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层组织建设关系着党的全部工作和生存发展,它既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堡垒,也是党员干部核心战斗力的基础。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基层党组织生活形式的不断创新,是永葆党组织建设活力,增强其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生动体现。高校是汇聚人才、培育社会核心生产力的基地,更是培养高素质、有文化学生党员的摇篮。抓好基层党组织生活这一环节,既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又是带动和提升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能力的重要引擎。本文立足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生活的角度,试简要阐述之。
【关键词】独立学院 基层党组织生活 形式创新 实践与思考
切实开展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就是指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系党总支或者党支部。认真抓好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和巩固发展中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组织保证。然而在实际发展现状中,由于独立学院的身份相对特殊,与之相应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既具有独特的个性化特征,也存在许多亟待改进和强化的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增强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和教育功能,本文结合形式创新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简析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的生活现状及其成因
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的规模性扩大,在校学生党员数增长较快。虽然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生活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但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集中地表现形式简单,甚至显得僵化和程式化。尤其是生活内容既空泛散漫又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多为学习理论性内容和上级文件等,与实际状况和需要的联系性、针对性不强,没有很好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心理特点,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好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因而逐步地对学生党员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①独立学院党支部一般是按系来划分管理,包含数个专业的若干学生党员和建党积极分子。队伍规模较大,成员相对复杂,活动和管理存在一定难度。②支部委员大都由身兼数职的思政辅导员兼任,相对年轻、权责不清,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善于创新的信念和解决问题的艺术,工作上常常表现出服从被动、不够规范和相对滞后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党团互促的联动作用。③现代大学生受社会文化思潮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影响较深,而且事务性活动较多,即使他们加入党组织以后,由于入党动机带有相当的功利性,在失去最初的热情和积极性后,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逐步淡化。④最重要的是,院系党委对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研究和指导力度不够,后续教育难以跟进且缺乏特色,严重不利于学生党员的健康发展。
二、对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生活形式的创新性实践
1、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地开展党员思想教育活动。在基层党组织生活中,管理是一种过程性手段,而教育和发展则是战略性目标。 “要想铲除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庄稼长势良好。同样要想让人的思想没有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为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觉悟,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比如,努力改变以往以开会形式为主的生活形式,代之以党的“三基本”专题性教育,着重解决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组织纪律和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性问题。结合当代社会的时政热点等问题,在大学生党员中积极开展以“我为党旗添光彩”为主题之类的学习讨论活动。在坚持传统学习形式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请进来”一些校内外知名人士或党务工作专家前来传经送宝,或着“走出去”到先进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处学习参观,以拓展视野,努力增强思想教育的实在性。
2、要有目标、有计划、有特色地开展党员风采展示活动。每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每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鲜艳夺目的党旗。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要在母体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以模范风采为主题的党员自我形象设计和奉献精神展示活动。比如,怎样善于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如何勤奋学习,带头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如何在困难和复杂面前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生活上勤俭朴素,为创建节约型校园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如何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用党员的高尚人格和先进行为去引领与带动其他学生。再如,党支部可定期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义务清理校园周边环境,去社区敬老院提供义务服务,为校外中小学生开展义务帮教活动……还有,开展“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和党群之间的“结对帮扶”活动,不断放大教育活动效应。
3、要有节奏、有重点、有挑战地开展党员争创实践活动。“有比较才有先后,有激励才有动力。”在独立学院基层党支部建设中,除了组织常规性学习生活和党员活动之外,更要面向党内外、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积极有效地开展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党员争创活动,一方面在促使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他们的个体自豪感和组织荣誉感,另一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引领良好的发展主流和向上风范。比如在生活上,本着以“展示党员形象,促进文明和谐校园”为目的,长期开展以“文明寝室,和谐楼栋”为主题的创建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创先争先意识,而且日益提高广大师生对党组织及其党员的认同感。再如,立足于大学生党员的所学专业和各自特长,通过网络信息和预备就业平台,自觉进行在校时的社会岗位实践锻炼,既可促进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不断丰富自身的大学生活,积累经验、积淀实力,又能为党外大学生带好头、放好样子。
综上所述,无论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还是大学生党员,都要坚持“与时俱进、深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善于创新,自觉主动地做好内外兼修工作,以努力促进自身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 基层党组织生活 形式创新 实践与思考
切实开展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就是指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系党总支或者党支部。认真抓好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和巩固发展中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组织保证。然而在实际发展现状中,由于独立学院的身份相对特殊,与之相应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既具有独特的个性化特征,也存在许多亟待改进和强化的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增强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和教育功能,本文结合形式创新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简析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的生活现状及其成因
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的规模性扩大,在校学生党员数增长较快。虽然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生活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但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集中地表现形式简单,甚至显得僵化和程式化。尤其是生活内容既空泛散漫又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多为学习理论性内容和上级文件等,与实际状况和需要的联系性、针对性不强,没有很好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心理特点,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好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因而逐步地对学生党员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①独立学院党支部一般是按系来划分管理,包含数个专业的若干学生党员和建党积极分子。队伍规模较大,成员相对复杂,活动和管理存在一定难度。②支部委员大都由身兼数职的思政辅导员兼任,相对年轻、权责不清,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善于创新的信念和解决问题的艺术,工作上常常表现出服从被动、不够规范和相对滞后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党团互促的联动作用。③现代大学生受社会文化思潮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影响较深,而且事务性活动较多,即使他们加入党组织以后,由于入党动机带有相当的功利性,在失去最初的热情和积极性后,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逐步淡化。④最重要的是,院系党委对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研究和指导力度不够,后续教育难以跟进且缺乏特色,严重不利于学生党员的健康发展。
二、对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生活形式的创新性实践
1、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地开展党员思想教育活动。在基层党组织生活中,管理是一种过程性手段,而教育和发展则是战略性目标。 “要想铲除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庄稼长势良好。同样要想让人的思想没有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为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觉悟,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比如,努力改变以往以开会形式为主的生活形式,代之以党的“三基本”专题性教育,着重解决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组织纪律和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性问题。结合当代社会的时政热点等问题,在大学生党员中积极开展以“我为党旗添光彩”为主题之类的学习讨论活动。在坚持传统学习形式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请进来”一些校内外知名人士或党务工作专家前来传经送宝,或着“走出去”到先进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处学习参观,以拓展视野,努力增强思想教育的实在性。
2、要有目标、有计划、有特色地开展党员风采展示活动。每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每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鲜艳夺目的党旗。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要在母体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以模范风采为主题的党员自我形象设计和奉献精神展示活动。比如,怎样善于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如何勤奋学习,带头树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如何在困难和复杂面前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生活上勤俭朴素,为创建节约型校园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如何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用党员的高尚人格和先进行为去引领与带动其他学生。再如,党支部可定期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义务清理校园周边环境,去社区敬老院提供义务服务,为校外中小学生开展义务帮教活动……还有,开展“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和党群之间的“结对帮扶”活动,不断放大教育活动效应。
3、要有节奏、有重点、有挑战地开展党员争创实践活动。“有比较才有先后,有激励才有动力。”在独立学院基层党支部建设中,除了组织常规性学习生活和党员活动之外,更要面向党内外、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积极有效地开展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党员争创活动,一方面在促使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他们的个体自豪感和组织荣誉感,另一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引领良好的发展主流和向上风范。比如在生活上,本着以“展示党员形象,促进文明和谐校园”为目的,长期开展以“文明寝室,和谐楼栋”为主题的创建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创先争先意识,而且日益提高广大师生对党组织及其党员的认同感。再如,立足于大学生党员的所学专业和各自特长,通过网络信息和预备就业平台,自觉进行在校时的社会岗位实践锻炼,既可促进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不断丰富自身的大学生活,积累经验、积淀实力,又能为党外大学生带好头、放好样子。
综上所述,无论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还是大学生党员,都要坚持“与时俱进、深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善于创新,自觉主动地做好内外兼修工作,以努力促进自身的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