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影响收入差距的本质因素

来源 :经济视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相结合,是中国政府的一个伟大壮举。市场经济有竞争,必将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市场经济和收入差距既存在着内在联系,也存在着矛盾。如何协调二者,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只有合理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市场经济;收入差距;发展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9.2;F2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2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50-03
  一、绪 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包涵两层意思: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即将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内的经济资源,按比例分配在各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其配置的目标是,形成社会供给的比例与社会需求的比例相适应,避免供给与需求的脱节,要讲求经济效率,节约资源,作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力。第二,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是在产品、劳动力和物质生产要素逐步商品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3个基本特征为: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财产权利,所有经济部门的形成和平等竞争,相互促进,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系统。二是在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特征表明,在现有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条件下的现实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吸收和利用改革开放为全体人民带来的利益成果。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辩证地处理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以规避经济运行中的盲目性和波动性,同时也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确保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的制度突破。
  (二)收入差距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在党和国家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再带动其他人,最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后,我国人民的收入差距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西部地区有着很大的差距,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用来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它是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该系数可在 0 和 1 之间取任何值,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近几年,我国的城乡基尼系数一直在0.4 这一国际警戒线之上,形势依然严重。这就说明我国人民的收入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收入差距的加大就会使得贫富差距加大,形成两极严重分化,这会引起许多的社会问题,如何降低贫富差距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一个重要任务。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我国城镇居民最高和最低10%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1985年是2.9倍,1995年6.2倍,2005年上升到9.2倍。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二、市场经济必然带来收入差距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属于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之一,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无法脱离市场经济中的规律,这也就决定了市场经济必然导致收入差距。
  (一)分配制度决定了收入差距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方式是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共存,此方式就决定了每个人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每个人占有的社会资源不同,这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收入上的差距。在避免当时“大锅饭”的现实条件下,每个劳动者是因为自身条件的不同,根据自己的贡献作出适当的分配,因此工作量较大的劳动者,收入将大于工作量小的劳动者。多种分配制度并存,也必然导致某些人可以凭借的资源获取相应的收入,这会导致收入差距。他们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技术设备或专利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加之这些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而收入也呈多样性,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收入上的差距。
  (二)市场竞争决定了收入差距
  市场存在着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都为竞争而争夺自己的社会资源,都要争夺自己的市场。每个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不同,占有的社会资源和市场份额也不同,这将导致企业之间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强,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将利用其资源和市场优势,去争夺更多的资源的市场,竞争力弱的企更加困难,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加大。在同一企业中。在同一企业中,各员工的能力、职位、对企业的贡献大小等也存在差异,员工之间的收入也必然因个人工作不同形成收入差距。
  三、市场经济带来收入差距必要性
  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时期,已经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繁荣,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它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无法实现经济发展,共同繁荣的将不仅是共同贫穷。”因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必要的。
  (一)社会主义任务决定建立市场经济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实现这一艰巨的任务,就应该是创新思维、解放思想,将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绑在一起,将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绑在一起。邓小平同志曾强调,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是经济手段,他们与社会制度并非存在必然联系。社会主义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有的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方式可以拿来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够发展中国的生产力。   (二)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计划经济时期,收入多少主要是人们由劳动来决定。户与户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非常小的,人人过着贫困而平等的生活。虽然那时很多人吃不好,穿不好,但没有动力和激励去努力改变窘迫的现状。只是因为大家的收入都很少,没有一个较高的参考目标,大家自然也都充满现状。马克思曾经指出,房子无论多么小,只要周围的房子都一样大,然后这个小房子并是不显著;但一所房子虽然显著大,但它周围的房子都比它大,那么这所房子仍然是非常小的。收入差距是也是如此,没有收入差距,人们并没有改变生命的原动力,但当收入差距出现,低收入者就会通过不断努力,来提高自己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那些高收入者也将努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收入,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他们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从微观上看,这种竞争是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从宏观上看,可以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四、市场经济与收入差距的统一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产生收入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收入差距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二者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竞争的市场经济出现,自然将伴随着收入的差距,这是无法避免的,这种情况将一直维持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但他们都是相互统一的,统一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任务服务,收入差距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他们服务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改革开放历史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必须首先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不能完全按劳分配,这将产生收入差距。
  五、市场经济与收入差距的矛盾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收入差距是统一的,但二者也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事物发展将伴随着矛盾,矛盾会促进事物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如果不为人民谋福利,一切都是空谈。这就与收入差距产生了一个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收入差距的矛盾是绝对的,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很大,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我们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两极分化。
  凡事都要有个度,这将是一个问题。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产生很多社会矛盾,将导致仇富的穷人出现,甚至敌视社会,这种情况必须避免。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我们必须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导致收入差距,如果这种差距过大,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这与社会主义相冲突相矛盾的。因此,必须用辩证的方法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要必须保证收入差距在一定限度内。这需要国家采取措施,遏制收入差距的增加。
  目前,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国际经济环境中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在国内经济中有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强化意识,应对挑战,更加自觉地、坚定地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的问题,特别是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努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继续做大经济蛋糕,收入分配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继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促进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一般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和发展,形成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只有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开辟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努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居民的可持续收入,减轻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切实实现城乡居民在更高层次上共享发展成果。
  继续加强第三产业的比重,以促进共同繁荣。非资本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局面。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实现在2020年提高人民教育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人人有权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加强再分配,而且还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以巩固民生之本。
  六、结论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在新的时代,中国必须继续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收入差距的问题。市场经济和收入差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矛盾和统一的。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统筹协调。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把握有利时机,重视当前收入分配问题,深化改革和开放,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比例等策略,以及相应的针对性具体政策工具来应对挑战,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并最终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收入分配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能够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关系协调发展,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整个社会的才能充满活力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钊、肖兰兰.中国市场经济的走向:行业收入差距、民营企业发展与城乡分割——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钊教授访谈 [J].社会科学家,2011,(07).
  [2] 肖燕飞、刘寒波、吴金光.农村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与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05).
  [3] 龙玉其.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J].东南学术,2011,(01).
  [4] 汤文华.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与对策[J].理论探索,2011,(01).
其他文献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指出,“十二五”期间,根据市场主体意愿,将允许更多境内机构赴境外发行债券,并将推动符合市场需求的、适合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和交易工具创新。  2010年,我国债券余额达20.4万亿元。根据BIS统计,我国债券市场排名已跃居世界第5位、亚洲第2位。在直接融资(不包括金融机构融资)中,债券融资的比重从2005年开始超过股票融资,2010年债券融资规模为股票的3
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大南坪林场始建于1962年,经营总面积11197hm2,林业用地面积11193.60hm2。现有在职职工45人,离退休53人。林场行政区划属于临汾市古县。林地中乔木树种为油
目的观察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以及盐酸氨溴索对其的影响。方法62例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治疗组32例
摘 要:2012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偏高的风险溢价,偏大的信贷息差,偏高的流动性溢价和更大的市场波动性。随着市场动态的变化,在确保公司财务灵活性并度过经济不景气这一方面,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投资者非常看重稳定性,盈利波动的管理因此尤为重要。虽然不少公司对于2008年的对冲经历并非十分满意,但也不应放弃对冲,而且应该重新评估对冲工具的应用,从而进行风险管理。本文阐述了对冲考虑因素,以期为应
【关键词】 体育教学;微课;特点;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070—01  一、微课的主要特点  (一)时间短  微课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基本都是在5-10分钟左右,通过短小的视频完成知识的传授。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想学生保持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注意力是不现实的。而微课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麻烦,它可以保证学生
目的观察宫颈鳞癌组织中转录因子Sox-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4例宫颈鳞癌组织、66例宫颈CIN组织、2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Sox-2蛋白,采用RT—PCR
创新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规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分析了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意义和科学依据,提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