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留学之风始于自强运动之时。洋务运动之先驱为求引进西方先进知识科技,补中国之不足,一面广建译馆、兴办实业、招揽西方人才,另一面派遣学生出洋,学习西方政治、文化、教育种种。1872年容闳率幼童赴美,开留学美国之风,后得庚子赔款之助,留美学生再增。然而,辛亥革命之前,日本却为中国人留学之热点,因其邻近中国,所费亦较低之故;加上日本师法西方有成,其改革足为中国借鉴。留美和留日学生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一向受到历史学家充分注意。相反,民国时期不少研究范围均卓然有成的留德学生却未成研究重点。不幸于年前逝世的德国汉学家Thomas Harnisch所著的Chinesische Student-en in Deutschland-Geschichte und Wirkung Ihrer Studienaufenthalte in den Jahren von 1860 bis 1945(1999),为至今这一领域少有的专著。民国期间的留德学生所以未受历史学家重视,与中、德文化和政治隔膜较大有关。无论如何,留德学生在民国教育(如蔡元培、马君武、胡庶华)、军事(庄权、杨继增)、政治(朱家骅、俞大维)、医学(翁之龙、张静吾)、文化(季羡林、傅斯年)方面均有深远影响,值得我们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