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mind manager)是英国学者Tony Buzan在70年代创作的。它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也就是说,思维导图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它和我们以往记笔记的方法不同,是用图形和文字的方式记录的,并且思维导图是一种头脑风暴式的,创新性的记录方式,将以前以线性的纯文字的记录方式改为一种非线性的图形加文字的记录方式,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增强记忆的效率,还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教好英语,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是相对比较困难的事。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如何解决小学教师和学生遇到的困难呢?借助于思维导图就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因为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中,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就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思维导图设计自己的教学。利用思维导图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既能够抓住重点,又能够梳理教学的思路,还能节省备课的时间。因为思维导图用作了讲课的框架,它就使教师一方面能够在一个即兴讲演与自由谈话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另一方面又可以进行结构相当严谨的讲话。比如以(Animal)为例,以往教师备课,就是按照课本中内容的先后顺序将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写到教案本上,讲课的时候就按照教案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这样的讲课方式的确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设计了这一单元(如图1)。学生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围绕animal这个核心,重点单词就是在图1中列出来的,重要句子就是what anima do you like?/I like……,另外我在设计中还增加了一些对话、小组调查和唱歌等环节,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思维导图将某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清晰地表现出来,能让大家一目了然地看出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
二、利用思维导图导入英语课文中的不同主题。導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每个英语教师都希望从一开始进行课堂教学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都事与愿违。导入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通过思维导图导入教学,轻松而自然,学生们既易理解又易接受,同时也发展了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在英语课上讲关于日常生活话题的时候,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fruit(水果)为主题,刚开始可以只呈现fruit,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再让他们举手回答,说出apple,pear,banana和grape等,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然后教师可以再继续问生活中什么水果是绿色的,什么水果是红色的,将学生的回答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现出来,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大家共同协作制作出来的产品。
三、利用思维导图导入英语,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英语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枯燥乏味,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他们开口的愿望,也能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形式,对语言留下深刻印象。思维导图正符合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生对颜色、图都比较敏感,看到黑板上五颜六色的线条和图形,会增强他们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教师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的知识点上,而且还会引发他们不断思考,比如在讲“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时,可以让学生回答他们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这样既能指引他们不断思考,又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使用不同颜色和线条,颜色和图像能使大脑兴奋,颜色能够给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课堂中,也可以同样以彩色的图片、文字等来勾画思维导图,也一样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英语感兴趣。
总之,思维导图可以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易于学生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而且还能够将信息可视化。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对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师生交流,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校:白水)
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教好英语,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是相对比较困难的事。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如何解决小学教师和学生遇到的困难呢?借助于思维导图就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因为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中,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就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思维导图设计自己的教学。利用思维导图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既能够抓住重点,又能够梳理教学的思路,还能节省备课的时间。因为思维导图用作了讲课的框架,它就使教师一方面能够在一个即兴讲演与自由谈话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另一方面又可以进行结构相当严谨的讲话。比如以(Animal)为例,以往教师备课,就是按照课本中内容的先后顺序将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写到教案本上,讲课的时候就按照教案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这样的讲课方式的确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设计了
二、利用思维导图导入英语课文中的不同主题。導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每个英语教师都希望从一开始进行课堂教学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都事与愿违。导入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通过思维导图导入教学,轻松而自然,学生们既易理解又易接受,同时也发展了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在英语课上讲关于日常生活话题的时候,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fruit(水果)为主题,刚开始可以只呈现fruit,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再让他们举手回答,说出apple,pear,banana和grape等,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然后教师可以再继续问生活中什么水果是绿色的,什么水果是红色的,将学生的回答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现出来,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大家共同协作制作出来的产品。
三、利用思维导图导入英语,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英语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枯燥乏味,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他们开口的愿望,也能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形式,对语言留下深刻印象。思维导图正符合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生对颜色、图都比较敏感,看到黑板上五颜六色的线条和图形,会增强他们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教师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的知识点上,而且还会引发他们不断思考,比如在讲“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时,可以让学生回答他们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这样既能指引他们不断思考,又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使用不同颜色和线条,颜色和图像能使大脑兴奋,颜色能够给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果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课堂中,也可以同样以彩色的图片、文字等来勾画思维导图,也一样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英语感兴趣。
总之,思维导图可以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易于学生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而且还能够将信息可视化。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对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师生交流,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