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 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把“教”与“ 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的提出依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 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 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 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 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 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 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 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 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 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 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 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 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二、“教”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
  1.集分结合。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 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 、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2.课间穿插。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 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 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 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命题发挥。就是在教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由教师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然后由学生自 己设计体育活动项目,自己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4.内外联系。就是把校内体育教学与校外学生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 规范要求进行,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
  三、“教”与“玩”结合的原则要求
  1.服务中心。即为教学教改这个中心服务,把改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体育 教学中“教”与“玩”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寓教于“玩”。“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玩,即无要求无目的的凭兴趣玩,一种是有要求 要实现一定目的的“玩”,两种玩虽都以身体的运动为主要形式,但实际意义则完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提 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就是在“玩”的 过程中要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
  3.循序渐进。从引导、诱导的角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渐进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 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 中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大的 躲闪游戏活动。
  4.活而不乱。“玩”是助“教”的一种手段。因此,体育教学中应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必须注意 分寸,把握尺度,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组织必要的“玩”,防止“玩”偏问题的发生。
  四、“教”与“玩”结合的实践效果
  1.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与“玩”的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 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 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强化了学生的体能锻炼。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体育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 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通过“玩”达到了学生运动量,促进了体能的增强。
  3.加快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 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 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4.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提高。“教”与“玩”的结合,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触了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促使 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了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学生 智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应在 小学体育教学中继续坚持运用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各种原因,体育后进生在各类学校都普遍存在,中职学校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后进生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转化的措施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后进生转化  在实际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的体育后进生,就是指在体育学习中,智力正常并无感官障碍,身体发育正常,但由于心理行为、环境、教育等原因致使其在正常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每个人对观念的转变是需要时间和实践的,他不是很容易就接纳吸取.笔者也曾一味追求提高综合素养以体会积累有关音乐中各类“以善为先”的知识为唯一,甚至一度困扰在“以善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节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主要内容之一,在节奏教学过程中尝试将体验式教学引入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创编,参与节奏表演,进行节奏游戏,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体验式教学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动力和源泉。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节奏教学不可或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小学节奏教学中常存在这样的问题,具体有以下三点。其一,缺乏对节奏重要性的认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竹藤商品贸易正在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原材料以外的各类竹藤产品贸易呈稳步上升趋势。本文主要从竹藤产品的应用以及中国和目前参与国际贸易的主要竹藤商品的贸易现状和趋势、贸易结构以及进出口流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竹藤产品;贸易;竹藤家具;国际贸易;出口  竹藤号称“最具价值的非木质林产品”,经济价值高、产量高、生长速度快是其重要特点。采伐竹子不对土地和水土造成流失影响,以竹代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从全面开发高校体操课堂资源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在遵循健康性与教育性原则相结合、
【摘要】小学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授课过程中常有伤害事故的发生。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实现体育课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发展思路。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特点安全隐患安全对策  体育课的本质任务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如果体育课教学忽视安全与安全教育,就很有可能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健康、甚至造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近年来师资培训工作日益进步,各类“国培”“省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幼儿教师的音乐素质及教学技能也相应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