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西药注射剂配伍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uckxsb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设计常用中西药注射剂配伍查询的简便方法。 方法 将《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的内容录入到Excel表的查询模版中,并设计两药配伍查询的方法。 结果 基于Excel知识设计的常用注射剂配伍查询系统查找迅速、准确。 结论 同以往的人工查询相比较,该查询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准确可靠的特点。
  [关键词] 注射剂;配伍查询系统
  [中图分类号] R9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7-182-03
  静脉给药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2种或2种以上注射用药物的配伍使用,临床上已非常普遍,在强调合理用药的今天,注射用药物配伍的适宜性、相溶性与稳定性的考察在医院药学范畴内正逐步受到重视。我院自从建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以来,加强了对注射用药物配伍的审核,除了参考工具书及药品说明书外,《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1](以下简称“检索表”)是我们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该检索表因其涉及的常用中西药注射剂较全面,且为挂图式,可挂在各科室墙上,供临床医师、护士[2]、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参考查阅,故在临床具有一定适用性。我院药师在检索表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不足之处较多,便运用Excel知识[3-4]将其编成“常用中西药注射剂配伍查询系统”(以下简称“配伍查询系统”),现介绍如下。
  1 平台
  1.1 硬件
  处理器:Intel酷睿I3双核处理器;内存:1 G;硬盘:120 G。
  1.2 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XP;应用软件:Office 2003。
  2 配伍查询系统的设计
  2.1 设计依据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配伍表中包含了400种化学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的配伍情况。该表将400种药品编号,并分为十二大类,分别为:(1)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2)抗微生物药、寄生虫药;(3)消化系统药;(4)心血管系统药;(5)呼吸、神经系统药;(6)麻醉、镇痛用药;(7)泌尿、生殖系統药;(8)免疫、内分泌系统用药;(9)血液系统药;(10)抗肿瘤用药;(11)中药注射剂;(12)解毒药。配伍表分为两大内容,编号为1~197的药品相互配伍情况在一个三角形表格中以不同颜色表示,查找时,首先找到要配伍的两种药品坐标,然后在此表格中找出交叉汇合点,根据汇合点的颜色识别配伍情况,1至197号药品分别归属于(1)~(10)类。而编号为198~400的药品则以文字表示其与1~400种药品中某些药品的配伍情况(有配伍结果的列出,无配伍资料或配伍意见不一致的不列出),198~400号药品分别归属于(2)~(6)、(8)~(12)类。从目前的水平来看,我们只探讨两种药物间的配伍作用。超过两种以上的药物,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目前研究的尚不多。
  2.2 配伍查询系统界面的设计
  在配伍查询系统的表头,将两药配伍的8种情况先罗列出来,并以不同的颜色区分,即(1)绿色:可配伍,两药混合后无外观变化及配伍禁忌;(2)红色:忌配伍,两药混合后出现理化、药理、药动学及药效学等方面配伍禁忌;(3)蓝色:先稀释,药物分别稀释后再行混合,可不产生理化变化;(4)紫色:不宜配伍。配伍后两药相互作用致使疗效或稳定性显著降低;(5)黑色:不宜配伍。配伍后两药相互作用致使毒性、不良反应增加;(6)褐色:慎重配伍。两药相互作用致使作用过强,须减量;(7)黄色:单独使用,勿与其他注射剂混合,应分开使用;(8)白色:空缺,无配伍资料或配伍意见不一致,暂不录入。在配伍查询系统的主体部分,A列按照检索表的编号按顺序排列400种中西药注射剂,每种注射剂又都有对应的两行,每1行有200个格子,两行共计400
  个格子,400个格子按照检索表的编号按顺序排列400种药品,400种药品名称根据与A列药品的配伍结果以不同的颜色显现(如果是与自身配伍,则以空白显示)。所有药品除有中文名外,还设有拼音代码,以方便检索。见图1。
  2.3 配伍查询系统的使用
  因为是两药配伍结果的查询,故查询系统的使用需经过两步查询法,首先在A列中先查找配伍的A药,并选定该A药对应的两行;其次,在找到的A药的对应两行内再查找与之配伍的B药,找到B药即显示两药配伍结果,结果以颜色显示。具体介绍如下:第一步:用鼠标点击选中“A列”。第二步:直接用快捷键Ctrl+F以弹出“查找”对话框。第三步:在“查找”对话框录入要查找药物的拼音代码,如查找“氨茶碱”,则输入“acj”,然后点击“查找下一个”或直接按“回车键”。第四步:关闭查找对话框,用鼠标左键选中氨茶碱对应的两行“246、247”,使该两行内容被选中。第五步,和前面方法一样,直接用快捷键“Ctrl+F”调出查找对话框,输入要查询的与氨茶碱配伍的药物,如“维生素C”,则在对话框中输入拼音代码“WSSC”,然后选择“查找下一个”或直接按回车键直至找到“维生素C”。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氨茶碱与维生素C配伍的颜色是红色了,表明两药忌配伍,两药混合后出现理化、药理、药动学及药效学等方面配伍禁忌。
  2.4 配伍查询系统设计时碰到的问题
  在制作配伍查询系统时,发现检索表中共有79组配伍结果自相矛盾,即同一组药品的配伍情况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见表1。
  本文认为,编码在1~197号之间的药品相互配伍结果由于是在三角形表格中以唯一的一个交叉汇合点表示的,不会出现配伍矛盾的情况。而编号在198~400之间药品与1~400号药品之间的配伍由于是以文字表示就可能出现错误,错误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查询次序不同而出现不同结果,例如,查询A药与B药的配伍情况,通过A查B,出现结果1,但是如果通过B查A,则可能出现结果2;还有些情况是在同一药品项下就出现矛盾的情况,如通过A药查B药,在A药项下就出现两种与B药的配伍结果。这些配伍矛盾的情况会给临床用药带来错误的信息,特别是红-绿或者黑-绿这种完全相反的配伍结果,需要谨慎对待。   本文的配伍查询系统将两种不同的颜色均标注在表格中,以示提醒。在实际应用中,凡是有两种颜色标注的均以限制级别较高的颜色为准。如红、黑、紫、蓝等色与白色配伍,以有色的限制为准;红、紫配以红为准;红、黑配以红为准;绿、蓝配以蓝为准;红、绿配以红为准;绿、黑配以黑为准;绿、紫配以紫为准;蓝、黑配以黑为准;黑、紫配以黑为准。
  3 配伍查询系统使用体会
  3.1 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前从挂图表上手工查找药物配伍情况比较费时,首先要在400种药物中找到需要查询的药物,虽然可根据药物的分类在十二大类中查找,但是1~197号药品与198~400号药品分类有重叠,故有可能一个药物要查找两次才能找到其所处的位置,与之相配伍的药品的查找也有类似情况。现在使用这个配伍查询系统后,数十秒就能查到配伍结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提高了准确度
  挂图式配伍表的三角形区域格子小而密,容易产生视觉上的误差,常需复查。我们使用的配伍查询系统是由两名药师经过双人核对录入电脑,查到的结果与配伍表上的完全相同,保证了结果的一致性,不易出差错。
  3.3 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基于以上两个优点,药师使用该配伍查询系统的频率大大提高,间接地提高了检索表的使用率,特别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师,每天电脑开机的同时会打开此配伍查询系统备用,无论是医生、护士咨询用药配伍情况,还是日常审核医嘱过程中,均会参考此配伍查询系统提供的结果,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4 讨论
  注射药物间配伍变化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5],输液的配伍禁忌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6-7],需要药师严格把关。而药师丰富的药物信息资料,是输液使用的安全保证。传统的注射药物配伍一般是从医院治疗室挂图式的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上核对查找,繁琐费时、易出差错,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使得医务人员在正确使用注射药物保证治疗安全方面增加了许多风险[8-10]。我们设计的配伍查询系统,解决了传统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查找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高了临床用药安全和工作效率,适合推广。
  [参考文献]
  [1] 宗希乙,沈建平.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2] 邓佳卉,张琰,岳鹏.护士使用《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6B):1516-1517.
  [3] 郭洪奎,潘丽旭,江树仙,等.检验信息Excel查询系统的建立[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3):146-147.
  [4] 射学建,张征,倪江洪.通过编程建立注射剂与溶剂配伍禁忌的微机查询系统[J].中国药业,2011,20(3):44-45.
  [5] 刘世莲.中西药注射剂配伍禁忌[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7):164-165.
  [6] 罗小捷.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存在的问题[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2):5070-5071.
  [7] 段锡斌. 1993~2007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2): 94-98.
  [8] 周华晨 , 胡安新. 静脉联合用药中氨溴索的配伍禁忌[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 150-151.
  [9] 蔡长春, 薛洪源, 闫成. 圍术期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分析及用药干预[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6): 73-75.
  [10] 欧庆霞.中药注射剂配伍加胰岛素的葡萄糖的输液稳定性观察[J].现代医院,2012,12(8): 84-85.
  (收稿日期:2013-03-11)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降糖治疗+培哚普利)和实验组(降糖治疗+替米沙坦),治疗1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14周后,两组患者FBS、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手术在治疗儿童颅底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鼻颅底外科2010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确诊为颅底肿瘤并行鼻内镜治疗的患儿共44例,其中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国家行政体制”。为理解这一要求,需要对历史上主要的六种国家行政体制进行梳理探究。国家行政体制最早发端于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雅
[摘要] 目的 分析七氟醚、异氟醚与地氟醚复合异丙酚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肺内分流及血气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92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七氟醚、异氟醚和地氟醚组,各64例,分别接受七氟醚、异氟醚与地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分析3组患者肺内血流和血气变化。 结果 随着插管和气腹的进行,3组患者Qs/Qt均见升高,而PaO2逐渐下降,放气后肺内分
目的为了综合评价国内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阳性表达的流行现状。方法利用计算机全面、系统地检索各数据库,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文献,应用Stata 1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的临床安全性。 方法 择期行LC的患者60 例,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A组)和全凭静脉组(B组)。A组采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维持,B组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麻醉维持。监测并记录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喉罩拔除时间,观察恢复期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 组拔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