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施用不同量污泥堆肥对土壤氮组分及δ15N的影响

来源 :同位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wa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连续施用无害化污泥堆肥(以下简称堆肥)对土壤全氮(TN)、不同活性氮组分含量及土壤δ15N的影响,为堆肥改良和培肥沙质潮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河南省小麦-玉米轮作区沙质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2013-2016年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基于不同土壤活性氮组分分组技术和氮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土壤活性氮组分和土壤δ15N对堆肥施入量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连续施用堆肥显著增加了土壤碳氮含量,随施入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施堆肥量达45t·hm-2时效果最为显著,较单施化肥(CK)处理分别增加了265.83%和284.31%(P<0.05)。施用堆肥可以提高活性有机氮组分含量,其中颗粒态有机氮(PON)增加了104.57%280.91%;处理间各活性氮组分含量呈现:颗粒态有机氮(PON)>轻组有机氮(LFON)>水溶性有机氮(DON)>微生物量氮(SMBN)。增加堆肥施入量提高了PON/TN和SMBN/TN分配比例,显著降低了LFON/TN和DON/TN分配比例(P<0.05),从而降低土壤活性氮组分在全氮中的分配比例,说明高堆肥施用量促进土壤氮素以稳定态有机氮形式储存,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累积。2)施用堆肥显著降低了土壤δ15N,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δ15N与土壤氮含量受堆肥施入量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δ15N与土壤TN、PON和LFON含量呈显著相关性,表明土壤δ15N变化特征可指示土壤氮组分受堆肥处理作用的响应。3)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水分及土壤肥力水平(IFI)均会对土壤氮组分含量、活性氮组分分配比例及δ15N产生影响,其中对土壤IFI和土壤pH作用显著(P<0.05),解释率分别达48.2%和17.5%。综上可知,施用堆肥提高了土壤有机物含量,施用量达45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氮储量和活性氮组分含量,对沙质潮土的培肥效果明显,同时,土壤稳定性同位素δ15N变化特征可作为堆肥对沙质土壤质量提升效果的指示指标。
其他文献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的市场化步伐加快,电力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论文中首先分析了
全文检索技术以重点文献资料为基础,建立搜索索引进行准确定位,可大幅度提高检索效率;MVC系统构架模式可解决井场数据服务系统维护代价高、时间长和随时更改信息等问题,为Web
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天津港的发展现状,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条件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通过建模模拟实际工点工况,然后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是目前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襄渝线安康至重庆段增建二线DK607+408处桩基托梁挡墙
DNS作为因特网重要的服务器,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掌握针对DNS的攻击手段及防护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安全厂商也为DNS服务器的安全提供了很多产品。
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国家安全进行回顾与反思,通过外交、军事等视角,从中国与美国、苏联、印度、中国台湾之间的安全关系出发,研究这一时期的国家安全
电力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也是我国污染物排放大户。电力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污染日益加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公共政策执行是将公共政策理念转化为实际效果、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过程。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方式和能力,决定着政策执行的效果。中央出台的公共政策能否落实到位,取决于地
为提高某型导弹发射单元机动作战伴随保障能力,提出一种基于AHP和熵权法的伴随保障能力综合评估方法。根据某型导弹发射单元机动作战任务,分析各阶段伴随保障任务的特点和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