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α蛋白与BRAFV600E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aoxi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雌激素受体α(ERα)蛋白和BRAFV600E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PTC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ERα蛋白和BRAFV600E蛋白在1 105例PT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ERα和BRAFV600E蛋白表达与PT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ERα与BRAFV600E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

结果

ERα蛋白阳性表达与男性(χ2=6.087,P=0.001)、年龄<45岁(χ2=5.197,P=0.023)及多灶性肿瘤(χ2=4.446,P=0.035)均有关;BRAFV600E蛋白阳性表达与ERα蛋白阳性(χ2=6.209,P=0.013)、非桥本甲状腺炎(χ2=29.388,P<0.001)、无侧方淋巴结转移(χ2=6.849,P=0.009)及多灶性肿瘤(χ2=9.596,P=0.035)均有关。

结论

男性、年龄<45岁、多灶性肿瘤及BRAFV600E蛋白阳性的PTC患者更容易出现ERα蛋白阳性表达;BRAFV600E蛋白可能抑制桥本甲状腺炎、肿瘤生长及侧方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促进多灶性肿瘤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上纵隔转移淋巴结分区方法,以提供精确的解剖学定义。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癌伴上纵隔淋巴结转移36例患者,分析手术方式、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将上纵隔淋巴结分为10个区域:1、2Ra、2Rb、2La、2Lb、3A、3P、4R、4La和4Lb区。根据上纵隔转移灶位置,选用经颈部直视、腔镜辅助、胸腔镜、腔镜辅助联合胸腔镜或传统正
目的比较完全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19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各95例。结果腔镜手术组比开放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153±25)min比(116±17)min、(5.56±1.08)d比(5.08±1.04)d,t=11.827、3.083,均P<0.05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和临床特征对甲状腺微小髓样癌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手术的233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根据是否存在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结果与甲状腺非微小髓样癌相比,甲状腺微小髓样癌主要首诊方式是超声检查(χ2=32.290,P=0.000),具有更早的TNM分期(χ2=50.300,P=0.000)及更多的超声恶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