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美”——陈洪绶与德加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优秀的画家往往可以用画笔满足人们憧憬美、欣赏美的愿望。不过也有一些脾气古怪的画家,他们眼中的"美"就是和别人不一样,他们的作品在许多人看来都可以称得上"丑陋"。陈洪绶和德加就是这样两位画家。陈洪绶(1598—1652),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陈洪绶生长在明清两朝交替的战乱时代,他自青年时代起就有着很高的政治热情,
其他文献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与音乐的关系尤为密切。本文主要从对舞蹈钢琴伴奏者的选曲能力、乐曲创新及即兴伴奏能力以及与舞蹈教师的合作能力等方面来阐述如何使钢琴伴奏
早就听说济南市委宣传部有个杨炳云,书法不错,但一直未见真容。后来他到了文联工作,可惜我那时已“隐于山林”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他办公室去,看到挂在墙上一些他刚刚写
舞蹈动作作为舞蹈作品最基本的艺术手段,通过力量、幅度、节奏、表情等精炼集中地塑造典型化的舞蹈形象.舞蹈动作根据作品的主题需要,应体现出形象的“典型化”,合理地、有序
提起林多,相对于他的哥哥,被誉为“中国藏獒油画第一人”的著名油画家林跃,一般读者或许还比较陌生。但是,林多也不逊色,他少年成名,先后师从魏传义、刘伯骏、黄原、王镛等中国书画
本文就俄侨对老哈响(现哈尔滨交响乐团前身)的影响力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地域特点、演出活动、教学成就,等方面的阐述和梳理,揭示了俄侨音乐家们对哈尔滨音
宝宝出生后,观察他的大小便成了做父母的一项功课。在宝宝的大便和小便里,藏着什么样的信息呢?
我国的音乐教育学处在起步阶段,建立完善的音乐教育学需要教育改革。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好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由教改的基本理念渗透到具体教改实践措施当中,使我国的音乐教
身韵课的出现是中国古典舞的一项重要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体系走向了自身形式的规范化和舞种化,身韵,全称是"身法韵律","身法"指的就是动作,"韵律"就是呼吸、气息。但是
本文通过对巴托克钢琴曲集《小宇宙》第101首之“减五度”的和声、调式、调性的分析,以期对巴托克的音乐创作的个性特征加以了解和体会.
舞蹈是一门“美”的艺术,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它主要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抒发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美的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美育的作用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