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中华护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c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在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安排3个学时实践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音乐治疗室、心理咨询与沙盘室、心理评估与测量室和团体辅导室,将2个班共127名护理本科生分组,让其轮流进入各实验室完成心理学基础实验(0.5学时)、心理测量实验(0.5学时)、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1学时)、团体辅导训练(1学时)的实践教学,课后发布角色扮演情景剧作业.学生均按要求提交了情景剧视频.在情景剧中,学生根据所选病种患者的心理正确应用了心理测量技术、心理咨询技术和心理治疗技术.通过护理心理学实践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护理心理的常用量表的使用、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今后,可尝试增加护理心理学临床见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5月—8月便利选取武汉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室237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积极感受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总分为(31.28±7.28)分,得分率为69.5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照顾患者的总时间及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是其积极感受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可解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积极感受32.3%的总变异。结论维持性
目的构建儿科医院新入职护士带教师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遵循素质洋葱模型的概念框架,运用文献回顾、访谈法、研究小组讨论初步构建儿科医院新入职护士带教师资能力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16所三级甲等医院、3所医学院校的23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最终构建的儿科医院新入职护士带教师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项(临床实践能力、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个人综合素质),二级指标16项,三级指标51项。2轮函询专家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45,2轮函询的肯德尔系数分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将其划分为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观察组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案,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方案,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以后,对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饮食、用药、功能的锻炼方面的配合度对比中,观察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