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D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是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大约为12—16岁,发展心理学认为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容易产生反抗情绪,被称为“第二反抗期”。有调查表明:有将近20%的初中生存在着较严重的“逆反”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影响着青少年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甚至给家庭、学校、社会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一、形成原因
  1. 教育者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强制要求的手段以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严过急,并经常采取严厉训斥、恶语批评、随意留校、强制检讨等伤害学生自尊和人格的手段,由此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反抗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师的说教,不愿执行教师提出的要求,甚至故意对抗。
  2. 教育者要求过于频繁,又不严格执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于频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不严格要求。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降低了教师的人格和威信,往往造成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在心理上出现厌烦甚至厌恶情绪,使他们采取反感或“无所谓”的心态来对待教师的教育和提出的要求。
  3. 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公正造成学生反感和对立。教育实践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讨厌的是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注重调查了解,不尊重事实,主观臆断,盲目猜测,偏听偏信,做出不公正不合理的结论。
  4. 初中生因缺乏知识经验导致对教育者的误解。调查表明,初中学生因受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影响,对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时常会出现不理解或产生误解,由此他们往往主观地认为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不正确,甚至认为是教师有意刁难,因而不愿意接受和执行。
  5. 教育者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各种行为要求过高,脱离了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或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原有的需要和愿望相矛盾,这些都容易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厌烦情绪,并导致他们不去接受和执行。
  二、教育对策
  (一)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承,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认同则容易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共振”效应。反之,则会出现思维盲点,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其效能。因此,要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形成心理上的认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倾注爱心,讲求民主作风,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处处体贴关心学生,以赢得学生的热爱和拥护。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保持敬业、自律、宽容、可信的人格魅力
  古人云:“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做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生活及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博学、自律、宽容、诚实可信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提高言教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威信,使学生信服并效仿,形成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性效应,从而有效防止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应注意调查,尊重事实、并善于激励
  调查表明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合理是造成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应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如若对优生偏爱姑息、对差生粗暴严厉,会使学生心理失衡,表现为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对立情绪,造成心理抵触,从而出现教育效果的“零效应”,甚至是“负效应”。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处理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结论,并注重班级群体舆论的正确引导,从而使教师处理的问题得到学生广泛的赞同和支持。
  (三)教师的教育要严而有度,讲究艺术,并善于运用“暗示效应”
  所谓暗示,指的是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被暗示者大多愿意接受那些具有较高威望和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的人的暗示。因此,做为暗示的实施者和学生心目中的崇拜者——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际吸引力的同时,还应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尤其应注意巧妙运用“暗示效应”,尽量少用命令方式提出要求。
  (四)对于已经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对于缺乏知识经验而造成“逆反”心理的学生,要尽量联系他们的实际,运用具体生动的事例,讲清道理,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观念;对于教师因处理问题不公正或要求过繁又不严格执行造成“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断改进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学生,重新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对于因教师要求过高、过严、过急,导致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要摒弃强制手段,更不能求全责备,应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要求,提高他们对执行教师要求的意义的认识
  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也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只要社会、家庭、教师正确对待,用心教育,就一定能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十分重要,但又十分难教。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全面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本文作者提出了分类推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作文 教学方法 分类推进  纵观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作文的赋分比率都高,大有“成也作文,败也作文”“得作文者得天下”之说。于是,作文便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然而,当前初中生的作文水平偏低,如何提高?这也是初中语文
100多年前,天津就是中国北方开放门户和工业城市,中国近代第一条自建铁路、第一所大学、第一个海关……从那时起,北京周边广大区域的发展或多或少地留下天津的印记。今天,当
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这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对此我常常在思索,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该做些什么呢?寻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学生们导航,让他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教学对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诗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促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从朗读和想象中发现古诗的音韵美
【摘 要】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深入交往,作为最广泛使用的两种语言交流工具——汉语和英语,便被人们在各个层面上不停地拿来对比研究,汉英寒暄语之间的差异及其起因也随之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本文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汉语或英语交流时,在遇到相同寒暄语时的不同反应,和在相同环境下使用不同寒暄语的情境中,经常犯的错误及其所造成的误会,探讨了汉英寒暄语的不同方式及汉英语言国家不同文化内涵,对比了文化、语言
<正>卵巢早衰(POF)是一种40岁前出现的以闭经、性欲减退、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1],病因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医源性损伤或特发性原因有关。
【摘 要】在倡导新教材的课程改革之际,实现学生自主解决物理学科的实际问题和高校升学率的目标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关键。经过物理教学的长久实验,各种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实施“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促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强化了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本文重点阐述了物理教学问题的类型和功能以及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途径。论述了培养提问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物理教学 提问能力
【摘 要】德育教育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文从德育教育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实施原则出发,进一步探讨其应用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 德育教育 原则 措施  一、德育教育在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潜能,营造浓厚氛围  新时期的班主任教育管理要求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不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动性,班主任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的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主体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理论依据。数学课程应当推动学生这种潜能的开发,使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过程的机会。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就是让学生想学、乐学。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为了
MACC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cancer1)是最近被报道的一种在结肠癌中调控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基因。MACC1作为诱导肿瘤转移发生的HGF/Met信号旁路的调控者,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