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剪影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uxiaoshen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火车还没到丽水。车里一直没什么动静。夏日炎炎,外面的光线很强,瓯江的水绿且丰盈,江两岸的青山被光雾笼罩,浮沉在似有若无之间。對岸的山脊线上,戳了十块巨大的蓝底宣传牌,一个山头一块,上面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车厢里冷气侵骨。阿松站起来,在过道里把自己摆成一个大字,以此来伸展肢体,舒活筋骨。
  “这火车空调开这么低,想冷死人啊?”阿松嗓门洪亮地说道。
  隔着过道的对面,一个男人望了他一眼,并用一种亲和力很强的浅笑呼应他。阿松心里不知怎么就咯噔了一下,身体像沙漏似的应声流回座椅。“去哪里啊?”阿松感到很有必要跟他打个招呼,于是把头侧过去,说了这句话。说的同时,阿松很放心地上下打量他。阿松见那男人身上穿一条紧绷绷的白衬衫,领子上脏兮兮的,折边都快裂了。阿松心下放松了许多,但还不放心,于是再去探究竟。那人蓬头垢面,肤色枯黄近于暗沉,裤面和鞋面上“很不礼貌”地沾着一大片白泥巴,手里划拉着一只黑乎乎的手机。阿松终于踏实下来。
  “端午节,回家去。”
  衬衫男人回复他,脸上是一贯的亲和。但这种亲和在阿松看来很做作。
  “老家哪的?”阿松淡淡地追问。其实不用问,他大体也能猜到他的籍贯。他只是礼节性地问一问而已。
  “阜阳。”衬衫男人说。
  “富阳?!”阿松挺直了腰杆,把身子侧过来正对着衬衫男人,“这地儿我去过。那里可富裕着呢。我一朋友就跟那儿上班,薪水可高着呢。一年十来万不在话下的。九十年代我在那儿也做过生意,跟他搭伙,小赚了一些钱,后来我去了广州,他继续留在那儿。但是改了行,做水泥生意。现在就在那儿南方水泥公司上班,是个包工头。注意,可不是成天上脚手架的那种啊。2000年我路过那儿,他已经在城里买了套房,一百三十九平,还买了一间车库——是车库,不是车位,当然还买了车,生活可滋润着呢……真看不出来,你竟是富阳人呢。”说着说着,阿松不自觉地笑了,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惭愧。
  衬衫男人笑眯眯地等他说完,然后纠正他:“我说的不是杭州的富阳,是安徽的阜阳。南方水泥名气大,这我也是知道的,但是安徽阜阳有没有分公司我可就不晓得了。”
  “哦,不晓得了,不晓得了……”阿松感到身上湿漉漉的,好像被凉水浇过。他喃喃地重复着那男人的话,总觉得他所谓的“不晓得”很不标准。他用手把滑落到鼻梁的刘海捞起来,卡到耳根后面去。然后进一步挺了挺身子,好像写文章另起一段似的,说:
  “你手里玩的是苹果几啊?”
  “苹果4。”
  “是真的假的?”
  “假的。便宜货。”衬衫男人憨傻一笑,露出一口黄牙。
  “哈哈哈——我就说嘛!”阿松吐了一口长气,险些跳起来。前座的高大汉子大约受到了震动,翻过身来,从椅背上方对准他瞟了一眼。阿松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便拾掇起激动,正襟危坐起来。“苹果我识货。像这种水货,广州很多,里面配件都是换过的,反应速度很慢。档次最差的跟电脑连接不上,稍微好一点的,可以存些歌曲,但是放电影有些卡,因为运行内存很小。一般市场上卖四五百左右。你买来多少钱?”阿松温柔地问。
  “八百六。老板送了一块电板。”衬衫男人说道,“你怎么这么了解?”
  “你被骗死啦——”阿松把脚往前一踹,愤愤不平地骂道,“我跟你讲,我就是做这种生意的啦!”
  前座的汉子徐徐站起身来,转过身……
  2
  “看来你是行内人啊!哪里的?”大汉移步到走廊上,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脚背上,斜靠着座椅,问。
  阿松暗暗端详他,只见他着一条白色T恤,一条裤脚破烂的马裤,膀大腰圆,孔武有力,嘻嘻一笑,说道:“我河南的,在温州上班。这会子要去杭州谈笔买卖。客户是家大公司,要进我们公司的货,发给员工做福利。这笔生意谈成了,以后就常年合作下去的。我们老板派我去谈,前面有几个已经在杭州跟这家大公司谈过了,谈不拢,在杭州等着我过去呢。本来端午有一天放假,我看看他们等得急,还是赶紧去了吧。”
  “多大生意啊?这么紧赶慢赶的。”
  “六七千吧,估摸估摸。”
  “才六七千啊?”
  “以后还要长期合作的。”阿松赶紧补充,“还有另外两家,也打算谈谈,公司规模更大些。在西湖区边儿呢。大哥您做什么生意呢?”
  “没在做生意了,闲着。到处跑。九十年代在老家济南拉过人力车。攒了些钱。后来跟朋友去了北京,做些生意。倒卖火车票、发票,放一些利钱,什么都做,没闲过,赚了几十万。也能花,是老家第一个买手机的。那时候的大哥大,倍儿大,揣进兜里露出一半,鼓鼓的。还买了台电脑。当时电脑不像现在的windows系统,那是dos系统的,不好弄。别人都看不懂,我很快就学会了。回老家把房子盖了几层上去。”
  “九十年代您就把生意做这么大了?难怪您现在闲着到处跑呢。”阿松没听明白什么windows系统、dos系统,额头上冒汗,心里发怵。
  “后来看上一姑娘。好了两年了,打算结婚。一到她家,老泰山不同意,说是太远,见不着女儿,心疼。言外之意也是说我家欺负了他女儿,她吃亏没人帮。我就说,无论怎么样,我跟她是结定了婚的。我可以答应呆在她老家福建那边儿。老丈人还是不同意,问为什么,也说不上来。他女儿向着我,跟我去了山东。老丈人不罢休,两次从福建跑过来要人。女儿不肯回去,老丈人就去警察局把我的老底儿捅了出来,事情闹大了。我进去坐了三年。”
  阿松叹息一声,心头的石块落下,忽然对眼前这个高大汉子发生一丝怜悯:
  “后来呢?”
  “进去也没什么。里面的狱警我原先就认识不少。呆了俩月,就都混熟了。后来出来了,一朋友给介绍,便去了内蒙古讨活计。剪些电缆卖卖,得空捣腾一些牛羊肉,赚些差价。折腾了七八年,攒了百来万块钱。于是在济南买了套房,打算娶媳妇儿,正经八百,生孩子,过日子。”   阿松觉得鼻翼上痒酥酥的,一抹,都是汗珠子。阿松很不高兴,说道:“火车里这么闷,热死人啊。这破空调一忽儿高,一忽儿低,什么玩意儿……您后来怎么样了?”
  “没怎么样,后来我以前女朋友又跑过来了,说要跟我结婚。我琢磨着有什么蹊跷。问了好久,原来他老爸进去了,盼着我打点。我说成。于是去了福建。我在里面就跟他爸挑明了说,我把您弄出来后,您可别好了伤疤忘了疼,得把女儿嫁给我。他老爸说好,我不放心,想跟他立个字据,想想又算了。打点了几个月,他老爸出来了。我就上门提亲事,他就坐在躺椅上,翘着二郎腿,说我女儿配不上您。我一开始以为他不好意思,说多了,就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火气上来,差点跟他打起来。他就说,别以为你在内蒙古做的营生我不知道。我一看身上的存款,也就剩万把块了,弄不过他。要是再进去,这辈子也就玩完了。还是回老家。我本想这次真的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女儿偷偷地跑到山东来了。我们俩结了婚,生了个孩子,做些浮皮生意。”
  “您为他爸的事情就花了近百万啊?”阿松心疼地问。
  “是的。完事儿后,没剩了。不过好歹他女儿还是跟了我。”
  阿松为他长长地吐了口气,问:“后来,做生意怎么样?”
  “没什么起色。您也是混江湖的。我后来跟媳妇儿做生意,被诳了好几笔,折了本,日子紧巴着过。娃儿寒碜着,骨头都快戳破皮肉了。他老爸给她又物色了一户好的人家,把她骗回去了。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觉着她回去也是人之常情。女人都是差不离的。日子好,跟你过,日子不好,就走了。要不是我妞儿整天吵着要她妈妈,我还不知道这辈子会不会再去福建呢。于是带着她去了福建。她妈妈见女儿瘦成那样,心疼得紧,说是让她带段时间。于是我就一个人回来了。”
  “那您一个人回去,是不是又要打算做什么大生意了?”
  “现在整个人都懒懒的,还谈什么生意呢。能混来三顿饭,就是了。人生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把自己折腾得那么累呢。”大汉子很爽朗地一笑。
  “是啊,赚那么多钱干吗呢!”阿松附和道。这一路聊下来,他的心脏好像越过了高山和深谷,起伏波动很大,现在终于回归到平地坦途,但却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些失魂落魄。他站起身来,想象着用俯视的眼光抚慰他,实际上却只能看到他胸膛的位置。他仿佛直到此刻才猛然发现大汉子究竟有多高大。他举起手,很别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不用愁,过日子就好比是勒腰带,紧一点,松一点,差不大,难不成还把腰杆子勒断了不成?”
  这时乘务员托着餐盘过来,一路喊:“卖盒饭了,卖盒饭了。盒饭要吗?”
  “多少钱一份儿?”阿松问道。
  “十五元一份。”
  “三年前我坐这列火车还是十块钱一份儿呀。怎么一下子涨了这么多!”
  “三年了呀!也不看看平均物价涨了多少?”
  “那也不至于涨那么多吧?”
  “那您是要,还是不要?”
  阿松身上所有的毛孔张开如眼睛,望见山东大汉和衬衫男人正瞅着他。
  “要啊。不就十五块钱嘛——肚子饿了,三十块钱也要啊!人嘛,别亏待了自己,是不是?给我来一份儿吧。”
  阿松的毛孔张得更大了。
  “那个……给我这两个朋友也各来一份儿。”
  毛孔安详地闭眼了,阿松感到体内的暮色从头顶降落。
  “好嘞!”乘务员爽利地把三个盒饭放在桌面上。阿松瞪了她一眼,伸手入怀去摸索钱包。终于摸索出来了,他里里外外地翻检钱包,拣了一张最破旧的百元钞票出来。
  “先生,您的朋友已经付过了。”乘务员向他莞尔一笑。
  阿松一抬头,衬衫男人正笑眯眯地把饭盒递给他。阿松觉得他的笑很做作,心里哼了一声,伸手接过饭盒,说道:
  “这怎么好意思呢?”
  3
  车厢复又安静下来,这让阿松浑身不适应。到了缙云站,旅客上下较多,车厢内发生了一些变化。阿松望着过道上进进出出的人流,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想,要是衬衫男人和山东汉子早点下车就好了。但那是不可能的。他们的目的站比自己还远。这样一想,阿松更加不自在了。窗外的阳光愈发耀眼,辉煌灿烂地从万里无云的天空中泼下来,在屋顶、阳台、路面上堆了厚厚的一层。地面发烫,冒出一缕缕水汽,把高楼林立的县城和锈迹斑斑的铁轨摇来晃去。
  这时候阿松发现一个干净清爽的妇女坐在衬衫男人旁边。他瞅准机会,跨到了衬衫男人对面去,先是跟衬衫男人象征性地聊了几句,转而好像刚刚发现似的“咦”了一声。那妇女的头发蜷曲,部分染成红色,虽然年纪在四十岁上下,脸上也有些遮盖不住的皱纹了,但是眉目十分清秀。
  “这位女士,您哪站上的?我还一直都没看到您呢。”阿松搭讪道,其语气仿佛跟她交情甚笃。
  “温州上的车。”
  “呦呵!原来我们是一起上的车呀!都没留意到您呢。我鹿城区,您呢?”
  “真巧,我也是鹿城区的。”
  “那真是太巧了。古诗说得好啊:四海之内皆兄弟,有缘千里一线牵啊。你温州做什么生意?”
  妇女笑了笑,回答:“我不是做生意的,当老师。”
  阿松心中一惊,大失所望。原先的热情全被浇灭,转而懒懒地问道:“据说现在当老師工资挺高的,有一两千吧?”
  “那是八九年前的工资。现在五六千的样子。我职称还不到高级,算是中等收入,我同事评到高级职称后,加上一些津贴,有七八千的样子吧?”
  阿松一时答不上来,想了一阵,问道:“工资这么高啊?你们做老师的好像也有什么绩效、福利、公积金、保险什么的吧?是连这些一起算上去吗?”
  “福利、保险、公积金除外吧,七八千的样子。也不多,城市里物价高,算计着用。”
  “哦,那是,那是。城市里消费本来就高。而且房价这么高。国家老说要在房地产上做些动作,打了几年的雷,没见下过几滴雨。七八千,确实不高,确实不高……”阿松像自我安慰似地喃喃自语,过了一会儿,脑子里跳出一个问题,便问,“你是教小学的吗?”   “教小学的轻松,没有早晚自修。我教中学。”
  “中学的呀?十三四岁的孩子也还听话的,不过就是叛逆期,难管一些。课业负担也没那么重吧?不像人家高中的,有高考压力。那可真是血汗钱。”
  “我就是教高中的,所以基本上都没什么自由的时间,像你说的,压力很大。”
  “你教高中的?难怪我一开始看到你,就觉得你像个高中老师呢。”
  “是吗?为什么?”
  “一种感觉吧。做我们这行的,见的人多,大致能猜出来。我看你不像初中、小学老师,所以就跟你确定确定。听你谈吐,文化水平高,有修养,内涵。你应该是教语文的吧?”
  “我是教物理的。”
  “你教物理?你一个女老师教物理?!”
  “怎么?这不正常吗?我刚跟你说的收入七八千的同事,就是一个教物理的女老师啊。”
  “哦,我知道了。原来物理得女老师教才是正经啊。我说嘛,我初中的物理怎么这么差?原来是男老师教的。像我们这行的,要是物理学得好的话,现在肯定身价涨到千万了。”
  “你做什么的?”
  “路演。路演知道吗?替工厂、公司做广告宣传。有时候也在小区里摆摊,卖些电子产品。喇叭、耳机、手机、MP5什么的。总之,可做的事儿多着呢,好大一门学问!”
  “哦,原来是这行啊。我那小区经常有人来摆摊。”
  “你家是哪个小区的?温州的小区,只要你说出来,我都知道。”
  “复兴街艾莉丝特小区。”
  “就艾莉丝特呀,我去过很多次的。不过那里的门卫不许我们进去。所以我在门口摆过几回。”
  “前几年小区物业还让进去的,后来好多业主反映说,摆摊的喇叭放得太响了,吵到孩子睡觉。还有车上、门缝里老夹一些传单,业主就集體要求不许在小区里摆摊了。”
  “你说喇叭放得响啊?那可是真没错。我们公司的喇叭,质量一等一,声音可亮了呢。我这会儿包里也带了几个。”说着,从火车衣物架上拖下一个沉重的行李包。嘶啦一声拉开拉链,抱出两个喇叭。
  这时候前面那个山东汉子瞅了他一眼,说道:“这么重的东西带身上啊?好像农民工赶春运似的。我坐车,从来不带重物。你怎么不托运啊?”
  “我这也只是带些回去送给邻居嘛。这喇叭公司发的,一年都能发几十个。我带回去给邻里朋友,他们高兴。”
  “你给他们,要多少钱?”
  “不要钱,不要钱。”阿松赶紧辩驳,“都说了,邻居朋友嘛。只是他们不好意思我白给,也递我几包烟。”
  笑眯眯的衬衫男人侧过来,不无疑惑地问:“你刚不是说要去杭州吗?怎么又说是回家?”
  阿松顿了顿,说道:“端午放假嘛,我先回老家一趟,再折到杭州去。”
  衬衫男人没明白,继续问:“可是你刚刚还说杭州的同事等着你过去处理呢?”
  阿松似乎没听见,捧着两个喇叭,径直坐到女教师对面,把衬衫男人晾到一边儿去。
  “这喇叭可响了。我给你试试啊。”阿松说着,开关一拨,《江南style》像一个闷雷从火车背上滚过:oppa江南  style江南style……阿松旋转音量钮,于是一个个大铁球砸在车背上,落下,弹起,又砸,砰砰砰地响:没错就是你(hey~)没错就是你(hey~)。有些乘客受不住,厌恶地捂住耳朵。几个男人把头从座椅上探出过道,向阿松瞪眼,可惜后者沉浸在欢乐中,似乎的确没有察觉到。“鸟叔”戴着墨镜,在摇摇晃晃的车厢内又唱又跳,两个拳头在胸前上下颠簸,一会儿对着左边的乘客喔喔喔喔,一会儿对着右边的乘客嘎嘎嘎嘎,可以说妩媚到爆炸。“hey hey”响到第二遍的时候,山东汉子忍不住了。“太响了!”山东汉子喊。阿松没反应过来,以为这是对他的赞赏和鼓励,心里一激动,嗖嗖两下,就把另一个喇叭也打开来了。
  “呜——”火车一声鸣笛,好像脱了轨似的,车轮下擦出无数火星子。
  金华站到了。
  4
  金华上车的人次就多了。头几个上来的,一听到这撼天动地的音乐,立即抱住脑袋,烦躁地向声音的源头望去。阿松欣喜若狂,手脚在桌上和地上跟着节奏打起了拍子。过了一会儿,上来一个女大学生,耳朵里塞着耳机,一听到这音乐,就尖叫起来:“谁的喇叭开这么大啊?公共场所。真没素质。”阿松平地里摔了一跤似的,落魄地关了喇叭,向女教师道:“现在的大学生,真没素质!”
  女教师微微一笑。这一笑让阿松感觉到她并不同意自己的论断。
  “你这是去哪儿?”阿松换了个话题。
  “杭州。”
  “杭州啊?正巧我也去杭州。”
  “你去杭州?刚才他不是说你去河南吗?”
  “我先去河南,再折回杭州,谈几笔生意。你是杭州人吗?怎么去温州当老师啊?”
  “我福建人,在温州工作。温州那儿教师是面向全国招聘的。”
  阿松听说她在温州也是个外地人,心里平坦了许多,于是笑道:“那你是考到温州的吧?”
  “我原来也在福州教书。一直教高三。可能我的学生升学率比较高吧,后来被聘到温州来的。”
  “那真是高级人才引进呢……你去杭州做什么呢?”
  “我儿子在杭州读书。现在也快高考了,我趁着端午放假,去看看他。顺便看看有没有买家,把杭州的房子转转掉。”
  “你在杭州也有房子啊?”阿松有些忐忑。
  “是的,六年前买的。那时候我儿子刚读初中。我就在杭二中附近买了一套,还便宜。我说:‘儿子啊,如果以后你考上了杭二中,这套房子就送给你了。’”
  “后来考上了?”
  “考上了。前段时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我儿子去面试。面试前,他跟我说:‘老妈,如果我上了北京大学,你是不是在北京给我买一套房子啊?我说,北京的房子太贵,家里也不是很宽裕。不过你真考上了,那我们就把杭州的房子转手了,在北京买套下来。”
  “后来就考上了?”
  “前阵子北京大学招生办电话打来报喜。我就趁放假时间去杭州看看,再处理杭州的房子。”
  阿松感到胸口有只猫在挠他。他望着车厢里地面上到处是垃圾,稀稀拉拉的乘客们也是东倒西歪的。右前方一个老头子,大约是受了凉,清水鼻涕流到上嘴唇。他用两个手指抹了一下,顺手擦到座椅的下面去。阿松猛然想到,以这位女教师的身家,怎么连辆私家车都没有,实在是不可思议。难道她?想到这里,阿松仿佛掉进沼泽后,一沉再沉,最后终于拽住了一根救命的藤蔓。他紧紧地握住这根藤蔓,惴惴不安又破釜沉舟地问道:“你不知道这列火车开得很慢吗?怎么不自己开车去呢?”他的语气由询问变成了质问,最后近乎严厉。
  “这个我还真没想到。我差不多十几年没坐过火车了。”女教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自家的车前几天在下班高峰期被擦了,现在正在4S店呢。”
  “不过,就算有车,我一个人也不敢跑长途。”女教师补充道。
  “唉,就等着高铁赶紧通车吧。”女教师望向窗外。
  5
  金华站过去,便是义乌。这一站的路程里,阿松又连换了几个位置,都觉得没意思。他看看窗外,太阳正在下去。从温州北上,山体渐渐稀疏,隧道也随之减少。他肚子有些饥饿,便从包里拿出瓜子来嗑,一边嗑一边兀兀地看着窗外,窗外是一片郊野,丘陵起伏,山脚下的空地上,几条破旧的公路蜿蜒曲折。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掩映在尘沙滚滚之中。几个采砂场寥落地散布着,沙山上长满了青草。一个巨大的废旧汽车场,密密麻麻地停了无数辆破车,在阳光下黄澄澄地汇成一片钢铁的海洋。汽车场地外围,是一个个并不起眼的铁皮棚屋,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火车再向前开去,越过一座小山坳,就可以看到一排巨大无比的水泥桥墩子,平行着铁路线,向远方延伸出去。它们高大威猛的体量,鲜亮夺目的水泥,以及排山倒海的阵势,一根根地戳在这片荒废之土上,既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毫不客气。阿松望着它们,咣哧咣哧一对对地涌入眼帘,源源不竭,不由得出了神。
其他文献
一  含辛茹苦了大半辈子的母亲戴国秀被儿子陆敏从乡下接到城里来享福,还不足三个月就被摩登时尚的儿媳汤慧赶出了家门。  那是春三月的一个艳阳天,戴国秀趁儿子儿媳上班、孙子上学没在家的空闲时间,她把楼顶花圃里早已枯杆了的刺藤藤全部拔掉,跑了好几个农贸市场才买回一大堆空心菜苗栽上。儿媳妇汤慧下班回来一见被扯掉的刺藤藤东倒西歪乱七八糟摆放在那儿,急得横鼻子瞪眼,一个劲地直吼,“你这个老不死,我今生今世再也
期刊
1  扯淡不收税,姑且听我扯得有无道理?  我个人观点,道教乃中医学的保健分支。道教讲究养生、炼丹和修仙,追求长寿之道,乃至无老死;真道士相当于现代药剂师,道教和中医学如出一辙,都称天年为120岁。代言人有道教创始人老子、唐朝名医王冰等。《尚书·洪范篇》和嵇康《养生论》也说上寿120岁。张三丰、彭祖、姜子牙等人,均高于上寿,为后人津津乐道。可见人是能活到这个岁数的。但毕竟少数。为何?环境使然。所以
期刊
作者简介:朱红娜,曾在《羊城晚报》《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近百篇。有多篇小小说入选多种年选本。现为广东小小说学会副秘书长。  朱红娜爹妈没文化,不会像城里人一样翻书给女儿取名字,也不可能专门找人算卦取名字,爹爹看着生出来的女儿,像随手在山上捡树枝一样捡来一个名字:是个丫头,就叫大丫吧。  大丫在十八岁以前一直叫大丫,父母叫她大丫,老师同学叫她大丫,户口本上也是大丫。大丫不喜欢这
期刊
有一阵子,我真想狠狠骂她一顿,真是鬼迷心窍!我终于没有骂出来。当然,更不会动手打人。我是男人,不会动手打老婆的。  问题是,方晓芳也不是我老婆啊。  我还来不及骂她,她却与我分手了。  “早就说过,我是一朵故乡山野的蒲公英,无牵无挂,无欲无求,风动而行,风静而安。”她说这番话时出奇的冷静,盯着我眼皮都没眨一下。“就算我亏欠你吧。但我有自己的追求,谁也拦不住。”  按方晓芳的说法,我只是她人生一个阶
期刊
作者简介:虞燕,女,浙江舟山人,现居宁波奉化。作品见于《中华文学选刊》《作品》《安徽文学》《野草》《散文选刊》《文学港》《鹿鸣》《散文诗》等。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隐形人》。  外婆得了肝病,隔一段时间便要上市里的医院抽腹水,如此,快两年了。每次从我所在的小城过去看她,一般都是她住院时。她努力表现出精神不错的样子,并伸出手缓缓地摆动,有时是左手,有时是右手,有时两只手一起,像在风中颤抖的枯枝。她的意思
期刊
进入腊月,四英岭下的人家开始忙着张罗年关货物的时光,秋妹就显得焦躁不安。她常常在村头加乐溪边徘徊,从那里可以远远眺望那条通往镇上的土路。赶墟集的人会在黄昏前匆匆归来。有时会看到手扶拖拉机驶过,坐在车上的人带着大包小包,那是出远门打工的回家过年了。  一连数日,她的心就随着这些匆匆的身影晃悠悠提上来,尔后又空落落沉下去。她心里惦着的不是出门打工的丈夫昌泽,而是在东海岸边读师范大学的宏伟,就像他还读中
期刊
作者简介:钟南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协会员,研究生学历。当过农民,做过工人,任过教师,现在机关任职。出版有长篇小说《愤怒的五指山》等。  世上的美食千百万,但对我来说,最好吃的还是客家酿豆腐。去年春节期间,我回岳母老家广西玉林团聚的时候,在广西老家也能吃到如此地道的酿豆腐,让我心里感到特别亲切,满屋荡漾着浓浓的亲情。  我的家乡在广东梅县,那里是粤北山区,也是广东较为贫困的地区,也是客家人
期刊
作者简介:三色堇,本名郑萍,山东人,写诗,画画,现居西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获得“天马散文诗”奖”“中国当代诗歌诗集奖”“杰出诗人奖”《现代青年》”十佳诗人”等多项。有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诗刊》《诗歌月刊》《星星》等多种期刊。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出版诗集《南方的痕迹》《三色堇诗选》《背光而坐》散文诗诗集《悸动》等。  下午意外地
期刊
作者简介:叶菊如,湖南岳阳人,中国作协会员。著有诗集《一种寂静叫幸福》《别样心情》,2009年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  雪后访梅  它们以风雪为号,以大地为约——  一夜间全开了:千朵万朵  像是起义的火焰燃烧在人间  我没有声张。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也是王家河的子民  我隐身于此  并把隐姓埋名当成余生的意义  以至于现在,我于其中  不相信我所看见的——  雪的庭院里  一封记忆中无限放
期刊
一  蝉村的夜晚掩没在黑黝黝的楝树林中,便很有些深了。天空不知从哪儿扯来一块密不透光的黑布,像棉被一样覆盖在蝉村的身上,蝉村显得幽静而深邃得如一只脆弱的玻璃器皿,即使传出一声狗吠,也能将它击碎。倘若声音来得比狗吠声尖锐,黑布便承受不了,像碰到一把锋利的尖刀,被划出一道血淋淋的口子,许多的泪水雨般从这道口子里汩汩而来。蝉村躁动不安了。蝉村人不免抬起头,仰望墨黑的夜空,再侧耳细听那声音,一股寂寞的苍凉
期刊