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其再手术治疗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o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再次治疗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9年5月,共收治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手术失败患者32例,均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再手术方式分别采用开窗、半椎板、全椎板减压,影响脊柱稳定性的患者加用内固定融合术。对所有再次手术患者进行3个月~8年(平均3.1年)的随访。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首次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其再次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并对其再次手术术后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2例患者首次手术时,手术方式选择不当者16例,术中减压不彻底者10例,术后出现腰椎不稳或滑脱者3例;手术时遗漏突出节段者2例;手术不成功导致术后原有症状加重并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症状者1例。再次手术后,疗效评价参考Arnoldi标准,本组患者疗效优良率达到93.7%。结论:选择合适的术式、术中彻底减压、必要时加用内固定融合术是减少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次手术失败,并且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所谓知识失业,是指接受了高等教育,获得了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者,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大学生的失业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知识失业。大学生的知识失业是一种人才相对过剩而造成的
目的:探讨经口寰枢椎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11年7月共收治75例颅底凹陷症患者,其中35例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中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椎侧块置钉固定治疗合并寰枕融合畸形颅底凹陷症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55例合并寰枕融合畸形的颅底
介绍了几种常用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分析了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对使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合我国城市固体废物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研
<正> 1996年春,潍坊市城东南约15公里的桑犊故城遗址,出土齐城左戈1件。此戈形体修长,首部残,援微上翘,隆脊、身两侧有刃,长胡三穿。内微上扬,两侧有刃,上部有缺凹,尾部稍残
在教育部开展全国博士质量调查的背景下,抽取本校及国外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通过对论文的选题和综述、论文的创新性、论文所反映的理论基础、专
英语习语大量地存在于英语语言中,对习语特征及其起源的研究必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翻译,最终实现英汉习语翻译上的功能对
2011版课标中鲜明地提出了语用教学观,教师聚焦语用、研究语用,教学有了可喜的改观,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体现为对语用本身的认识,特别是对"用"之内涵的认识,较为片面、浅
<正>腰椎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狭窄的椎间孔可使其内走行的神经根受压,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及无力等[1]。目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必须、够用",更应该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就如何进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