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 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epnui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共40例分为三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在0~4分的患者共13例为低危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在5~7分的患者共16例为中危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在8~10分的患者共11例为高危组,比较三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情况.结果:术中,低危组产妇的出血量显著低于中危组、高危组;术后24h,中危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高于低危组,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中危组以及高危组,组间有明显差异,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较佳.
其他文献
在血管吻合和移植手术中,要保障吻合口和移植物的长期通畅,就需要对血管吻合口进行适当的选择.根据血管检查结果选择最理想的血管流入道和流出道,作为两端的吻合口,以保持术
结膜囊内细菌和角膜共存并维持一种微环境平衡,可却仍存在角膜机会性感染的风险,其微环境平衡维持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新近研究发现绿脓杆菌分泌的3OC12HSL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是微生物和机体之间信号通信的分子基础,为细菌和角膜微环境平衡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现就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目的:本研究针对消化内科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希望能够对未来此疾病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32位病患进行研究,采取
本文报告 1997~ 2 0 0 0年我院的 7例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病例 ,其临床及CT或MRI均曾误诊 ,后经尸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现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
【摘 要】目的:评价社区综合管理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 09月在我院确诊的16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为期一年的高血压病社区综合管理,一年后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一年后患者血压水平显著下降(P<0.01) ;认知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显著高于管理前(P<0.01)。结论:社区综合管理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提升高血压病患者的认知率、治疗率
期刊
目的:对比低体重新生儿贫血给予限制性输血和非限制性输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低体重贫血新生儿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儿输血期
血栓形成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为了对SLE患者血栓形成及其发生机制有所认识 ,为临床上防治SLE合并血栓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我们于 2 0 0 0 -0 2~ 2 0 0 0 - 12对
医德医风建设始终没有放松过,然而,社会对医德医风的评价并没有业内那么乐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公正看待、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做好工作,本文试予以探讨。
【摘 要】目的:探究34例个案追踪法实现安全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使用追踪法中的个案追踪法去实现安全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上的追踪检查,同时进行全面分析治疗、护理和服务当中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并且规划应急方案。结果:经过使用个案追踪法的评价与分析,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解决了问题,同时还明显地减少了急诊科护理的风险,病人的满意足也有所提高,也有利于拉近病人之间的关系。结论:个案追踪法是安全管理在急诊科
期刊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出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以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两年收治的1049例出院病人,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所选取的1049例出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5%,使用强度59.3,通过相关管理措施,抗菌药物滥用情况有效缓解,有效合理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结论 在医疗机构管理方面,应对抗菌药物使用加强管理,避免出现药物滥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