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办学效益的实证性研究

来源 :教育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办学效益不高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据1995年《中国教育经费年度报告》分析:全国1994年在校学生年级保留率为,普通高中93.43%,普通初中91.80%,职业高中88.25%,职业初中79.65%,普通小学94.89%,有4个省、自治区小学五年级保留率不到50%;初中毛入学率按“三片”分别统计,第一片地区为86.0%,第二片地区为73.5%,第三片地区仅为55.4%,远未达到《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另外,据对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的追踪调查表明,应变能力差,适应性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其他文献
<正> 一 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既要转变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机制,又不能无视教育的本质特征,对各级各类教育不加区别的完全实行市场机制,而应该建立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社会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的范围、方式,要根据各级各类教育与市场经济联系的情况,我国国情的特点等灵活确定,在动态中实现最佳结合,不能一成不变,搞一个模式。
豢龙不是龙,本原乃草虫。阳绛鲮鲤紫,心漫玄驹空。佯惊称奇绝,夜穴逝无踪。
江苏射阳县目前有学校377所,其中中学68所,小学309所,在校学生15.55万人.截止2001年底,全县已调整合并中小学211所,其中初中26所,小学185所,从而初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
邵承达先生擅长人体水墨画,对抽象画颇有探究,他追求和坚守“似与不似”的创作理念,并在探索中寻求突破,颠覆常理,他的画将西方现代的绘画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术融为一体,形成
黄松入选”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的国画作品不是那种肩负沉重的理性山水,也不是以自然写生的花卉,更不是那种玩笔墨的抽象画。轻轻的落下,黄松的艺术直往心境中去,营造了一片阳
<正> 自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起到1985年止,我国的研究生招生体制一直是单一的:全部由计划内统一招生;与此相适应,费用负担方式也是单一的,即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1985年,国家教委首先将招生计划管理体制作为招生改革的突破口,先后制定了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的有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一国家招生计划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实际需要和招生单位实际情况的弊端。这两年又有了招收自筹经费研究生和自费研究生及放开国家计划外招生数量的政策出台,打破了过去“国家承包”的办学旧体制,在一定程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需要政府行政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共同参与。政府行政力表现为主导、调控和监管,学术影响力则体现在协同、指引和评价。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正>教育投资问题一直是教育经济学者研究、争论的中心问题之一。有许多同志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着教育投资短缺。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此种观点是否有其科学依据? 一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首先了解教育投资短缺这一论点提出的理论依据、事实依据以及它所要达到的目的。
2004年10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今年是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成立20周年,大会的主题为中国教育经济学20年的回顾与展望.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0名代表在两天的会议中围绕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教育成本与教育效率、基础教育财政、高等教育财政、教育制度变革与创新、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增长及收入分配、教育服务贸易及学校经营等专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研讨.回顾了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在过去20年取得的成就,展望了中国教育经济学未来的发展.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是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