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参谋,择优推荐课外阅读内容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好书带给孩子的裨益可能是永久性的,会让他们受益终生。然而,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对阅读书籍的选择却因为选择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造成选择的随意性、盲目性。而市场上的出版物良莠不齐,很多学生读不到真正应该读的书籍。因此,书籍推荐是指导课外阅读成败的关键。
  一、要主题鲜明,思想健康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好的书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能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能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能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不健康的图书也会引人误入歧途。初中生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年龄特点、阅读能力、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帮助他们精心选择有益的读物,确保学生所读的内容健康、形式多样、难易适度。
  二、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
  课外阅读的选文要注重“新颖”,旨在引导学生贴近时代的脉搏。在尊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爱幻想,这就意味着他们仍爱读幻想性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好奇又是他们的一大天性,因此可推荐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同时,此阶段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还可读一些具体形象的故事、寓言,如,《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等。
  初二、三年级,学生们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想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水准已有较大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此阶段推荐阅读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如,《水浒传》、《三国演义》、《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此外,还应该让学生读一些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文学作品。
  三、要跟课本相匹配
  语文教材上文章篇目有限,但其中名家名篇甚多,以此为突破口,延伸到课外。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点,把课外相关阅读当作面,由点到面地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的特点,教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当教到一些名家名作时,可趁机推荐所涉及到的名家名作:或由作者拓展到该作者其他作品;或由作品主人公拓展到该主人公的作品;或由作品主题拓展到类似主题作品;或由此类题材拓展到类似题材的作品。如,在讲完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在情节设计及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可以向学生推荐作者的另一篇小说《项链》。选择与课本相配套的课外读物系列丛书读,使得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起到以一篇带读几篇、带读一本的作用。
  四、要注意阅读的广度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鲁迅先生也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 因此,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课本阅读的不足。在课外阅读内容的导读中,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既要注意选择典型性,又要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总之,教师只有给学生当好参谋,择优推荐课外阅读内容,才能保证学生课外阅读取得最理想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高中语文老师面对的一个尴尬问题就是厚厚的语文读本不受学生重视。《语文读本》是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语文读本》,引导学生挖掘出语文读本的利用价值,才有利于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读本 使用 关系 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