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个体特征与经济因素的交互分析

来源 :人口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东北地区出生人口持续减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导致人口总量衰减,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文章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基于流入与流出两个视角,从全样本与个体特征分类讨论两个维度,依据样本流入地分布设置二分类变量并且构造二元Logistic模型,通过流动人口个体特征与经济变量的交互分析结果讨论经济因素对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决策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水平、对外开放度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三个变量对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尤其对域外流出促进效应最大且随年龄的增加影响程度也不断增强,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先降低再增强,呈"U"形变化趋势.可见,年轻高素质劳动力总是向资本集聚能力强、对外开放包容程度高、发展机会多的发达地区流动.东北振兴需破除要素流动壁垒,给予外来资本合理发展的空间,在差异中寻求认同,同时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挖掘人口质量红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劳动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人口集聚能力.同时,东北地区也应充分利用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城市化发展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与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市场机制活力,提升核心城市对优质人口的吸纳聚集能力,助力东北经济振兴与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传统的大宗药材-大黄在中国已具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同时也被世界上多个国家写入了本国药典。近年来,中国乃至世界对大黄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在全球变化和人类大肆挖掘的影
藏式建筑作为中华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内容,分布范围极其广泛,各区域因为综合环境的不同,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地域特征。这种地域特征在建筑的建构形式和木作的表现方法上体现的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  沈浩墓碑前的大理石上,有一片已被烧黑,那是清明期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三三两两自发来祭奠沈浩时烧纸钱留下的。  2014年清明节,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立华又照例去祭奠沈浩:“你一个人来了小岗,清明了,我来看看你。也许当时我们就不应该按红手印把你留下……”  红手印,在小岗村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1978年初冬,小岗村十八条好汉以“托孤”的形式按下红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