多样且漂亮的鲤鱼,现今人们通常使用该词来指代有好运的人或事.本文通过使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对该词的来源性进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备需求.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天津市西青区王
随着重庆市对外贸易事业的迅速发展,进出口贸易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目前对区域性进出口贸易的深入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进出口贸易研究现状的基
本文主要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研究了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首先从台湾农业的发展与现状、两岸农产品贸易关系、大陆与台湾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测算与比较,及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等四个
岁月静悄悄地随着时钟滴答滴答地溜走,它的消逝犹如广场上一眼望不到头的树,排排站得整齐,直到树的那头变得遥远。春来,一树一树的黄花,夏至,斑驳闪耀的太阳灯从遥远的星系打到枝叶的间隙,精妙的投射出星座的模样。我低头看了它们一眼,仿佛深邃的宇宙在言语道:“时间流光溢彩,空间生生不息。”猛地一抬头,我意识到那一如往常怒放黄花的林荫已经变得郁郁葱葱,似乎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但却不知为何,在印象中它们仿佛还是
本文从物业公司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目前公用物业行业的特点以及问题的分析,结合顾客满意理论,提出建立公用物业管理的顾客满意度指标评价体系,以求指导企业更有效地改善其服务质量
2006中俄电视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俄罗斯代表团各位朋友在发言中对这次会议取得的成功和收获都给以积极的肯定和评价。我也谈谈对这次会议的感受,作为中国主办方对这次论坛最后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杜荀鹤《送人游吴》  江南,是多少迁客骚人所辗转留恋的地方,它承载着多少人年少时的梦想,而我又何其有幸,从小生长在这么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把我在风中埋葬,愿从此客死他乡。”江南,便是一个自古以来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甘愿客死他乡的地方。他们用这世上最动人的语言勾勒着江南的姿态,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