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单亲家庭的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行为,正常家庭的学生也会出现,只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出现的频率更高。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去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关心的学生,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
【关键词】小学生;问题学生;对策
“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
一、单亲家庭学生的类型
1.沉默型:这种类型的学生男女都有。他们的父亲或母亲的工作也不顺心,境况不好,和家人、朋友很少来往,也极少交流,家长自己的心态、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的学生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没有活力,对学习的很多内容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平时也会和要好的同学朋友开心地玩笑、聊天,但是只要一停下来,眼神就变得很空洞。他们一想到烦恼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学生更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心境。这类型的学生自卑感强烈,自信心弱,很敏感,不愿意同学老师问家事,不愿意家长来开家长会,而对老师的批评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也不会主动诉说自己的苦恼。班里的一个女孩子经常待在老师身边,一会儿拉老师的手,一会儿拽老师的衣服,一句话也不说,让人总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2.脆弱型:这种类型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母亲或父亲有诸多的要求。班里的一个男孩子,父母离异后,母亲从不过问孩子的任何事情,父亲工作忙,也很少与孩子交流,孩子一旦见到父亲就故意找事,要这要那,最后引来一场训斥,导致孩子心理更加不健康。他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过多要同学谦让、迁就,很容易与同学产生矛盾,闹别扭,觉得自己很可怜,被人欺负,很难与人相处。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毅力不坚定,遇挫折后很难抬起头来,故此,学习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差,且特别容易偏科。
3.反复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家长离异后因工作繁重,工作时间特别,本身社交活动繁多,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特别在孩子放学后的时间里,常常无法在家陪伴照料监督。想起孩子的时候恨不得把心掏给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唯恐孩子受到委屈;自己忙碌的时候就推给别人,很长时间里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更得不到家人的关心。有一个女孩子,很长一段时间里坐着发呆,老师也问不出理由,从奶奶的那里了解到,孩子妈妈不回家了,只有工作繁忙的爸爸管。过了一段时间,妈妈想起女儿了,又天天督促提醒,孩子又变得活泼起来。但是这种情况反反复复,孩子的教育很难形成统一认识。这种类型的学生情趣变化很大,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不正确,不易接受学校、家长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很容易成为双差生。
二、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解决的对策
1.对沉默型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亲情、温情和愉快的心境、欢乐的笑声。故此,父亲或母亲、老师同学的关心爱护是医治这种类型学生的最好的药方。这首先要家长明白:如果让自己和相依为命的孩子终日处于苦闷抑郁的心态是扼杀生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逛逛街,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再忙也可以留个字条、打个电话,言语中要充满关切。这会令孩子感到愉快。对孩子身上的毛病,不要期望他们能立即改正,也不要轻易给孩子泼冷水,表示自己的失望。家长更多的是在旁边鼓励,与孩子站在一起,这对孩子来说是最高兴的事,因为他们可以感受到亲人的支持、鼓励是出于对自己的爱,他们的孤独感会渐渐消失,能够开始敞开心怀去感受生活的愉快。老师也要像家长一样,用多点细致的、关切的爱护之情去引导这种类型的学生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和同学们一起去完成分配工作,发挥他们的特长,让同学们对他们刮目相看,树立生活的自信心。
2.对脆弱型的学生,要配合家长做学生的各方面工作,要求家长规定孩子做的家务活,学会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经济上给一定的生活开支费,让孩子承担起家庭或自己某一方面的开支之用。不当之处要予以惩罚。当然这要孩子觉得可行,并且有利可图。家长必要时候如孩子做错事等要批评孩子,不能心软。但注意要让孩子觉得父亲或母亲这样做是富含爱护之心的,而不是冷漠辱骂的。老师要试着把他当成一个很坚强的学生来看,派些工作给他做,要经常鼓励他,让学生逐渐产生一个错觉: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做弱者是很难为情的。逐渐的,这种类型的学生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可怜虫,处处受人欺负。生活自理能力的加强,也让他们不像过去那样百般依赖家长。性格、情感开始坚强了,挫折感会减弱,学习的毅力会开始加强,学习成绩就会比过去稳定。这种种变化自然就会使他们的自信增强,会觉得自己还可以帮助家人和同学、老师,脆弱型就会开始转化了。
3.对反复型的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取得成效的,往往觉得力不从心的地方是学生家长的工作难做。这些家长有的文化素质差,本身的道德水平不高,不是庇护自己的孩子,就是觉得管不了,或是干脆不管了,不能较好地配合学校班级做工作。经常就有家长无奈的给老师打电话,说自己管不了孩子。班级工作中,我觉得跟这种类型的学生做教育转化工作,要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都要使出来,有时用非一般传统的方法会出奇效。但是不管怎样,老师始终要把握一个大原则:用真心和学生交谈,这样一来,学生才能放松心情,亲近老师,很多真实的话就会说出来,老师就可以了解很多学生的真实生活状况,以及家长目前的状况,以便于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总之,对于这部分比较特殊的学生,我们要在尽量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工作,使学生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朝着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高新国际学校)
【关键词】小学生;问题学生;对策
“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
一、单亲家庭学生的类型
1.沉默型:这种类型的学生男女都有。他们的父亲或母亲的工作也不顺心,境况不好,和家人、朋友很少来往,也极少交流,家长自己的心态、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的学生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没有活力,对学习的很多内容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平时也会和要好的同学朋友开心地玩笑、聊天,但是只要一停下来,眼神就变得很空洞。他们一想到烦恼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学生更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心境。这类型的学生自卑感强烈,自信心弱,很敏感,不愿意同学老师问家事,不愿意家长来开家长会,而对老师的批评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也不会主动诉说自己的苦恼。班里的一个女孩子经常待在老师身边,一会儿拉老师的手,一会儿拽老师的衣服,一句话也不说,让人总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2.脆弱型:这种类型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母亲或父亲有诸多的要求。班里的一个男孩子,父母离异后,母亲从不过问孩子的任何事情,父亲工作忙,也很少与孩子交流,孩子一旦见到父亲就故意找事,要这要那,最后引来一场训斥,导致孩子心理更加不健康。他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过多要同学谦让、迁就,很容易与同学产生矛盾,闹别扭,觉得自己很可怜,被人欺负,很难与人相处。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毅力不坚定,遇挫折后很难抬起头来,故此,学习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差,且特别容易偏科。
3.反复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家长离异后因工作繁重,工作时间特别,本身社交活动繁多,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特别在孩子放学后的时间里,常常无法在家陪伴照料监督。想起孩子的时候恨不得把心掏给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唯恐孩子受到委屈;自己忙碌的时候就推给别人,很长时间里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更得不到家人的关心。有一个女孩子,很长一段时间里坐着发呆,老师也问不出理由,从奶奶的那里了解到,孩子妈妈不回家了,只有工作繁忙的爸爸管。过了一段时间,妈妈想起女儿了,又天天督促提醒,孩子又变得活泼起来。但是这种情况反反复复,孩子的教育很难形成统一认识。这种类型的学生情趣变化很大,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缺乏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不正确,不易接受学校、家长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很容易成为双差生。
二、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解决的对策
1.对沉默型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亲情、温情和愉快的心境、欢乐的笑声。故此,父亲或母亲、老师同学的关心爱护是医治这种类型学生的最好的药方。这首先要家长明白:如果让自己和相依为命的孩子终日处于苦闷抑郁的心态是扼杀生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希望家长在工作之余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逛逛街,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再忙也可以留个字条、打个电话,言语中要充满关切。这会令孩子感到愉快。对孩子身上的毛病,不要期望他们能立即改正,也不要轻易给孩子泼冷水,表示自己的失望。家长更多的是在旁边鼓励,与孩子站在一起,这对孩子来说是最高兴的事,因为他们可以感受到亲人的支持、鼓励是出于对自己的爱,他们的孤独感会渐渐消失,能够开始敞开心怀去感受生活的愉快。老师也要像家长一样,用多点细致的、关切的爱护之情去引导这种类型的学生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和同学们一起去完成分配工作,发挥他们的特长,让同学们对他们刮目相看,树立生活的自信心。
2.对脆弱型的学生,要配合家长做学生的各方面工作,要求家长规定孩子做的家务活,学会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经济上给一定的生活开支费,让孩子承担起家庭或自己某一方面的开支之用。不当之处要予以惩罚。当然这要孩子觉得可行,并且有利可图。家长必要时候如孩子做错事等要批评孩子,不能心软。但注意要让孩子觉得父亲或母亲这样做是富含爱护之心的,而不是冷漠辱骂的。老师要试着把他当成一个很坚强的学生来看,派些工作给他做,要经常鼓励他,让学生逐渐产生一个错觉: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做弱者是很难为情的。逐渐的,这种类型的学生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可怜虫,处处受人欺负。生活自理能力的加强,也让他们不像过去那样百般依赖家长。性格、情感开始坚强了,挫折感会减弱,学习的毅力会开始加强,学习成绩就会比过去稳定。这种种变化自然就会使他们的自信增强,会觉得自己还可以帮助家人和同学、老师,脆弱型就会开始转化了。
3.对反复型的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取得成效的,往往觉得力不从心的地方是学生家长的工作难做。这些家长有的文化素质差,本身的道德水平不高,不是庇护自己的孩子,就是觉得管不了,或是干脆不管了,不能较好地配合学校班级做工作。经常就有家长无奈的给老师打电话,说自己管不了孩子。班级工作中,我觉得跟这种类型的学生做教育转化工作,要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都要使出来,有时用非一般传统的方法会出奇效。但是不管怎样,老师始终要把握一个大原则:用真心和学生交谈,这样一来,学生才能放松心情,亲近老师,很多真实的话就会说出来,老师就可以了解很多学生的真实生活状况,以及家长目前的状况,以便于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总之,对于这部分比较特殊的学生,我们要在尽量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工作,使学生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朝着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高新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