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Internet网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发布平台,而网页是信息的载体,学习网页制作是学生学习网络相关知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的重要途径。“网页制作”课程是中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一门操作实用性、综合性都很强,兼有技术基础课和实践课双重特色的课程;也是社会急需,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针对“网页制作”课程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改革。
关键词:“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27-01
一、突出学生技能培养,改变教学思想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培养目标,“网页制作”课程作为计算机类、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也要符合这个培养目标。网页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需要一些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如:静态网页制作需要photoshop、flash、工具软件、色彩美术版式设计等;动态网页制作需要数据库基础知识(access\sqlserver、程序设计语言(asp\.net)。因此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制作教学计划,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同时网页制作课程又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主是通过软件(Dreamweaver)来设计网页,但制作网页的一些部分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因此,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高职学生,太多的理论知识又难以灌输,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兼顾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综合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为高职学生的教育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我校“网页制作”课程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一周安排6节课时,其中老师授课4节课时,学生上机2节课时。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中讲解、演示示范,主要讲解书的案例和一些操作方法,课程讲完后,学生通过上机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堂课下来,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跟着做什么,学生只会做老师讲的,不会融会贯通,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缺乏交流互动,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现在主要采用机房多媒体上课,在上机实践课过程中,老师通过精心准备案例讲解,学生完成本案例进行模拟操作学习,完成的具体操作由学生自己承担,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由老师通过多媒体广播教学,对学生个别存在问题老师亲自指导。完成本任务后,老师布置拓展任务,由学生为主导,老师为辅导的模式教学,由学生通过拓展任务的知识要求,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任务。最后老师检查任务并重难点讲解。一堂课完后,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做的拓展任务作品发到老师主机上,由老师收集后,评价学生的作品,集中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和发现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既满足学习活动的循序渐进、学生学习的完整,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同时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给予指导。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大力开展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案例项目等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为学生走向岗位做好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导向,利用有效的资源,充分发挥主动性、互动性和创新精神,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最终实现知识结构的构建。教师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的基本知识,结合教学任务目标制定出具有针对性、难度适中且结合实际的项目任务,来完成课堂教学。最后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最少做两个综合实训项目,在所指定的项目中,要考虑到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学生之间的协作、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亲自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来,学生在完成网页设计、制作、测试、发布、上传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改变学习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改变原有单一的学习评价,采用多方面学习评价方式:如展示学生作品、案例项目测试,改变传统试卷考试,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平时学习态度情感等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认识自己学识水平,从中找到学习中不足,同时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在进行合理评价过程中引入奖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收集学生作品,让学生一起参与评价,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有意识的通过电子作品评价方式进行全班展示,对优秀的学生作品可以发布到校园网上,让全校师生参入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改变原来的考试机制,促使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五、结束语
“网页制作”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有其独特之处,通过实践,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技能。
关键词:“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27-01
一、突出学生技能培养,改变教学思想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培养目标,“网页制作”课程作为计算机类、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也要符合这个培养目标。网页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需要一些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如:静态网页制作需要photoshop、flash、工具软件、色彩美术版式设计等;动态网页制作需要数据库基础知识(access\sqlserver、程序设计语言(asp\.net)。因此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制作教学计划,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同时网页制作课程又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主是通过软件(Dreamweaver)来设计网页,但制作网页的一些部分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因此,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高职学生,太多的理论知识又难以灌输,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兼顾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综合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为高职学生的教育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我校“网页制作”课程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一周安排6节课时,其中老师授课4节课时,学生上机2节课时。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中讲解、演示示范,主要讲解书的案例和一些操作方法,课程讲完后,学生通过上机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堂课下来,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跟着做什么,学生只会做老师讲的,不会融会贯通,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缺乏交流互动,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现在主要采用机房多媒体上课,在上机实践课过程中,老师通过精心准备案例讲解,学生完成本案例进行模拟操作学习,完成的具体操作由学生自己承担,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由老师通过多媒体广播教学,对学生个别存在问题老师亲自指导。完成本任务后,老师布置拓展任务,由学生为主导,老师为辅导的模式教学,由学生通过拓展任务的知识要求,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任务。最后老师检查任务并重难点讲解。一堂课完后,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做的拓展任务作品发到老师主机上,由老师收集后,评价学生的作品,集中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和发现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既满足学习活动的循序渐进、学生学习的完整,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同时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给予指导。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大力开展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案例项目等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为学生走向岗位做好准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导向,利用有效的资源,充分发挥主动性、互动性和创新精神,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最终实现知识结构的构建。教师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的基本知识,结合教学任务目标制定出具有针对性、难度适中且结合实际的项目任务,来完成课堂教学。最后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最少做两个综合实训项目,在所指定的项目中,要考虑到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学生之间的协作、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亲自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来,学生在完成网页设计、制作、测试、发布、上传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改变学习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改变原有单一的学习评价,采用多方面学习评价方式:如展示学生作品、案例项目测试,改变传统试卷考试,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平时学习态度情感等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认识自己学识水平,从中找到学习中不足,同时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在进行合理评价过程中引入奖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收集学生作品,让学生一起参与评价,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有意识的通过电子作品评价方式进行全班展示,对优秀的学生作品可以发布到校园网上,让全校师生参入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改变原来的考试机制,促使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五、结束语
“网页制作”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有其独特之处,通过实践,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