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绰号看唐人的道德情操

来源 :乾陵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eng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绰号又称外号、诨号、谑名等,一般是他人施加,根据被命名者的外貌、品德、声望、本领、业绩等特征而命名的。绰号有褒义和贬义之分,清赵翼《陔余从考》卷三十八“混号”条云:“世俗轻薄子,互相品目,辄有混号。”~([1])这只是指出绰号贬义的一面。同书同卷“别号”条云“古人都无别号,而学行足以服人,人自有加之美号者”。美号作为褒扬人的名号也应纳入绰号的范畴。褒义绰号是针对某 Nickname, also known as the nickname, nickname, ban name, etc., are generally imposed by others, according to the named person’s appearance, character, reputation, ability, performance and other features named. Nickname has commendatory and derogatory points, Qing Zhao Yi “Yu Yu from the test” volume thirty-eight “mixed number ” Article cloud: “mundane thin, ]) This is just to point out the derogatory side of the nickname. The same book with the same volume ”alias “ article cloud ”the ancients have no alias, and academic enough convincing, with its own beauty of the United States ". As a compli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a name should also be included in the category of nicknames. Commendatory nickname is for a
其他文献
《旧唐书》自后梁即开始搜集材料,准备着手纂修,但直到后晋天福六年(941)才正式下诏令张昭远等修纂,于开运二年(945)即修成,前后修纂仅用了四年多时间。虽然史料搜集比较宏富
鼠疫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对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云南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环境因素,历史上发生了许多次因云南环境及社会、民族因素而诱发的传染性疾病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都希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和意境中,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但是,单调、固定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这种要求。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营造师生互动、情境交融的氛围。有了氛围,才有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  每个学科都有其本身的特点,情境的创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结合语文学科的
唐人白居易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时身先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说的是王莽在未篡位时,以谦恭仁孝广获赞誉,可是篡位之后,则骄横不可一世,终致败亡。确实如此,王莽当上皇帝后,和之前判若两人,篡位前的他敏感、自制,对各种批评意见都非常重视,可以说是从善如流,积累起众望所归的威信。当上皇帝之后,变得固执、迟钝,听不进去任何规劝,制定并强行推行一系列的错误政策,这些政策不仅摧毁了他以
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就是考试了,不管是月考还是期末考,或者说,高考。反正在露露看来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就是考试。露露抬起头,稍稍一瞥,看到附近同学做题做得满头大汗或者咬
市场经济呼唤现代企业家队伍杜贞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企业的转轨建制,关键是要有一大批懂管理、善经营、驾驭市场、勇于竞...
大连市第十六中学地处大连市中山区,与中山广场毗邻,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是大连市首所涉外完中。学校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学校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蜀国人。他小时候喜欢读书、击剑,诗词歌赋无一不通,而且还弹得一手好琴。有一次司马相如在回成都的路上,路过临邛(qiong)县时,遇见了当县令的好友王吉
随着新课程的改进与深入发展,自主、合作与探究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生动、富有哲理性,采用合作的教学模式既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效率学好语文
郑声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是与朝廷雅乐相对的一种地方性音乐。孔子服膺周礼,竭力捍卫雅乐,因而“恶郑声之乱雅乐”。细检历代典籍,也可以发现对郑声的挞伐史不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