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马当矶对上下游航道变化关系的影响

来源 :水运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城陵矶以下至长江口段长约1 200 km的河道,大大小小有120多个矶。这些山矶在地质上是一种断层破裂带,长江河床正是沿着这些破裂带发育,束缚了长江完全自由摆动的可能性。在矶头突出处往往河床较窄,过了矶头,河床变宽,形成宽窄相间的藕节状。根据历史记载,这些山丘、石矶很早就滨临大江,江岸一直比较稳定,这就决定了长江在历史时期的总流势。但由于各矶头所处的位置、地质构造不尽相同,相应的矶头对河道演变的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通过对马当矶的研究为系统研究长江中下游矶头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敦煌变文是对敦煌遗书所在时代、地区生命与社会文化总的浓缩反映和体验的升华,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而《伍子胥变文》正是典型代表。笔者试图从文学性的角度切入,通过对伍
近年来网络舆情具有鲜明的特点:舆情趋于“平静”、爆发力度与持续性减弱、“舆论倒逼”现象减少、不满情绪的表达转向私人圈。与此同时,网络空间也出现舆论麻木、舆论力量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