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用药现状及依从性调查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依那西普在中国RA及AS患者中的用药现状、依从性和不良反应。

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观察性研究,对象为临床接受依那西普治疗并获得知情同意的RA及AS成年患者。研究者根据RA及AS患者的病情选择依那西普的用法及用量。药物剂量依从性评估为应用依那西普期间的实际剂量/标准剂量×100%。疗效评估包括医生对疾病状况的总体评估(PGA),患者对疾病状况的总体评估(PtGA)及患者疼痛可视模拟评分(VAS);RA患者的其他疗效评估包括28个关节的压痛数(TJC)及肿胀数(SJC)和DAS28(ESR)评分。安全性评估包括不良反应以及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每次访视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终点均用描述性统计量来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159例患者,包括69例RA及90例AS。RA患者接受依那西普治疗的疗程为1~60周,疗程中位数为5周,AS患者疗程为1~60周,疗程中位数为10周,其治疗时间RA较AS短,43.5%(30/69)的RA患者及20.5%(18/88)的AS患者治疗时间小于3周。依那西普治疗的剂量依从性在RA和AS患者中分别为(67±23)%及(73±27)%。12周和24周时RA的停药率分别为68.1%(47/69)、84.1%(58/69),而在AS患者则分别为为51.1%(46/90)、74.4%(67/90)。RA、AS患者PGA,PtGA及患者对疼痛的VA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在治疗第4周及12周,RA患者中达到疾病缓解[DAS28(ESR)<2.6]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7.8%(5/18),50.0%(4/8)。共4例患者因不良反应研究终止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或死亡。

结论

依那西普治疗我国RA及AS患者的用药总体依从性差,AS的平均治疗时间略长于RA,药物依从性好于RA。依那西普治疗RA及AS有效,临床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临床专业学生对医患沟通技能掌握情况,评估医患沟通教学效果,提出改进设想。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2009级临床专业学生549名为研究对象,于实习结束后组织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其中包括医患沟通技能毕业考核.分析不同学制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及相关成绩.数据用SPSS 11.0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探讨研究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489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489份,回收有效问卷488份(99.80%)。71.11%(347/488)的人完全赞成开设医学统计学课程,23.98%(117/488)的人比
我国医疗水平发展极不平衡,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严重落后。基于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需要系统整合社会资源,对不同层次的医学生和医疗工作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进行基层医疗创业活动。构建公私合营的纵向医疗网络体系,开放基层医疗卫生市场,并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大学生及在职医师的基层医疗创业教育。通过开设小型医院、门诊、老年医疗养老院等医疗卫生机构,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及医疗
期刊
医学院校以C语言为基础的计算机选修课程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C语言与后续课程衔接差,与专业课程结合程度低,导致学生选修兴致不高,选修人数少;另一方面,计算机类选修课程多而杂,不但连续性差,而且占用课时多,亟待组合优化。提出以Java语言为基础选修课,优化组合不同计算机基础选修课的思想和实现方案。不但优化组合了不同选修课程,压缩了课时,提高了学生的选修兴趣;而且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增加了课程的实用性和
期刊
摘要:在既有女性诗歌批评体系中评价元代女诗人郑允端是有局限的,并且遮蔽了一部分事实以及更有意义的话题。应重视其所处时代和地区背景以及城市平民身份,在南宋—元—明诗歌发展进程中理解其诗歌观念和创作的意义。郑允端对诗名的追求,表明元代后期江南普遍推崇诗才,诗人身份已获相对独立性。《肃雝集》显示以晚唐体为典型的市民诗在元末江南已形成成熟局面;元末诗歌创作的通俗化趋向和社会化程度不但预示了明代闺秀诗人群体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