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与高校文化发展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j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结合。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环境建设和图书馆员整体素质提高对高校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文化发展 联系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文明传播的窗口;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教学辅助部门,是高校师生文化学习、科学研究和思想交流的中心平台。其建设规模,文献信息资源配置和管理水平对高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研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办好图书馆就等于办好了大学的一半。”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张忠凤,2007)。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图书馆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在长期的文献情报活动中形成的,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文化的构成要素广泛,涉及思想理论、道德规范、服务艺术、价值观念、管理作风、精神风貌、制度、组织、行为模式等。高校图书馆文化由表及里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一)没有物质文化,校园文化就无从谈起。
  有人说,当今高校的大楼多了,大师少了,可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完善的设施,没有合理的构建,没有舒适的环境,那么怎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怎能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经历了由闭架到开架,由手工到自动化,由以“藏”为中心到以“用”为中心的巨大变革,图书馆的建筑理念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如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适用、高效、灵活、舒适、安全、经济、美观、节能、环保等。
  (二)丰富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一所学校,之所以充满生机活力,充满文化气息,是因为学校拥有独特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师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体现在师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在校风和学风上。追求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为了强化学校的管理,规范师生的言行;是为了师生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度是面向全局,适应学校进一步发展设立的,它能促进学校平稳、健康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与高校文化发展的必然联系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这一规程强调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这与校園文化发展的宗旨是一致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工作人员素质高,有条件、有能力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我国图书馆界来说,正面临德国社会学家哈马斯所说的时间性压力,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向传统,社会乃至外国文化汲取营养,另一方面对校内外读者,对社会,对外产生交流辐射。
  (一)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高了读者思想境界、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资源聚集的场所,包括纸质图书、网络资料、音像和光盘,这些资源内容丰富,有悠久的传统文化,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有本土的本国文化,也有引进的国外文化。有深邃的哲理思想,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有“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徜徉书海之中,读者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高校图书馆的外部设计和室内布局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图书馆室内书刊满架,墙壁上悬挂着名人字画,充满了浓郁的书香气息,身处这样舒适、便捷、文雅的环境中,定能神清气爽、身心愉悦,提高学习效率。高校图书馆作为面向全校开放的知识和信息中心,具有集服务性、专业性、技术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独特优势,通过连续系统地收集、保存、组织、开发并传递文献信息,为师生阅读学习提供保障。
  (三)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学校文化发展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列宁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他们文雅的举止、礼貌的用语、微笑的服务让师生感到温馨惬意,读者能够在和谐愉快的文化氛围中互动交流。图书馆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和奖惩制度等,这在规范图书馆工作人员言行的同时,也对读者进行了约束,增强了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保证了图书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和谐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一座布局合理、格调优雅、装饰美观大方、服务热情周到的图书馆不仅凸显了图书馆知识殿堂的人文环境美,而且蕴含一股浓厚的文化韵味,使广大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身心得到最大的愉悦,并对图书馆流连忘返,这不仅使图书馆的价值得到最大实现,而且提高了读者的人文修养。(王浩,2013)
  (一)高校图书馆要有计划、按比例地购置各种信息资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很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高校图书馆现有的运行机制部门多,管理头绪多,资源、人员配置分散,造成了图书馆人力资源、财力资源、读者时间和精力的严重浪费,阻止了图书馆投资效益的最大化。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既要有纸质文献,又要有录音带、光盘等形式的电子文献。(杨东铭,2013)
  (二)利用自身的环境与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一个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教育职能。”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图书馆建筑不但要讲究质量,更要融入文化,展示文化脉络,这样才有恒久的吸引力。读者走进图书馆,呈入眼帘的是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环境与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读书沙龙和学术讲座,吸引更多师生参与,营造美好的文化氛围,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文化、体味文化,提升高校文化的层次。
  (三)借助最先进技术实现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上专家明确提出:“当今,拥有图书和其他馆藏资料已不再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只有借助最先进技术,能查到所需信息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获取的方式越来越多,可供读者选择的平台越来越多。在数字环境中,图书馆利用数字资源和网络环境,造就了一所没有边际的大学。社会民众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四、结语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社会激荡之时,对于文化究竟采取何种态度,这是一个由世界观决定的根本问题之一。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其自身也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指引和规范着图书馆工作。2011年10月18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發展的6项奋斗目标:公民素质提高、文化产品丰富、文化服务均等、文化产业多元、开放文化格局、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并提出了与高校有关的具体措施,包括: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高校图书馆与文化事业单位协同建设等。这是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和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也是向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文化界提出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忠凤.浅议建立有利于内部知识共享的图书馆文化[J].图书馆论坛,2007,2:32.
  [2]王浩.图书馆建筑中的人文关怀——以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2013,4:137.
  [3]杨东銘.弘扬书香文化助推校园文化建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营造书香校园的尝试[J].图书馆,2013,2:132.
其他文献
摘 要: “钱”在阶级社会中可以表现它的万能,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地位。本文分析了《孔乙己》中的“几文大钱”在交代人物的身份及社会背景、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钱” 《孔乙己》 “几文大钱”  “钱”在阶级社会中可以表现它的万能,决定一个人的地位。《孔乙己》中的“几文大钱”在交代人物的身份及社会背景、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几文大钱”交代
摘 要: 口译实战中信息量大,但仍须完整、准确地将信息翻译成目的语,传达给目的语受众。根据释意理论的要求,通过实例讲解,在理解获取的信息的意思后,运用大脑记忆和笔记记录信息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是成功完成口译任务的必要条件。应进一步加强口译学员和在职口译员对记忆力和笔记的日常练习的重视。  关键词: 释意理论 记忆力 笔记  引言  口译实战中,记忆力和笔记起到关键作用,是理解和储存信息过程中必不可少
摘 要: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中外医学交流越来越频繁,介绍和翻译国外的医学文献,有助于人们掌握最新的医疗资讯,因此,医学文献翻译需求日益增加。由于醫学文献属于科技文体,用语正式,内容表达要求专业、严谨、准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以《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方法》中的部分句子作为案例,分析医学文献英译汉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医学文献 翻译 案例分析  一  随着世
摘 要: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翻译的策略选择取决于翻译目的。应用翻译则以传递信息为目的,侧重信息传递内容和效果。功能翻译理论是应用翻译研究最主要的研究角度,特别是功能目的论的文本类型分析与应用翻译联系紧密。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对应用翻译进行研究,探寻二者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功能翻译 应用翻译 翻译理论  1.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 
摘 要: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第一课堂的延伸,精神的乐园。良好的阅读环境,优质的服务态度,精良的图书馆内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质量。本文通过学校图书馆的环境、服务、质量等阐述学校图书馆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 学校图书馆 影响 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但受制于教材与教学实践。学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第一课堂的延伸,是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了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产生弥补了第一课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